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向“险”而行练硬功

—— 湖南省益阳市军地加强民兵队伍抢险救灾能力建设见闻

文 | 曹晓声 肖 腾 本刊特约通讯员 蒋 艳

蝉鸣骤起,盛夏将至,又到一年防汛关键期。

空中,无人机挂载救援装备盘旋侦察;水上,救援机器人在复杂水域灵活穿梭;水下,“蛙人”携带装备器材潜水排险……端午节前夕,湖南省益阳市军地联合组织的防汛抢险演练在洞庭湖区甘溪港河水域拉开帷幕。与过去千军万马齐上阵、手提肩扛堵决口的场面不同,先进的装备、精干的民兵队伍成为演练主角,一个个危局、险情在高效的应对中被化解。

益阳市位于洞庭湖区南缘,扼守着洞庭湖的“锅底子”,辖区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防汛抗洪压力大、责任重。近年来,益阳市军地着眼“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使命任务,以民兵编建为重点,以遂行任务为引领,以融合发展为动力,民兵应战应急能力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一支支应急救援“尖兵”队伍不断涌现。近日,笔者走进这个湘北要地透过他们组织的防汛抢险演练,实地了解益阳市军地加强民兵队伍抢险救灾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门桥转运 (4)

益阳市民兵分队使用门桥转运“受困”车辆。

集优聚能——把好编组“入口关”

编组出战斗力,科技创新也出战斗力。

新质力量占基干民兵比例超20%、党员占比近50%、专业对口率达到100%……演练开始前,通过查看益阳军分区机关干部手中的一份参演民兵编组情况统计表,结果令人眼前一亮。

“编实建强民兵队伍,特别是新型民兵力量,才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演练现场沅江市人武部蔡红宇如是说,他们依托游艇制造企业编建船舶维修分队,虽然这个分队人数不多,但大多是船舶建造领域的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作用明显。

硕果源自耕耘。近年来,益阳市各县(市、区)纷纷把民兵专业分队建设纳入民兵建设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优化民兵组织结构、整合编建力量布局,组建一批新质民兵分队,激活了民兵队伍建设“一池春水”。

——立足优势编。加强对辖区内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优质动员潜力资源的动态感知,及时更新民兵专业分队力量编成。近年来,资阳区依托通信企业筹建民兵侦搜分队,沅江市依托游艇制造企业编建船舶维修分队,赫山区依托新媒体协会编建无人机分队……一支支应战有需求、地方有潜力、应急离不开的新质民兵分队陆续入列。

——分层分域编。探索构建基于任务的差异化能力指标体系,打破编制限制,突破属地边界,对通信、气象水文等专业力量,探索实现行业联编、跨域抽编、全区统编。近年来,益阳市整合军地有关部门行业数据,采取“成建制编、同行业组合编、小专业抽组编”的方式精准编兵,使得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专业对口率达到100%。

——成体系化编。细化装备、技术、人才编建标准,对装备维修、无人机等地方专业力量成建制纳编运用,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近年来,他们先后在潜力丰富、科技领先的企业集聚区成建制编组网络维护、测绘导航等新质民兵分队,这些分队带装备带技术带教练员成批入列……

与此同时,益阳军分区和所属人武部领导带队走访地方宣传、卫健、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和编兵单位,认真开展潜力核查,详细了解编建人员数量、质量、专业类别等信息,实现辖区民兵随叫随到、随召随齐。

安化县民兵使用无人机侦察配合训练

安化县民兵无人机分队开展侦察救援课目演练。

IMG_4855

益阳市民兵舟桥分队开展水上救援课目训练。

真演实练——提升战训“耦合度”

宝剑锋从磨砺出。“尖刀”的锋利,不仅靠装备科技的进步,更依赖平时不懈的磨炼。

“甘溪港河有多名群众和车辆‘被困’,立即前往救援。”演练现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民兵应急分队迅速出动,分乘7艘冲锋舟驶往预定水域。同时,两架无人机升空实时侦测水情变化,及时回传影像数据。抵达目标水域后,民兵迅速驾驶冲锋舟转运“受困”群众,指挥漕渡门桥装载“受困”车辆。短短数分钟后,“受困”群众和车辆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

