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向整组要战斗力

—— 河南省军区扎实推进民兵整组工作纪实

文 | 张森磊 本刊特约记者 赵 磊

“民兵应急通信保障连拥有博士学历的7人,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4人”、“民兵无人机支援保障分队拥有操作培训师9人、维修培训师7人”……前段时间,河南省开封军分区盘点一年来的民兵专业分队建设工作,结果让人欣喜:所属9个县(区)民兵专业分队中本科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大幅提升,持有各类专业技能证书的技术人员已占据“半壁江山”。

硕果源自耕耘。近年来,河南省军区大力强化“向编组要战斗力”的思想,以担负任务为牵引、以新质力量为重点、以实战实用为标准,扎实抓好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现了新时代民兵建设转型升级,振翅高飞。

5880cd13687adae7da70ede486f57ad

济源市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集结点验。(摄影/胡振芳)

任务牵引,提升编建耦合度

“接上级通知,过境部队遭敌袭击,令民兵分队立即前出支援!”初秋,一场实战化背景条件下的军地联合演练在焦作市某训练基地拉开帷幕。随着过境部队行动方案的实时调整,参训民兵分队随即展开行动,协同该部对“敌”实施精准打击,确保了部队顺利过境。

而就在3年前,他们还曾因为建用脱节遭遇过尴尬。当时,某合成旅组织部队演习急需快速机动过境,导调组临时发出桥梁抢通指令,这一变化让现场指挥员慌了手脚。部队过境保障任务来得急、标准要求高,然而就近编建的民兵分队力量不足、专业不同,完成任务面临重大挑战,效果也很不理想。此事在省军区上下引起反思,中原大地战略位置重要、动员潜力巨大,民兵队伍建设如何与时俱进、提档升级?

“国防动员因战而生、为战而建,只有始终盯着战场才能打造出能战胜战的民兵队伍。”该省军区机关干部潘磊介绍,从2022年开始,他们就联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的意见》等制度措施,健全完善民兵建设军地联合部署、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力求省域应战应急建设规划一体融合、军地资源一体整合、队伍力量一体运用;加强与省国动办、省应急厅等单位协调对接,结合辖区编兵潜力,逐单位对接民兵编建数量规模、组建地域、担负任务及能力要求,使编兵框架结构与军地需求相一致、与辖区资源相一致;着眼“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编建需要,采取在市建营、各县(市、区)建连、乡镇(街道)建排的模式,从上至下构建起点位布局科学、任务各有侧重、行动相互支援的民兵力量体系。

与此同时,该省军区还根据所属战区、不同军种的具体任务,科学设置民兵分队具体种类,打破“大呼隆”全面建设、“上下一般粗”的条框限制,逐步打造以“需求对接生成、专业对口编建、战斗力检验评估”为导向的精准编兵框架。

“扎实的民兵整组是制胜疆场的基础。”该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今年民兵整组工作开展以来,他们结合辖区战场环境特点和担负应战应急任务需求最大限度挖掘军民通用、平战共用、战时顶用的动员潜力,按照“人武部领导包片、干部职工包乡镇(街道)和企业、专武干部包村(社区)”的层级分工负责制,集智攻关解决在民兵编组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基干民兵中退役军人和党员比例分别较往年提升12%、14.4%,企业编兵比例较往年提升12.9%。

29e6035ea358da56cdbe6fb247e825a

郑州警备区组织民兵进行反无人机训练。(摄影/齐阳)

04

漯河军分区组织民兵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摄/沈俊华)

科技支撑,增强新质战斗力

多功能电击抓捕器、全自动遥控阻车器、爆炸物探测仪……寒露时节,在鹤壁市民兵集训场上,众多有着博士、硕士身份的民兵操作着一大批科技感十足的新装备一亮相,便吸引了一大波“流量”。有观摩者惊呼:“今日民兵,换羽高飞!”

