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情暖“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32年坚持科技拥军纪实

文 | 张焕荣 孙 健

仲春时节,在吉林省长春市驻军某部指挥所里,一场网络模拟对抗演练正在进行。演练依托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传输系统是由长春市有关部门联合攻关研制而成并提供的保障,这是长春市多年来致力于开展科技拥军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长春市紧跟驻军部队信息化建设需求,充分发挥该市作为科技密集型城市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全面构建科技拥军工作体系和对接机制,积极帮助驻军部队实施课题研究攻关、装备研发配置、人才输送培养,探索出了一条部队需要、地方可供的科技拥军新模式,连续9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长春市集中组织上半年新兵起运。

长春市军地联合举办退役军人“荣归长春·就业启航”活动。

头雁领航带来群雁齐飞

一项工作,坚持几年不难,坚持30多年绝非易事。

“科技强军不仅是军队的事,也是时代赋予地方党政领导的责任。”长春市领导说。30多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每届班子都把科技拥军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接力传承,科技拥军的道路越走越宽。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长春市领导敏锐地认识到:长春市是科技密集型城市之一,把这些优势资源整合形成群体拥军必将有更大的作为。为此,长春市指派民政、工信等部门进行走访调研,了解部队信息化基础建设和军事训练的需求,摸清了全市41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类别、储备等情况,建立了信息化拥军资源数据库,为全市建立和完善科技拥军内容体系和运行机制提供了翔实资料。

从1993年长春市研究出台《关于大力支持驻军信息化建设做好科技拥军工作意见》开始,他们坚持由市长挂帅成立科技拥军领导小组,把科技拥军纳入科技兴市的总体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把帮助部队解决科技练兵中的实际问题纳入政府办实事的范围。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带领下,长春市高等院校全部与驻军团级以上单位结成双拥对子,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主动与部队对接并提供科技支持,数十个拥军服务组织争相为科技强军作贡献,全市呈现出一片科技拥军的生动局面。

2022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长春市驻军获科学技术奖项奖励办法》,设立科技奖励专项资金每年奖励长春市获得省部级和军兵种以上科学技术奖励的单位及个人。“像这样科技拥军优待文件,长春市30多年来相继出台了10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前,该市将科技拥军瞄向了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人才、向部队转让高科技成果等5大方面,为科技拥军注入新元素。

如今,在长春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主导下,已基本形成了纵向市、县(区)、街道(乡、镇)3个层次,横向工、学、兵3条主线的拥军服务网络,数十所高校、百余家科研单位、数千名科技人员与驻军部队实现了科技“联姻”,为驻军部队信息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科技动力。

长春市军地领导为荣立军功的长春籍官兵家庭送功臣牌匾和喜报。

集优聚能助推科技赋能

某电厂上空,白色烟雾遮天蔽日,3架无人机呈“回”字形盘旋……寒冬时节,在长春市军地联合指挥中心内,一场以模拟某大型电厂遭袭为背景的全要素防卫实兵演练正如火如荼进行。

长春警备区领导介绍,自2022年以来,长春市投资600余万元,建起了集联合指挥、集成显示、辅助决策、会议监控、保密屏蔽、应急供电、恒温控制功能为一体的军地联合指挥中心,并引接公安天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和吉林省防汛抗旱应急监测平台,实现即时即通、互联互通,为有效遂行应战应急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这些年来,长春市在开展科技拥军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理论研究、联合实施、基金保障、项目对接、人员培训等机制,先后10余次举办科技拥军理论研讨会、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高峰论坛;全方位发动社会各界支持驻军部队信息化建设,并纳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查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市本级每年拿出不少于300万元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项目;定期组织信息化拥军高级顾问团成员深入驻军部队建设和演训一线,围绕对接项目实施进行指导督导,为驻军部队战斗力提升增加“科技引擎”。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他们累计帮助部队改造装备和革新器材1000多项、转让技术成果260余项、支持部队建设信息化项目1800余个,以科技赋能助推部队战斗力快速生成。

“敌机”呼啸而来,防空分队迅速迎战,指挥员利用信息系统锁定目标,一发发炮弹犹如长了眼睛一样扑向“敌机”……新年伊始,长春警备区即在市民兵训练基地网络训练中心利用模拟器材展开训练,参训民兵依托刚刚革新的计算机成像射击模拟系统完成各项技战术课目训练。该警备区领导介绍,市民兵训练基地是由市政府筹资兴建,集高炮指挥仿真训练、反恐模拟、轻武器射击和网络攻防等训练场所和设施于一体。

近年来,长春警备区针对民兵担负的应战应急使命任务特点,积极争取地方各级支持并推动民兵整组向新兴领域拓展、向新质力量延伸,多措并举把驻地高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才编入民兵队伍,先后建成了无人机、气象水文等民兵新质力量分队,为遂行援战保战任务提供了人才和科技支撑。

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2020年夏,长春市为支持驻军攻克一项装备配套建设技术难题,由吉林大学专家带领科研团队身穿迷彩服,与某部官兵同吃同住同训一个多月,协助该部集智完成了新材料的制造、加工和安装工作,同时在工程建设中还带出了一批信息化人才。

科技强军,关键在人才。上个世纪90年代初,部队科技大练兵悄然兴起,当时最紧缺的就是人才,一时成了部队难题。1992年,长春市驻军某红军团受领改革试点任务,迫切需要懂外语、懂计算机、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的指挥人才。长春工业大学的前身吉林工学院接到求援后,破例接收该部选送的4名年轻优秀指挥员插班学习英语和计算机,抽调教师协助办好高科技知识辅导班,开启了长春市助力人才强军的先河。30多年来,长春市先后组织5000余名专家学者为官兵讲授高科技知识,把15.2万余名官兵请进学堂“加钢淬火”,提升了部队官兵的科技素养。

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长春市科技拥军注重指导辖区各高校敞开校门为部队培养高科技军事人才,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高校先后建立起集教育培训、课题研究、项目开发、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拥军基地,开办了各类科技讲座和培训班1000多期,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懂科技、会技术的专业人才。吉林大学武装部领导介绍,军队出台《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规划》后,他们为部队培养国防定向生1600余人。近3年来,大学生应征入伍200多人,其中有9名博士、10名硕士毕业生直招为军官。

在科技拥军中,长春市还坚持把前沿的现代科学技术引入一线部队、军队院校和军工企业,采取帮带培养的方式积极为驻军部队打造懂信息化、用信息化、钻信息化的高素质新型人才队伍。30多年来,长春市共为驻军部队培养博士、硕士500多人,4900余人获得各类专业技能证书,为驻军部队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本文图片由盛小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