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干有所为,才能担得起重任、干得了实事。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南宋理学家朱熹有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从先哲圣人思想深邃的立言中得到一个朴素的道理: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心存敬畏,慎言慎行,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才能在其位谋其政,既干事又干净。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是尊重,指恭敬有礼;“畏”是自律,即心存畏惧。“敬”是“畏”的前提,敬而生畏,畏而自敬。“敬”体现出一种认知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我们要“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严守底线边界、经常反躬自省,警示我们应“有所不为”。心存敬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在欲望面前守住底线、在考验面前行稳致远。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心存敬畏,才能言行举止张弛有度、有退有进;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说话做事就会无所顾忌、为所欲为。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不注重保持敬畏之心,缺乏敬畏意识,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结果在嘴巴上惹出不少麻烦;有的行为失范,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地方都敢去,结果在糖衣炮弹面前当了俘虏;有的私心过重,欲望过甚,什么好处都想有,什么东西都敢要,结果在物质利诱中败下阵来。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丧失敬畏、无视规矩,做事只知道“冲”不知道“怕”,造成行为上狂妄自大、放肆无度,结果就是腐化堕落、蜕化变质,最终追悔莫及。“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的规矩,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今年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培养遵规守纪的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心有所敬,行才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才有所止。党员干部要时刻把“敬畏”二字根植于心,坚持做到“夙夜敬止”,使守纪律、受约束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确保依规用权、依法履职。要敬畏组织,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始终对组织讲实话、交实底、道实情,在思想上认同组织、在政治上依靠组织、在工作上服从组织、在感情上信赖组织,不断擦亮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要敬畏法纪,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注重加强对党纪法规的学习,真正弄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依规履职尽责。要敬畏群众,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知敬畏不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人为地把讲纪律规矩与有所作为对立起来,而应常敲思想警钟、常紧纪律之弦、常存敬畏之心,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想事干事成事、又不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