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司法拥军“解兵难”

文 | 本刊特约通讯员 吉生辉

“部队官兵的法治观念和素养如何强化?”“遇有冲突如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前不久,由浙江省衢州军分区协调组建的“蒲公英”普法宣讲团走进驻军某部营门,为官兵们带去一堂题为“冲动的代价”的警示教育普法课。据该军分区领导介绍,自2021年以来,该市已开展各类“送法进军营”活动和法律咨询活动18场,惠及军人军属5000余人次,暖心而便捷的司法服务,受到官兵普遍欢迎。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军地坚持把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作为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健全完善涉军维权工作制度机制和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涉军维权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心全意为官兵及家属排忧解难,将司法拥军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推动形成畅通、有序、互动、高效的司法拥军新格局。衢州军分区领导告诉笔者,为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真正解决军人后顾之忧,该市军地联合开辟涉军案件调解处理绿色通道、搭建涉军维权网上平台,对军人军属反映的涉军问题军地同步登记、建档并指定专人跟踪督导,使“快审、快结、快执行”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们的大难题解决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前不久,衢州籍现役军人杨宁给江山市人武部打来道谢电话。原来,杨宁的母亲姜英因家门口旁边日常出行通道被邻居杨某某新修的围墙阻挡而与之产生纠纷。在村、镇多次调解无果后,姜英向江山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此同时,杨宁所在部队也致函江山市人武部寻求法律援助。江山市人武部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市法院安排法律调解员与村镇干部一道赴实地查看并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就相邻关系中的通行权问题达成一致:由邻居杨某某拆除部分墙体并作出道歉,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近年来,衢州市军地针对涉军维权面临的实际,及时出台了《关于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意见》等文件,并逐级成立涉军维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等,坚持每季度召开军地协调会议,及时统一思想认识、部署重点工作、通报协调事项落实情况,积极解决军人军属涉法问题;每半年由市领导牵头组织一次实地走访,督导工作、发现问题、破解矛盾。近3年来,该市军地共妥善协调解决军事设施保护、军用土地确权等案件10余起,解决涉军民间借贷、房屋产权、邻里纠纷等100余起,有效维护了军队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手机登录、提交问题线上解答,非常方便快捷……”驻军某部战士王勇一边使用手机登录“共享法庭”终端平台一边向笔者介绍,去年3月,衢州市军地联合为驻军官兵建成“共享法庭”终端平台。该平台集 “移动微法庭”、“庭审直播系统”、“裁判文书公开”等内容为一体,配备33名共享律师专门提供线上服务,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等功能,为军人军属畅通了“网络涉军维权绿色通道”。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已为军人军属提供10余起“菜单式”、“订制式”精准服务,赢得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点赞好评。

(本文图片由吴  磊摄)

衢州军分区联合衢州市法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衢州军分区联合衢州市法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衢州市军地为驻军部队官兵建成网上“共享法庭”终端平台“浙江解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