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头雁高飞群雁随

—— 重庆警备区加强民兵教练员队伍建设纪实

文 | 本刊特约记者 罗 爽

民兵教练员是民兵军事训练的一线组织者和带头人,其军事素质、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民兵军事训练质效。特别是随着民兵队伍调整优化、转型升级,选用并培塑一支能讲会教、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民兵教练员队伍,切实发挥好“头雁效应”,已成为省军区系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近日,记者穿行巴渝大地,记录下重庆警备区建强民兵教练员队伍、提升民兵训练水平的探索实践。

巫溪县人武部组织专武干部和民兵教练员进行徒步行军训练。(摄影/李   蓉)

一次尴尬遭遇聚合抓建力量

“报告,无人机侦察到3个可疑物,已初步锁定目标,请求投弹!”近日,一场民兵无人机专业分队分片区集训演练在巴渝大地拉开帷幕。围绕支援保障作战和参与应急处突等任务,重庆警备区分别以渝北区、江津区为中心,将全市38个区县划分为2个片区,组织百余名无人机飞手围绕穿越障碍、侦察情报、搜寻目标、精准投弹等内容展开专攻精练。

“还是那些民兵,但相比之前,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战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重庆警备区领导的感慨不由让人想起了一段尴尬往事。

几年前,涪陵区发生山火险情。接到上级命令,区人武部迅即集结民兵分队赶往事发地。然而到达现场后却有人傻了眼:平时练的和现场要用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人武部只好求助地方专业人员前来支援才解了燃眉之急。

一次尴尬引发诸多思考。为进一步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做好工作,去年11月,警备区组织机关人员对全市民兵专业分队进行普遍考核验收。结果显示,支援分队考核成绩整体低于应急分队,应用性课目训练效果不如基础性课目。“没有好师傅,带不出好徒弟。提升民兵的训练质量,必须要从教练员抓起。”议战议训会上,警备区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培养一支高素质、新型民兵教练员队伍迫在眉睫。

于是,警备区领导带队对所属区县展开普遍调研,并及时召开“诸葛亮会”分析形势、探寻对策,针对训练专业多、教学骨干缺的问题和一些新兴课目及典型任务行动缺规范、没有统一评估标准的问题,及时与驻军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协作区,建立联训联教机制,探索推开“精准编教挖掘潜力、专长任教增添动力、兼职配备凝聚合力”的教练员培养模式,适时开展比武竞赛、岗位练兵活动,着力打造能指挥、精业务、会组训、善管理的民兵教练员队伍。

璧山区人武部组织民兵骨干向新入队民兵传授电台操作技能。(摄影/刘金桂)

奉节县人武部组织民兵教练员进行单兵战术训练课目考核。(摄影/黄国俊)

一份调研报告催生抓建举措

这是一份让警备区领导忧心忡忡的调研报告:近两年,警备区民兵教练员流失率近30%,其中专业课目教练员流失超过半数,教学骨干力量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为改变这一现状,警备区党委一班人决定:进一步完善民兵教练员的选配、培养、使用、奖惩等机制,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

“吸纳地方专业人力资源”、“建立教练员库,全区共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去年年底以来,警备区先后6次组织专题座谈会,与会人员紧紧围绕民兵教练员“选、培、用、留”建言献策,共收集整理4个方面50余条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聚优选拔骨干、聚力培育骨干、聚合使用骨干、聚心保留骨干”的工作思路。

训练场连着战场,民兵训练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民兵基础训练质效。“只有不断提升民兵教练员队伍的能力素质,才能从源头上夯实省军区系统战斗力建设根基,实现战斗力建设的换挡提速。”去年年底的议战议训会上,警备区党委决定“大抓比武竞赛、兴起训练热潮”。于是,他们把训好“武教头”作为先头、重头、大头突出出来,集中18天时间、区分3个承训点,以民兵干部、专武干部、训练骨干为重点对象,开展民兵军事训练教学法示范月暨民兵教练员集训比武活动,紧盯“武教头”队伍淬火强能。

“既相互学习又相互比拼,既发现尖子又培养骨干。”警备区机关参谋林树洲介绍,他们已把参加集训获得优秀名次的数十名民兵教练员全部纳入“四会”教练员人才库,并组织全体民兵教练员集训认证,将考核过关的“四会”教练员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人武部菜单式申请,警备区一盘棋调配”,全区优质教学人力资源共享共用。

在集训比武中,潼南区民兵教练员张建夺得轻武器射击第一名并入选全市“四会”教练员人才库。他说:“我一定会珍惜岗位履好职、尽好责,积极精武强能为武装工作贡献力量。”

分级分类,常态化培育人才。林树洲介绍,他们把民兵军事训练教学法示范月活动这种集训比武模式固化形成长效机制:警备区每年分层次组织民兵教练员培训、考核、比武;人武部组织普训普考,实施专长化任教,确保专业教学对口。

与此同时,重庆市军地联合出台保留教学骨干相关激励政策,明确提高教练员教学补助标准、加大优秀民兵教练员表彰比例、多渠道选拔使用优秀民兵教练员,有效激发了“武教头”强本领、抓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种组训模式释放抓建效能

省军区系统处在军地结合部,这为军地联合推动教学资源共享共用提供了便利。针对一些新兴课目、典型任务行动缺少规范的问题,该警备区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帮、沉下去研”的办法,从警备区机关和辖区各人武部抽调数十名骨干,并发挥驻军部队、院校、科研单位和行业系统的优势,组建联合攻关小组集智破难题。

协力攻坚,事半功倍。攻关小组聚焦实战,区分筹划部署、行动准备、行动实施、行动结束4个阶段,逐个分解细化编写完成授课教案数百份,研究汇总多个“小、特、精”课目组训方法数十条并结合试训试教组织论证完善,打造了3个示范样板区,形成拉动流程、评估标准等教学示范成果,为全区提供参考借鉴和示范引领。

与此同时,警备区按照“扎实打基础、全面抓规范、创新求突破”的思路,以攻关重点课目、规范组训施教为着力点,通过分域分类落实的方式,指定新兴产业潜力富足的11个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无人机侦察反制、特种救援、人工智能等专业编写训练大纲、组织试训试教,探索组训试教方法路径。

记者翻阅他们的教学教案看到,各课目需要的装备器材有哪些、课程如何安排、哪些细节需要注意、拉动流程等具体事项一目了然,“按图索骥”即可较好完成组训教学。

际三喜是一名退役军人,他6年前就学习无人机技术并考取了相关资格证,之后,被江北区人武部聘为无人机课目民兵教练员。

“如今教案规范统一,让大家干有思路、学有榜样、抓有方法。”对于教学课目教材、教案规范化这一举措,际三喜感触颇深地说,以往组训教学时主要根据在培训机构学习的内容,着重讲解无人机操控基本技能,比如如何完成定点起落、穿越障碍等飞行动作等。新编的教材教案不仅让训练有了标准和依据,还模拟战场环境对需要增强敌情意识等注意事项也作了详细提示,使组训施教更贴近了实战。

思路一变天地宽,训练模式的改变让民兵训练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前不久,该警备区遴选6支民兵专业分队出动无人机、无人车等新型装备展开地空协同打击试训,组织无人机临空覆盖打、穿越机快速补充打、无人平台立体搜索打等5个打击波次,既有效检验了装备性能、又提高了民兵训练水平,目标打击的精准性和整体联动的紧密性得到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