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倍加珍惜这个缘分

文 | 王 飞

我与《中国民兵》杂志结缘已有30余载。

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退役后因为对军装的不舍,他加入了村里的民兵连。我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部队和民兵连的故事。大概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从民兵连带回一本《中国民兵》杂志。那时候的农村小孩子很少能够接触到课外书,那本《中国民兵》杂志成了我十分珍惜的“文学零食”。尽管杂志上很多字还需借助《新华字典》才能认识,我依然每个月央求着父亲给我借阅,它给我开启了了解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第一扇窗。

儿时这段经历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爱国爱军的种子。2005年,我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选择了携笔从戎、报效祖国。军旅生涯加深了我对中国民兵这支武装力量和《中国民兵》杂志的了解认识,期间,我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采访,陆续在《解放军报》、《中国民兵》等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文章。

如果没有“意外”,我与《中国民兵》的缘分也就只有这些了,但惊喜就那么毫无预兆地出现了。2022年初,因杂志变更主管主办单位,我在海量的干部库中被“大数据”筛选了出来,作为新成立的编辑部成员之一,有幸于同年7月借调到杂志社参与办刊工作。

初到北京的那个夏天,疫情与高温叠加,办刊遇到了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在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帮带老师、没有办刊经验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从五湖四海抽调来的“新人”在上级指导下,以办出高质量军事指导类中央级期刊为目标,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奋力奔跑。

犹记得,办刊之初,我们既要协调杂志交接工作,又要负责杂志的编辑出版,还要承担杂志社各类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常常是一人当成两人用,一周掰成八天干。每天清晨,夜色还未完全褪去便从宿舍匆匆出发,深夜十一二点才顶着昏黄的路灯往回返,有时还要通宵加班,实在累了就在办公室撑开折叠床将就睡一会儿。那段时间,从社领导到普通编辑,每个人都像拧紧的发条,忙忙碌碌、不知疲倦;每个人都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为了办好《中国民兵》杂志不惜生命发光发热。几乎每一天,我都被大家认真钻研的精神和执着奋进的态度感动着、激励着。

时光不负奋斗者。在大家日夜兼程的努力下,杂志有序完成主管主办单位变更、改版创新,发行范围扩大、影响力增强,一步一个脚印扎实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此过程中,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我也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文字写作和编辑能力,而且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放远了目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年年初,由于提升任职我离开了为之奋斗530多个日夜的杂志社,然而这段经历给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长期的、永恒的。我将立足现在岗位,把中国民兵杂志社的好传统和好经验学习好、发扬好、运用好,力争在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值此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祝杂志和杂志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