“有一名群众‘落水’,风大浪急,冲锋舟无法靠近。”正当民兵应急分队准备返回时,突发情况又起。“无人机抛投救生装备,派出机器人救援。”指挥员当即下令。随即,一架大型四旋翼无人机携带救生圈、救生衣等升空,将救生器材抛投至“落水人员”附近。在附近水域待命的民兵遥控操作水上救援机器人破浪航行,第一时间抵达“落水人员”身边进行施救。

从驾民船巡河救人,到空中、地面、水下一体化抢险救援,救援方式的变化和装备的升级换代,是益阳市军地合力打造应急救援拳头力量的缩影。在观摩现场,曾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任务的益阳市资阳区人武部职工曹玮回忆起当年乘坐民船涉水救人的情景十分感慨:“插上科技翅膀的民兵队伍早已今非昔比,应急救援能力真是有了质的飞跃。”

“新质民兵训练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益阳军分区领导介绍,新质民兵分队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遂行支援保障任务多样,对组训提出更高要求,倒逼各级指挥员围绕训什么、如何训、在哪训等问题创新攻关。近年来,益阳市军地积极探索防汛救援训练模式,走出了“1+N”的综合训练新路子:“1”即指精编组建了舟桥分队、潜水专业民兵等一批应急救援拳头力量;“N”则表示囊括选拔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精湛的退役军人担任“武教头”,壮大对新质民兵分队组教施教的骨干力量;依托编兵单位优势资源,“借梯上楼”解决组训教员、组训场地不足等问题;与地方应急专业力量合训,开展军警民联合行动训练,加强全系统全要素全流程训练,促进新质战斗力快速生成。

“只有平时训练演练动真格,才能实现‘成绩’向‘战绩’的转换。”益阳军分区机关干部陈国强说,军分区持续多年常态开展集训提能和比武竞赛活动,同时对训练方案、日常考核和个人军事训练档案进行细化规范,从训练计划、训练质量到考核验收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和随机检查,有效提升了民兵队伍抢险救灾的实战能力。

同向发力——铺就建设“快车道”

“此次演练涉及部门多、装备多,如何让参演力量步调一致、攥指成拳,关键要看‘中军帐’。”益阳军分区领导介绍,本次演练他们及时开设军地联合指挥所,严格按照任务分工进行指挥编组、科学设置指挥要素席位,多支参演分队在多个场地实现密切协同、一体联动。

如何聚合军地力量形成抓建民兵队伍的合力,是益阳市军地一直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益阳市军地不断整合各类应急力量,及时探索完善以机制共建、要情共商、信息共享和理论联学、技能联训、预案联演为主要内容的“三共三联”机制,通过平时的“共联”达成战时的“协作”效果,实现了军队、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1+1+1>3”的效应。同时,益阳军分区注重加强民兵战备器材物资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力解决了诸多制约信息化建设、实战化训练、精准化动员、社会化保障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彻底告别了过去单打独斗、简单低效的发展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他们针对湖区抗洪抢险任务重的实际,抓好环洞庭湖民兵舟桥连等特色民兵分队建设,先后投入经费500余万元为舟桥连打造水域救援信息指挥系统,配备门桥、管供式潜水装备、管涌检测仪等一系列先进装备,构建起了集战时迅即响应、平时应急处突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民兵应急力量。

与此同时,针对辖区平原抗洪、山区防火的复杂形势,且险工险段、防火重点多在乡镇,物资器材难以及时运抵一线容易造成“人员等装备”窘迫局面的特点,市、县、乡三级共投入经费1400余万元,将民兵应急营、连、排编制装备器材全部配备到位,特别是对基层民兵战备器材库进行了标准化、智能化建设,确保了遇有情况第一时间装备到位、处置到位。

平时建得实、训得好,战时才能叫得响、打得赢。放眼湘北大地,无论是在扑救山火现场还是在防汛救援一线,哪里有险情民兵就在哪里出现,哪里有需要民兵就到哪里集结。据统计,近年来益阳市民兵先后10余次成建制遂行各类应急行动并出色完成任务,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兵的使命担当和良好形象。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