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白山松水别样红

—— 吉林省军区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文 | 段 锐 本刊特约记者 宋济舟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吉林,一片被无数革命志士鲜血浸染过、无数奋斗者汗水浇灌过的土地。红色,是这片土地最鲜明、最厚重、最深沉的底色。

山水为脊,红色为脉,精神为根。今年年初以来,吉林省军区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依托辖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着力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国动特色、吉林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领和助推新时代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吉林大地探寻该省军区利用驻地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做法。

四平军分区组织党员在塔子山英模雕塑前重温入党誓词。(摄影/王磊)

吉林省军区配合“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举办“学习英雄模范、矢志奋斗强军”故事会。(摄影/周春旭)

吉林市丰满区人武部利用民兵训练间隙开展学习讨论。(摄影/张芷源)

盘活“家底”——

在守正创新中燃旺教育炉火

“杨靖宇以草为食,展现了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魏拯民抱病征战,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童长荣积劳成疾,坚守了抗日救国的强大信念……”前不久,吉林省军区会议室内气氛热烈,一场“学习英雄模范、矢志奋斗强军”英模故事会正火热进行。讲台上,红色讲解员、基层官兵多地连线,深情讲述;讲台下,官兵们聚精会神聆听,掌声雷动。

一条教育主线贯穿,多个场景串联,通过情景式、感悟式组教方法,不仅增强了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更坚定了官兵们的理想信念、战斗意志。这是该省军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组教模式的一个缩影。

“红色文化是独特而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和强大的教育功能。”该省军区领导介绍,今年年初以来,他们结合聚焦“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注重从白山松水蕴藏的红色资源“富矿”中汲取教育营养,在全区部署开展“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建功新时代国防动员”系列教育,通过“以点带面抓、文化熏陶育、榜样引领学”等方式,不断激发全区官兵和民兵的担当精神、拼搏劲头和工作热情。

记者通过查阅该省军区教育计划了解到,他们在内容构建上精心策划专题式教育,邀请军地专家学者成立讲师团组教施教,按照“联建网络平台、联育人才队伍、联创共享平台”为内容的“三联”教育格局,有针对性地制订授课提纲、策划课堂设计,不断推动教育走向“精准滴灌”;在组教模式上打造多维式平台,依托强军网及“长白兵歌”微信公众号,开设“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专区,组织官兵和民兵在线学习,通过参与论坛讨论、弹幕互动交流,不断浓厚学习氛围;在教育实施上通过组织重走抗联路、举办强军故事会、祭扫烈士陵园、参观红色场馆等活动,让官兵近距离感悟英烈精神、增强奋斗奋进动力。

辽源军分区结合干部理论集训,组织专题授课、学习抗联事迹、现地参观见学,引导大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延边军分区利用民兵集中教育训练、群众性练兵比武等时机,专题组织抗联精神知识竞答、讨论交流等活动,拍摄录制的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谁是终极英雄》栏目播出,在军地引起强烈反响……

从“故事会”的强烈反响、到“云讲堂”的深刻启迪、再到“红场馆”的直观触动,该省军区教育空间持续拓展、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圈”、网络“交流域”。

敦化市人武部组织民兵参观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遗址。(摄影/卢发祥)

通化军分区组织即将踏入军营的新兵前往杨靖宇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摄影/孙伟哲)

破解“顽疾”——

在精准施策中把准教育脉搏

玻璃河畔寻军魂、抗联营地讲传统、烈士陵园谈信仰……今年“八一”前夕,在红石砬子抗联遗址,吉林军分区组织的“重走抗联路”党日活动如期进行。在参观抗联先烈居住过的地窨子、沉浸式聆听抗联故事宣讲后,吉林市丰满区人武部张冰感慨道:“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我们现在‘钢’多了,但‘气’还有欠缺,需要认真对照先辈先烈查找差距不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廓清思想迷雾才会有行动自觉。”该省军区领导向记者介绍,他们把运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与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打造文化品牌、开展学习教育、推动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紧扣援战保战主责主业、紧贴基层官兵现实思想、紧盯转型建设难点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开展“学习抗联先辈讲奉献、对标英模典型提境界、剖析自身问题找差距”活动,引导全体人员坚决把工作中“虚”的套路、“浮”的作风、“秀”的做法破除掉,实现教育与工作的互促共进。

工作实践中,针对省军区系统团级以上单位人员大都工作生活在城市与地方接触多、受社会影响大及思想容易产生波动的实际,组织所属人员对照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忠贞气节、创造精神,查摆在精神状态、战斗精神、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及时制订整改措施,在立查立改中学习英烈精神、立足岗位建功;围绕“树立正确奋斗观”开展岗位建功活动,引导官兵和文职人员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让“俗气”消失,让“豪气”迸发,持续砥砺奋进攻坚的精神品质、巩固纯洁光荣的本色作风。

前不久,他们结合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极寒极苦行不行、敌强我弱怕不怕、慷慨赴死敢不敢”主题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选树官兵典型讲奋斗、谈实干、话奉献,有效提升了教育实效性。“东北抗联征战时期,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下不畏艰险、勇敢战斗。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有信心克服任何困难!”大安市人武部汪洋在讨论中分享个人体会感悟,触动官兵心弦,引起强烈共鸣。

自我剖析挖积弊、问题整改除隐患、建章立制促长效……开展教育中,他们对照深化教育实践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和行业领域整肃治理等各类教育整顿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及时建立办实事项目清单,有效解决了面对困难拼劲不足、推诿回避等多项“顽症痼疾”,全体人员敢战、能战、胜战的信心极大上扬。

校准“坐标”——

在对接实践中打通教育链路

教育成效测评满意度达98%,军事训练成绩总体提升12%……日前,吉林省军区对各类人员参训施教情况进行统计,一组组数据令人欣喜。

“教育搞得好不好,关键看对打仗的贡献率高不高。”该省军区领导说,他们按照“立足战位思考、扭住任务运用、对接战场深化”的思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练兵备战结合起来,紧盯制约部队建设发展和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精准施策,有效提高了教育对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

教育“准星”对准向战“靶心”。该省军区聚焦能力上的“短”,针对人员种类多、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结合中校以上军官培训暨三级党委书记集训,大力开展“帮建基层、帮带骨干、帮抓业务”活动,机关领导与基层官兵结成帮带对子,手把手教方法、理思路,共同破解基层官兵和民兵工作不会干、想干干不好等建设难题;硬化考核上的“严”,紧贴实战需求,将无人机操作、工程机械维修等课目纳入民兵考核范围严格落实,完善鉴定考核实施细则、组织流程、内容设置等,以考促训提升民兵队伍遂行任务能力;破解建设上的“梗”,针对调研发现和基层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逐项拉单列条,逐一挂账销号,着力消除制约部队发展的苗头隐患。

今年汛期,吉林省内多条主要河流超警戒水位,长春市、通化市、白山市等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汛情灾情。任务面前,“杨靖宇民兵连”、“童长荣民兵连”、“陈翰章民兵连”等多支以抗联英烈命名的民兵连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在风雨中逆行、在堤坝上奋战、在黑夜里坚守,成为抗洪大堤上“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的拳头力量。

“思想过硬,部队才有凝聚力战斗力。”该省军区领导介绍,他们坚持把革命传统教育、党纪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等捆在一起抓,部队崇廉守纪、风清气正氛围更加浓厚,官兵训练热情更加高涨。近日,在省军区组织的年度考核中,各级指挥员率先垂范、广大官兵奋勇争先,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在练兵场上得到充分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