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某部落实实战化训练要求组织民兵专业分队集训。开训没多久,组训单位就陆续收到9张请假条和3份返岗协调函,理由大同小异:任务重难脱岗、业务多待处理、生意忙需兼顾等,个别人员还议论纷纷:“民兵不是兵,没必要较劲”、“参训就是凑个数,完成指标交个差”、“仗又打不起来,打起来也用不上”……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散之为民、聚之为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工作条例》规定,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如今,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民兵职能意识淡化、尚武精神退化、练兵热情弱化等现象是有的。加之,近年来我国周边军事冲突中全新作战形态带来的冲击,个别人片面地认为未来战场上打的是装备、拼的是智能,民兵的地位作用越来越低;更有甚者视参加训练为任务摊派,强调有偿付出、薪酬对等原则,“召之难来,来则谈钱,钱少不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兵”的意识淡化,“兵”的本领也难提高、“兵”的作风就会散漫,势必影响新时代民兵队伍转型发展。“兵民是胜利之本”,民兵没有战斗力,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也就无从谈起,发挥人民战争威力便是纸上谈兵。
“血火里诞生,风雨中长成……保卫祖国我们是战斗队,建设祖国我们是排头兵……”雄壮的《中国民兵之歌》唱出了中国民兵的使命任务,也唱出了中国民兵的辉煌历史。民兵因战而生、随战而强,一部民兵发展史就是一部奉献史、更是一部战斗史。透过硝烟回望民兵历史,“战斗队”始终都是中国民兵的基本属性、第一属性。因此,广大民兵不仅要给思想穿上“军装”,更要不断“武装”本领,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