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至19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在陕西延安召开。习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军高级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带头弘扬延安精神,带头加强革命性锻造,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广大官兵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022年10月27日,习主席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曾指出:“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地图上的延安,像一片绿色的叶子生长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大树”上,用满目苍翠的版图昭示着它的生生不息与气象万千。
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盛夏时节,满目葱茏,笔者走进圣地延安,沿着先辈足迹探访红色地标,聆听革命故事,追忆峥嵘岁月,感悟信仰伟力,解读蕴含其中的“精神密码”。
延安宝塔。
延安革命纪念馆外景。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晨光斜照延河岸边,宝塔山下游人如织。虽是盛夏,但是日气温适宜,阳光透过绿荫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影映照着上山沿途的摩岩刻字,“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彰显着这座小城厚重的历史底蕴。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和着信天游的旋律快步登上宝塔山,笔者偶遇一个企业团体在此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久久萦绕在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间。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蜿蜒而走的南川河与延河在宝塔山下交汇,形成一个醒目的“人”字。万物皆有灵,这个巨大的“人”字让笔者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内涵和深意。
“想要读懂延安,必须瞻仰延安革命纪念馆。”跟随众多游客的脚步,从宝塔山下来,笔者直奔目的地。延安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由馆前广场和纪念馆组成。馆前广场平坦开阔,茵茵绿草与似锦繁花簇拥着威严矗立于广场中央的毛泽东同志铜像,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毛泽东在延安”六个金色大字,两侧柏树被园艺师精心打造成“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字样,让人顿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个党史陈列馆,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白婷介绍,该馆有6个展厅,陈列展出面积1.43万平方米,展出文物2500余件、历史照片1400余张,有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以大量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场景复原等展陈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
笔者在瞻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住窑洞吃小米和指挥作战的场景照、旧物件时深受触动,尽管当时物资匮乏、环境艰苦,但是画面中每个人看起来都“眼里有光、脚下有力量”。纪念馆内,一幅版画前围满了游客:那是一个个不畏艰险奔赴延安的年轻身影,“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拯救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祖国和民族,一代热血青年强烈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从沦陷区、国统区不惜舍弃一切奔赴延安。正是坚定的信仰,让他们在跋涉与安稳之间,选择了跋涉;在牺牲与苟活之间,选择了牺牲。
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讲出来是故事,留下来是精神,一如茫茫黄土高原上红艳艳的山丹丹,融进延安城的红色基因,“制”成了延安城的红色名片。
正午时分,笔者辗转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完整保存着毛泽东同志当年居住的窑洞。窑洞外艳阳晴空,室内却光线暗淡。方寸斗室狭小逼仄,一张旧木床、一盏煤油灯、一部老式电话构成了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场所。窑洞简陋,油灯如豆,窑洞的主人却如沉沉夜空中明亮的北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航程。窑洞外的山坡下,有一片“毛泽东种过的菜地”,如今依然蔬果繁茂。据工作人员介绍,当年延安物资极度匮乏,这块地是毛泽东同志在大生产运动中抽空开垦出来的。
在距离杨家岭6.3公里的枣园,如今院内绿树成荫,不远处一条水渠川流不息。1940年,党中央进驻枣园时干旱少水,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在党中央号召下,机关干部和战士们自己动手,为驻地群众修建了这条6公里长的水渠,既保障群众用水,又可灌溉1200多亩土地,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幸福渠”。如今笔者踏访,流水潺潺如故,小渠两岸却是换了人间。
黄昏时分,笔者一行来到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一幅名为《铜墙铁壁》的油画引人驻足,画面上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蜿蜒不断的队伍沿着起伏的山岭行进。面带微笑的毛泽东同志与支前的队伍相遇,群众满怀深情簇拥在他周围。“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陕北人民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踊跃支前,谱写了一曲军民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壮歌。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延安革命纪念地女子民兵连民兵杨蓉一番生动的讲解,赢得游客阵阵掌声。
从宝塔山到杨家岭,从枣园到王家坪,从瓦窑堡到延川……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俨然一座“红色基因库”,笔者一路探访一路感悟,似乎总有一股力量撞击着心灵,使人心潮澎湃。山城虽小,却磨砺出中国共产党人开荒垦田的昂扬斗志;窑洞虽旧,却孕育出了引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伟大精神。她宛若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国革命阔步前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人们从中汲取不竭的力量,向着光辉的未来勇毅前行。
延安革命纪念馆内展陈场景一角。
延安市宝塔区人武部组织所属人员和专武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延安革命纪念地女子民兵连现地学习延安精神。
胜利的歌声满天飞
时光不语,岁月有痕。回首延安时期那段热血激昂的岁月,延安精神早已深烙于这茫茫高原的一花一木、一石一土,每一滴清澈的延河水、每一朵绚烂的山丹丹、每一孔低矮的窑洞仿佛都蕴藏着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和诉说不尽的峥嵘往事。
1935年12月,陕北大地,千里冰封。子长县瓦窑堡镇一孔窑洞内,13名共产党员倚桌围坐,全民抗战的战略思想正在辩论中酝酿。
