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既是千年古城、又是现代化都市,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如今这里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特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退役军人安置大市,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近年来,该市准确把握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决扛起党管武装政治责任,注重在强基固本中抓实国防动员、在援战保战中抓紧支前工作、在解难帮困中抓好品牌打造,推动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该市连续9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今年又被东部战区表彰为“战建备先进地级市”。
南京市邀请驻军部队官兵为青少年学生进行刺杀训练展示。(摄影/孙 剑)
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制度机制——
固强国防动员的“基础支撑”
组织无人机、卫星通信装备动员,实施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开展防护行动编组预置……前不久,一场国防动员研究性演训活动在南京市拉开帷幕。笔者在现场看到,演训活动依托模拟指挥系统实现了“基于态势指挥、基于数据决策”,有效检验并规范了国防动员组织指挥和工作运行模式及流程。
去年以来,该市为推动这轮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真正落地见效,先后多次成立工作专班,分赴东部战区机关、省国动委、各驻军部队和国动委成员单位等进行深入调研,多方面征求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系统梳理各职能单位在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集中分析市区两级国防动员体制面临的建设形势并研究制订对策措施数百条,及时优化组织架构、厘清各自职责、制订工作运行制度规范,确保了国防动员工作逐步规范、有效运行。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工作实践中,南京市坚持把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对国动委成员单位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指标,同时精准对接南京市区位资源优势与国防动员需求,建立健全需求提报、军地协调、检验评估等制度,并分层级设立国动委军地联合办公室,逐步打通定期例会、联合办公、信息互通、要事会商、协同指导等工作链路,有效释放了改革创新的综合效能;深入研究编制符合城市定位的国防动员发展规划,抓紧抓实通信指挥、专业救援力量、应急避难、城市防护、潜力核查等国防动员体系重点领域建设,构建起了国防动员的“四梁八柱”。
平战转换、潜力调查、预案编制……6月上旬,南京市集中3天时间组织了国防动员履职能力培训,市国动委成员单位和各区国动办近百名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邀请省国动办、省科技厅和军队院校专家围绕国防动员工作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授课辅导;围绕特大城市防空袭作战中的人口疏散隐蔽、老旧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等进行课题攻关、集中会商,参训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组织指挥、统筹谋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南京市鼓楼区民兵医疗救护分队进行野外救护训练。(摄影/曹竹嵚)
南京市组织军政座谈会。(摄影/练红宁)
健全保障体系、打通援战链路——
激发动员支前的“澎湃动力”
快速完成饮食饮水保障供应,及时协助规划最优行进路线并导调通行……5月中旬,陆军某部从南京机动过境时,该市拥军支前小组快速反应、主动作为,圆满完成部队过境期间的食宿、交通等保障任务,得到过境部队官兵交口称赞。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一直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把提升援战保战能力作为“一把手”工程,着眼平时服务保障、战时动员支前,建立支前保障军地联席制度,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构建形成军队和地方、机关和基层、干部和群众协同联动的拥军支前网,聚力打通支援保障工作堵点,倾尽地方所能解决部队所需,为部队练兵备战、执行任务等提供优质保障,不遗余力服务部队备战打仗。
前不久,南京军供站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南京市驻军某部官兵代表敲锣打鼓为军供站送来了一面“服务练兵备战、拥军支前模范”锦旗。原来,前期该部接到紧急外出执行任务的命令,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后勤和装备拉动准备,由于时间紧迫便向南京军供站提出援助请求。接到求助后,南京军供站迅速启动保障行动应急预案,发动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确保了该部顺利出行并圆满完成任务。据了解,南京军供站目前已3次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仅去年就协调完成部队机动、演习训练、弹药报废等交通保障10余次、通行车辆千余台,军供保障任务准确率、优质率均达100%。
改善驻军部队营区条件、支持建设训练场地、服务保障部队重大军事行动……诸如此类事例在南京市并不鲜见,该市双拥办负责人告诉笔者,近年来,他们积极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瞄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5G应用等高新技术合力攻关,推进产业项目融合,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形成竞争优势,有效促进了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仅去年该市就投入780余万元帮助驻军某部完成了数字化训练场所升级改造。
平时服务保障、战时助力打赢。南京市抓住近年来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机遇,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跨江桥梁和港口码头建设中体现军事需求,将战备工作纳入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体系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并将长江板桥汽渡打造成“交通拥军”的通衢大道。
多措并举施策、倾心解难帮困——
筑起军人军属的“温馨港湾”
“南京市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力度大、政策好,让官兵扎根军营没有了后顾之忧!”前不久,陆军工程大学领导向南京警备区送来“情注强军事业、心系驻地官兵”锦旗,对该市军地合力推动随军家属安置工作连声称赞。
近年来,南京市针对驻军部队较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需求较大的实际,及时出台《关于深入做好驻宁部队军人军属就业安置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责任,规范安置工作流程,拓展安置岗位类别,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数量逐年递增。此外,他们还在人才市场专门开设“随军家属专窗”,跟进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随军家属就业率和满意度。
“部队官兵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据南京市双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自2017年以来就推出了慈善拥军基金,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捐助、慈善捐款等方式,为驻军部队患有重大疾病的官兵配偶、子女、父母以及烈士、因公牺牲官兵的遗属等提供资金援助4600余人次,帮助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感谢家乡的关心关爱,我将把这份善意温情转化为奋进的力量。”去年8月,南京市慈善总会帮助驻军某部军官郭宏伟解决了其家中老人患病医疗费用难题后,郭宏伟专门向市双拥办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行走在南京街头,笔者充分感受到了浓浓的拥军氛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南京市各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到车站迎送,“码”上登记“一站式”办理手续,让他们出征时感到光荣、返乡时同样感到荣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举办“戎创金陵”创业大赛,数千名退役军人成功签约上岗;浦口区推出军人优待目录清单,服务涵盖旅游、住宿、就医等多个领域;栖霞区挖掘潜力打造“军属之家”,帮助军属纾困解难;玄武区重视抓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军人从服役到退役全流程服务保障;建邺区推出“双拥号”电车等新的双拥品牌……“一区一特色、一处一主题”擦亮了南京拥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