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木棉花开红似火——广东省广州市扎实开展拥军优属工作纪实

文 | 纪凯钦 周庆华 本刊特约记者 陈 美

“恰逢返潮天气,除湿机派上了大用场,房间不再‘出汗’,衣物也变得干爽了!”近日,广东省军区直属单位官兵收到了一批包含除湿机在内的生活和健身物资拥军“大礼包”。这是广州市通过“统筹需求、集中采买、服务上门、跟踪回访”全链路服务保障驻军部队而送上的一份“爱心”。

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广州市是兵源大市、驻军大市,历来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多年来,广州市紧紧围绕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推动崇军荣誉体系建设等,打造成体系、有亮点、可持续的立体拥军模式,逐渐形成了“一区一品牌,一街一特色”格局。目前,广州市已连续9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广州市荔湾区组织退役军人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摄影/刘中进)

想备战之需——

“一路绿灯”解兵忧

广州市地处南海前哨,特殊的地理位置厚植了特殊的拥军情怀。多年来,广州市党委政府牢固树立“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思想,坚持紧跟部队战备训练扎实开展拥军工作,只要涉及保障部队练兵备战的事均“一路绿灯”,始终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就办”。据市双拥办负责同志介绍,该市为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备战打仗工作,专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市双拥办、广州警备区政治工作处牵头开展专题调研、制订落实方案,健全完善双拥工作多项应急响应机制,有效解决涉及驻军交通出行、供水供电等10多项重难点问题,升级改造多处训练场所,开通“拥军公交专线”3条,同时常态为部队演训无偿提供遂行保障。越秀区及时完成了驻军部队周边战备通道工程建设,白云区为驻军部队改迁营区高压线、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并建成战备公路,番禺区为驻军部队提供近200亩土地新建营区……为“战”让路、向“战”服务在羊城蔚成风气。

去年9月,该市领导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专题会议上了解到驻军某部面临营房短缺、保障滞后等情况后迅即行动,积极筹措经费物资、拟订招标采购方案、组织运输和施工……历时2个月,将580余套新式板房及附属设施交付部队,获得驻军官兵交口称赞。

“真正重视、真心实意、真金白银。”一件件、一桩桩服务备战打仗工作的扎实落地,在获得部队官兵交口称赞的同时,也带动了羊城大地涌现出诸如“海岛驿站”、“双拥水兵港湾”、“水兵俱乐部”等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广州元素的支前保障新品牌。

广州市组织“戎归羊城”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摄影/史 鑫)

解后顾之忧——

“戎归羊城”惠兵情

今年春节刚过,广州大厦多功能会议厅内印有“广州市欢迎2023年度退役士兵座谈会”的红色条幅格外显眼,这是该市每年初如期召开的军地代表座谈会,旨在通过了解新需求、新动向助力退役军人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在广州市,每年接收的退役军人数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一直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研究制定《关于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的若干措施》、《广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建指引》等文件,及时修订《广州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办法》,以“法”的形式探究“戎归羊城”就业创业品牌。

“各位战友以及随军家属们,欢迎来到‘戎归羊城’专场直播间!”对于5年前首场广州退役军人网络直播带岗招聘活动的现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创业处王连新仍记忆犹新。市领导亲自上阵、主播“云”探访百家优秀企业……这是“退役军人招聘月”活动利用网络技术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创新举措。5年来,全市已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00余场、提供近10万个优质岗位,举办多场次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与此同时,该市通过开办适应性培训、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班打造多个“量身赋能”教育培训品牌,积极助力退役军人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新媒体运营是一个新行业,技能培训对于我们就业创业很有帮助。”通过培训,退役军人凌辉萌生了新媒体运营的创业想法。

近年来,该市既有“退役军人招聘月”活动的持续举办,更有常态“一对一”就业的贴心帮扶。白云区探索创建“周周到”下基层服务机制,为全区退役军人提供每周不间断、“家门口”享受“送岗”的就业服务;天河区设置专摊服务、专人对接,为退役军人和招聘单位搭起沟通桥梁;越秀区开展“送政策、送岗位”进军营活动,面对面解读、“零距离”服务,让过去的“人找岗位”变为今天的“岗位找人”。

扬尊崇之风——

“面子里子”暖兵心

“咚咚锵,咚咚锵……”今年春节期间,南沙区珠江街新兴社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军地携手为荣立“三等功”的6名现役军人的家属送去立功喜报、慰问金和慰问品,胸戴大红花、身披红绶带的军属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自2019年广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悬挂光荣牌仪式以来,该市依托军地各级组成多支“送喜报小分队”,借助“八一”、春节及征兵宣传季等时机共送出喜报1400余份,悬挂“光荣之家”牌匾24万余块。走街串巷的“送喜报小分队”成为活跃在羊城百姓中的“崇军宣传队”。

“让‘最可爱的人’有人爱、受尊重。”近年来,该市军地合力打造了双拥文化教育基地、双拥主题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退役军人荣誉室和荣誉墙等;组建集多名参战老兵、军休干部和优秀退役军人等在内的“红棉老兵”宣讲团,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宣教活动;搭建崇军拥军宣传媒体矩阵,利用广州各大主流媒体和广州塔、宣传栏、灯箱等宣传平台营造浓厚氛围;开展羊城“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标兵”等评选活动,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崇军拥军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军人受尊崇,不仅要有面子还要有里子。”广州警备区领导介绍,广州军地各级坚持“激励+保障”一体推进崇军荣誉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拥军优属实施办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目录清单”,从生活待遇、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8个方面明确152项优待措施,并依托线下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和线上“红棉老兵码”推动落地,同时引入4000多家企业为退役军人提供金融支持、通讯特惠、电商优待等线上服务。

滔滔珠江水,浓浓拥军情。从“一路绿灯”、“戎归羊城”、“打分选岗”到“量身赋能”、“红棉老兵码”……在广州市,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拥军品牌正如雨后春笋涌现,羊城儿女崇军拥军爱军的热潮如珠江两岸盛开的木棉花如炬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