1938年,全国抗战伊始。艰难苦战中,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延安凤凰山麓的小油灯下,毛泽东同志纵览风云、洞察时局、笔走春秋,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也正是在延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路。这一发自西北一隅的思想理论迅速传遍全国,宛若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航向,亦照亮了国人彷徨的心灵。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这是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笔下抗战时期的延安景象。
然而彼时的延安,从未远离战火烽烟。据《解放日报》1946年统计,抗战期间,日军飞机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死伤近400人。1938年,延安城内尚有6条大街、30多个小巷3个城门,经日军多次轰炸,渐成一片废墟。轰炸之外,陕晋交界的500多公里黄河沿线,八路军守军打退了日军23次进攻,河防保卫战气吞万里壮山河。
轰炸没有摧毁延安宝塔,更毁不掉山山峁峁间希望的讲坛!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这座为适应抗战形势而更名的学府,最为当时的爱国青年心驰神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多次登上抗大讲台,发出抗日救国的动员号令。“学好本领,好上前线去!”“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指示抗大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习,于8月毕业奔赴抗日前线。毛泽东同志在毕业证上题词:“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
希望的火种,就这样从延安撒向全国。“不发枪,不发炮,只发干部和电报”,一批批共产党员从延安被派到敌后,建立、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星点火种,速成燎原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延安共有30余所干部学校,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抗日军政干部。他们从黄土高坡出发,奔赴前线奋勇杀敌,或光荣凯旋,或马革裹尸,上演了一幕幕不屈不挠的救亡活剧。
曾担任过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的冈村宁次发出哀叹,“宁可用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延安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在正义的人民战争中,文艺是鼓舞和组织群众最好的武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领导说,延安时期物质生活十分清苦,但却是一个文化精神丰富多彩的世界。这里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学校,有激越飞扬的歌声,有始终如一的希望和永远乐观的情绪。当他们用原始的纺车和锄头支撑着民族抗战时,也没有忘记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追求。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一声北方惊雷,响彻中国。在低矮的窑洞里,曾经留学巴黎的青年音乐家冼星海,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写出了经典的《黄河大合唱》。歌声、画作,还有众多斗志昂扬的文学作品,延安文艺界以笔为枪从军杀敌,正义宣传参与政治战,用自己的力量御外敌于前线,唤民众之斗志,为全民族抗战奏响了一曲曲慷慨壮歌。
激昂岁月远去,往事回声悠扬。当年在延安的印度友人爱德华大夫看到川流不息奔赴延安的青年人曾赞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其实,奇迹的背后正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伟大的延安精神,它属于历史,属于现在,也属于未来。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人武部组织所属人员到王家坪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大型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展演场景。
红色的基因代代传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弘扬好延安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守好用好这片红色阵地,是延安市军地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延安市军地在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修缮保护上持续用力,实施“上山建城”工程,建设新区给革命旧址保护提供充足空间;在《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基础上制订《延安革命旧址群总体保护规划》,实施革命旧址文物本体保护、展示提升、环境整治、管理运营等工程,对全市445处革命旧址全部进行有效保护,对其中92处重点革命旧址进行全面保护,分46批修复各个旧址和纪念馆的文物1.64万余件,并充分运用新技术保护利用革命文物,使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得以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按照核心保护区多拆少建、革命旧址周边只拆不建的原则,完成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等旧址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
为了充分发挥革命旧址教育功能作用,延安市精心设计“西北革命线”、“长征落脚线”、“大生产运动线”、“转战陕北线”等精品线路,串点成线推动参观学习系统化专业化。数据显示,仅2023年延安市就接待游客突破41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1亿元,较往年分别增长1.7倍、2.8倍。
近年来,延安市军地先后策划推出红色旅游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和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延安保育院》、《永远的长征》,以及大型红色3D裸眼映画《延安记忆》等红色艺术作品,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
延安精神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延安市组织干部群众和民兵着力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他们积极当好红色文化传播者,通过严格挑选、层层选拔先后组建成延安革命纪念地女子民兵宣讲团、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红领巾”延安精神宣讲团等,在多层面宣讲推广中让革命文物“活”了起来、使红色文化“火”了起来。
正是在伟大延安精神的感召下,延安市坚持把驻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改造、优先解决,去年全市累计投入近1000万余元用于驻军部队建设,同时积极帮助解决军人军属随调安置、军转干部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近年来他们还与海军延安舰开展了“城舰共建”活动,定期为延安舰官兵寄送慰问品,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穿过历史的尘烟,追寻红色的足迹,新时代的延安军民正以昂扬的精神砥砺前行,以崭新的姿态团结奋斗,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着新的辉煌。
(本文图片由延安军分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