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在浙江省义乌市,有一座坐落于大峰山脚下的村庄——分水塘村。这里因为发生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而闻名全国,常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走进“陈望道故居”驻足聆听。也就是在104年前,陈望道在自家简陋僻静的柴屋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工作。

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文翻译并出版《共产党宣言》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1920年初,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省义乌市,在一间柴屋内,依据一部日文版和一部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开始了紧张的翻译工作。母亲见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他准备了红糖和粽子,并三番五次在屋外问他:“吃了吗?”他连连回答:“吃了吃了,甜极了。”但当母亲进屋时,却发现他嘴上满是墨汁——原来他是蘸着墨汁吃的粽子。由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便成了《共产党宣言》翻译中的一段佳话。

1920年4月,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8月,后来被称为“陈望道译本”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在上海出版,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光荏苒。陈望道虽早已去世,“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却永远地流传下来。如今,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陈望道故居”已成为游客的打卡圣地,柴屋里伏案译书的陈望道先生蜡像,默默地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寻求真理的革命历程。

(唐万里整理)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复原场景。(摄影/唐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