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胡同、四合院,是旧时京城人家的特有风貌。如今,在北京东城西城仍然遍布不少旧时的皇庭相府、胡同杂院。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就有这么一座古老的院落,熟悉的人都称其为“西城66号”,从手机地图上查寻现为一杂志社发行部。
这个院子不大,占地一亩,古色古香。据传,院子始建于元末明初时期,后几经重建重修,现院内改建有两层主体小楼和相依南侧的四角阳光房,西北两侧则留有早期数间平房。院子内曾经的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早已无从考究,留下诸多未知。院内生长的两棵粗壮而苍老的香椿、核桃树,让人似乎读懂了些许流年往事、岁月更迭。
院子所处的护国寺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北部,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因街北侧建有元代的护国寺而得名,现在这条街是北京有名的小吃老街,曾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据史料记载,护国寺街在明清两个朝代非常繁华,旧时每月阴历初八有庙会,汇集了京城有名的各种招牌小吃。据老辈人回忆,护国寺街庙会最招人的是小吃浮摊。摊主们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摆上条案、长凳,有的索性把肩挑的担子或手推独轮车找个地方一放,边安炉边坐锅,锅旁摆上调料罐、碗筷,这就拉开“阵势”吆喝起来,“小枣——切糕”、“五香——瓜子”……庙会上年糕、灌肠、煮羊霜肠、扒糕、凉粉、茶汤等食摊应有尽有,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说笑声混杂在一起,十分热闹。66号院就处在这条街的中央,过去在皇城根下,现在属市中心城区。院落大门过去与护国寺正门相对,隔街相望,相互见证着历史的兴衰与交替、世间的沉浮与变迁。
66号院是护国寺街上比较大的门头,分有主侧两门。厚厚的实木大门用朱红色漆染,每扇门上镶嵌有铜制兽头和铺首,其中一扇门上还套有暗门,门上方四根蓝色门柱,房檐门檐绘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人物、花鸟油彩画,大门口两侧置有两座不大的石狮,厚墙高门显示着院落曾经的威严和主人的高贵。据说,66号院曾住过明清两朝的王爷和朝廷重臣,后来民国要员也曾在这里短暂住过。经过数百年风雨,院落青砖灰瓦依旧在,而“长袍大褂”已不知何处去。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
过往烟云,悠然淡去。寅虎之年的一个炎炎夏日,当我骑着共享单车从数十里外的东城赵家楼饭店来到西城,经过恭王府、庆王府一路向西,第一次走在护国寺街上、第一次来到66院门前时,被路两旁的古建筑、老槐树、旧牌坊给震撼了,似乎一下穿越到那个时空,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有的坐车、有的抬轿,大姑娘小媳妇擦脂抹粉匆匆走过,提着鸟笼、捧着蛐蛐罐的老爷公子悠闲自得游走于此,东邻戏台子上不时传来京腔琴韵……66号院的主人端坐楼上,喝着花茶、吃着糖果,看着眼前的景象,好不自在惬意。我想,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今天护国寺街的样子,想不到66号院会成为什么样子。时至今日,食摊商铺已换作餐厅超市,马车轿子已变成汽车电车,老字号牌匾已改为临街电子屏,人们手里的坛坛罐罐早已被智能手机代替。恍然间,我似有所悟,社会在变革,科技在更新,经济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无论哪朝哪代,无论什么样的人物,都无法阻挡人类社会必定向前迈进的轨迹!
那天,我拾级而上,在66号院大门前驻足。门楼虽然威严依存,但门上的门环早已锈蚀,看得出已是好长时间无人叩响。房檐油彩依稀可见,但灰尘早已布满,蜘蛛网纵横交错,不少地方油漆已脱落,猜得见已是多年无人修缮。门框对联风吹日晒早已泛白,落款年份已经看不太清,想得到已是多时无人问津。门口刺槐下乘凉的老大爷告诉我,这个院子解放后就一直是部队的营院,过去有个人家在这里住了数年,后来就闲置了。再后来一个杂志社发行部搬到这里,每天进出的人就多了起来,院子也整洁了许多。这不,杂志社发行部一走又有几年了。大爷打趣道:“房子有人住、百年不倒,房子无人住、三年就塌。”是啊,门前横七竖八停放的社会车辆,台阶上散落的奶茶盒、饮料瓶和踩碾过的烟头,让这个深宅大院逊色了不少,看后不禁让人有些酸楚和叹息。
时间如流水,往事如云烟。弹指间,多少尘埃飞满天,漫卷无边慨叹。就在这个寅虎年的夏秋之交,几名不曾相识而后来成为同事的战友,随着《中国民兵》杂志的隶属变更、社址迁移来到这个院落。院子空荡荡的,一切从头起步,一切重新开始。创业不易,十有九难,但志同道合的奋进者却越来越多。他们不需要仪式,但都感到无上光荣;不需要动员,但都感到肩上有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不想将来何去何从,但都有扎实踏实的干劲和作风;不管面临多少挑战和困难,但都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新一代杂志人的风貌和风骨,“忠实、团结、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被他们充分诠释和演绎。
浮萍无果,明月无根,依然美丽。一晃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奔跑在新征程上的杂志人不问出处,志在为国安军强民富鼓与呼。他们常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们也讲,66号院必定因我们而精彩!
夜幕下,如梦如歌的古街、如诗如画的老院似沉浸在过往,遥遥诉说着经年里的记忆;又像迎接新生,啧啧称赞着新时代的奋起。
春夏秋冬,有多少故事随风而去,又有多少人和事成为新的话题。但不管时间如何变化,西城66号院依然在那里!
老院不老,庭院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