全市征兵“五率”考评全优,党管武装绩效考评跻身全省最前列,组队参加“三会一好”民兵政治教员比武获全省第一名,民兵防空分队参加省军区实弹战术演练取得优异成绩并受到通报表扬……在前不久召开的福建省龙岩市党管武装专题会议上,一份亮眼成绩单摆上军地领导案头,引发热议。
龙岩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革命战争年代,龙岩人民积极参战支前并有十余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赢得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赞誉。进入新时代,该市积极发扬“全民武装动员、全员参战支前”的优良传统,抓经济不忘强国防、促生产不忘兴武装,压实领导责任、建立刚性制度、浓厚尚武氛围,以务实扎实的工作创造了管武兴武的亮眼成绩。
龙岩市民兵党员在训练演练中主动站排头、打头阵。(摄影/曹妮珍)
龙岩市组织部分民兵骨干到古田会议旧址参观见学。(摄影/江晓珍)
从“拍板督办”到“领题攻坚”——
“第一书记”扛起第一责任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龙岩是一片红色沃土,老辈人干革命走在前,新一代青年参军报国也要勇争先……”新年伊始,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委书记蔡东阳刚参加完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现场办公会,就带领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人员赶到中山广场开展2025年春季征兵宣传活动。蔡东阳感慨地说:“自从去年在庄严的任命大会上接过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鲜红任职证书后,抓好武装工作就成了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从‘抓书记’到‘书记抓’,第一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使武装工作开创了新局面。”龙岩军分区领导介绍,就在前年的这个时候,军地领导还在为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愁。尽管各县(市、区)党委都重视武装工作落实,但制约国动援战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国动办实体运行权责界限模糊、潜力数据满足部队临机需求不够、新质民兵队伍“编建训管用”质效不高、国动委成员单位主导潜力需求意识不强……
“武装工作不但要站到位、不失位,更要找准定位、主动作为。”龙岩市县两级党委领导及时转变思路、达成共识,建立明确一个蹲点调研联系点、选择一个调研课题、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解决一批困难问题、召开一次调研汇报总结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制约党管武装工作落实的棘手问题。去年7月,龙岩市委主要领导带领7个县(市、区)党委书记成立专题调研组,分赴相关典型单位开展调查研究,从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现状中寻找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调研发现,信息化条件下现有软硬件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军地联合指挥效能要求。对此,该市探索构建决策协同控制、信息互通共享、力量统筹使用的军地联合指挥链路,组织6支保障分队采取实兵演练的方式,全流程检验军地指挥协调机制运行、部队需求应急响应、支援保障行动实施、支前力量融合建设等关键环节,既熟悉了遂行支援保障作战任务、又锻炼了应战应急力量。他们还依托辖区铁路、高速公路、省主干道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有效推动了交通战备转型升级。
“开会拍板、督办落实是职责所系,一线掌握情况、主动领题攻坚更体现出管武兴武的责任担当。”龙岩军分区领导说,他们区分“当下改”和“长久立”,短时间能解决的立即拿出可行方案,安排专人对接落实;对现有机制无法应对的新问题进行分类归档,明确时限研究部署跟踪问效。在此基础上,市委、县(市、区)委书记督查办专门列项,对重点工作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报,绩效办对落实情况进行一月一通报、半年一考核……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该市军分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共开展武装工作专题调研15次,“揭榜领题”的30余个事项涵盖武装工作方方面面,诸多“老大难”问题在“书记抓”中被逐一破解。
龙岩市组织党政领导过“军事日”。(摄影/林 坤)
从“打分排名”到“配套机制”——
“刚性措施”发挥刚性作用
去年,在龙岩市党管武装绩效考评过程中,有个现象引起军地领导的注意:一个驻军较多的县城,虽做了大量保障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工作,却因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党管武装工作考评成绩排名靠后;另一个县城辖区无驻军、保障任务较轻,但凭借齐备的软硬件设施年年在考评中拿高分。
“基础不同、环境各异,统一的考评标准无法准确衡量武装工作成效。”工作中他们还发现,单一的评分制容易受考评人员能力素质、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评价失实。随即,龙岩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龙岩市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落实军地双重领导、双向兼职、党委议军、现场办公、联合考评等8项制度进行规范并实行目标管理,每季度军地成立联合工作组对各单位上一季度的武装工作进行绩效考评,并按10%比例计入单位和个人绩效考评成绩。
“‘管’是基础,同时还要看‘提升’程度。”去年下半年,军地制订实施管政治方向提升工作站位、管应急备战提升援建能力、管宣传教育提升崇军意识、管军地协同提升共建水平、管权益保障提升服务质效的“五管五提升”机制,明确武装工作评价既看政策层面落实情况、又看保障经费投入情况;既看工作规划筹划、又看实际建设成果;既看责任清单落实、又看各方面反映……
在上杭县,县委县政府将党管武装工作绩效考评向79个县直单位延伸,一些单位开始主动对接军事机关,解决考评发现的问题。连城县投入资金数千万元新建县民兵训练基地,项目选址、规划设计、软硬件建设均把战斗力标准放在首位;武平县积极遴选优秀退役军人编入民兵应急分队,使民兵应急连始终保持80%以上退役军人比例和60%以上党员比例,民兵连在遂行抗洪抢险、灭火救灾等任务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从“优良传统”到“时代风尚”——
“崇军爱军”擦亮管武品牌
双拥示范街区不少店主争相报名加入拥军商铺;拥军企业每逢部队过境都会前往慰问;拥军小区业主委员会自发颁布拥军助学奖励办法,为参军、报考军校者的家属提供奖励……在闽西革命老区,崇军拥军传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渗入城市的血脉。
“战争年代,闽西人民为了支持革命,做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村村无男丁’、‘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市委领导向记者介绍,龙岩市始终把弘扬爱国拥军传统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他们先后投入10多亿元,建成3个国家级、15个省级、30个市级、86个县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年均教育辐射超千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国防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
“党委政府带头、社会各界支持、广大群众才会参与。”龙岩市委领导告诉记者,龙岩市已连续20年实现了5个100%,即军转干部100%安置到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转业军士100%安置到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随调家属100%安置到较为满意的单位、军人子女100%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随军未就业家属基本生活补助100%发放到位。去年以来,义务兵家长发放优待证享受免费体检、现役和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免景区门票、文职人员子女入学和家属就业参照现役干部落实等一系列惠军举措接踵而至,龙岩籍和驻地军人军属获得感显著提升。
进入新时代,龙岩市紧盯科技支前发力,谱写山山水水“可动员”新篇章。近年来,军地合力协调引接70余家军民两用示范企业落地龙岩,带动投资近千亿元,累计实现配套收入200多亿元,以年均30%以上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龙岩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五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连续4届‘满堂红’,在科技拥军上更是走在了前列。”龙岩市国防科工办领导告诉记者,他们依托市内医院组成伤员预备救治基地集群、依托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组成武器装备维修维护基地集群、依托车辆生产维护企业组成军队运输工具预备维修基地集群,打通了从大型装备到零部件、从高端智能设备到普通应急器械的拥军产业链,有效提升了党管武装和拥军工作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