“国防后备力量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既是时代课题,也是现实需要。”该省军区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着力推进由传统领域编兵向高新领域拓展,扩大在行业系统、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编兵比例,并推进由单纯人员编组向人装结合编组拓展,在全省组建了直升机侦察救援、气象水文等多支新质民兵分队,有效提升了民兵队伍编建质效。

——立足优势编。依托全省数量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对优质动员潜力资源的挖掘,实时更新民兵专业分队力量编建。近年来,郑州警备区依托通信企业筹建民兵通信分队,周口军分区依托新媒体协会编建无人机分队……一支支地方有需求、企业有潜力、应急离不开的新质民兵分队陆续组建。

——分层分域编。探索构建基于任务的差异化能力指标体系,打破编制限制、突破属地边界,对通信等专业力量探索实现行业联编、跨域抽编、全省统编。许昌军分区创新“特色+”、“基本+”编组模式,以“人员定位、专业对口、装备配套、一队多用”为标准,提高专业民兵编兵比例;平顶山军分区整合军地有关部门行业数据,采取“大型企业成建制编、同类行业组合编、小微专业抽组编”的方式精准编兵,使得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专业对口率大幅提升。

——成体系化编。细化装备技术、专业岗位人员编建标准,对装备维修、无人机等地方专业力量进行成建制成体系编建,尽量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信阳军分区借助高精尖技术企业对口编组测绘、遥感等技术支援队伍;三门峡军分区向专业领先、人员相对稳定的社会公益组织抛出合建共赢的“橄榄枝”,先后成建制编建水上救援等多支民兵分队……统计数据显示,仅洛阳市一地,已有15个县(市、区)的民兵支援保障分队人装一体化编组率达到82%。

“非我所有,为我所用。”近年来,该省优选直升机侦察、反无人机等多支新质民兵分队作为建设重点,高标准组织新质民兵力量建设运用试点任务,全省民兵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实战淬炼,立起建用硬标准

“接上级通报,我市某化工厂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现命你部立即赶往救援……”国庆假期刚过,黄河沿岸的濮阳市某企业厂区内,一场防化救援课目示范演练在秋风细雨中骤然打响。

处置现场,防化救援分队民兵不到10分钟便成功作出情势判定,并有序展开人员、空气和设备洗消作业,赢得现地观摩的军地领导一片叫好声。全程组训的濮阳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这支民兵分队是今年依托辖区工业园区组建的新质力量分队,本次战场“首秀”就是为了检验人岗匹配度、人装结合率及专业对口率,为后续开展企业民兵编建提供“参照值”。

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是衡量和检验民兵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近年来,河南省军区坚持以战领建、建用并举建强民兵队伍,通过军地联演联训、实案实训和全要素联训等方式,利用战场“关口”倒逼提升编组“入口”。

“只有平时训练杜绝‘花架子’,紧紧围绕新质民兵分队专业特点组训,才能让新质力量精武强能、提高本领。”记者从该省军区机关了解到,他们注重边建设边使用,组织民兵分队在参加应急抢修抢险行动、安保执勤和军地联训联演等大项任务中用兵练兵强兵,并将后备力量运用嵌入联合作战体系,基于实战需要构设援战保战场景,在专攻精练中寻求克敌制胜的“最优解”。今年初夏时节,漯河军分区结合汛期提前的实际,组织刚刚完成整组的5支民兵分队依案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演练。水上救援、加固险堤、转移群众……面对接连不断的“险情”,民兵队员见招拆招,妥当处置,受到军地领导好评。

开展“创破纪录”活动、发布军事训练“龙虎榜”……在抓好体系练兵检验民兵编组“成色”的同时,该省军区让侦察与反侦察、工程爆破与工程抢修等多支专业力量互相切磋,掀起省域内民兵专业力量对抗训练热潮。“通过联演联训、彼此借鉴,有效激发了民兵专业分队练兵精武热情。”采访中,安阳军分区机关参谋闫黎欣喜地说。

编为用,建为战。在军地合力抓建下,中原大地上民兵分队建设实现“强肌健体”、扩容增质,遂行任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一支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应战应急“拳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