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高扬的旗帜 永存的记忆

文 | 肖先云

高扬的旗帜 永存的记忆

习主席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中国民兵》杂志作为党刊军媒积极弘扬主流价值、总结宣传先进典型,主动扛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在向心凝聚、向战发力、向难攻坚之路上推广宣扬了一大批先进民兵连队和典型个人,使之成为人们心中永存的温暖记忆和引领时代风尚的精神坐标。

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勤耕不辍。回首14600余个日夜、480余期杂志,一茬茬杂志人深入挖掘宣扬的广西北海市地角女民兵连、广东省惠东县港口英雄民兵连、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民兵水上应急分队、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西岛女子民兵连、浙江省嘉兴市红船民兵先锋连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时代楷模”王仕花、“最美国动人”万芝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连印等一大批先进群体和个人,如跳动的音符依旧清晰响亮,又似闪烁的星火依然发光发热。杂志宣传了典型事迹、典型也提升了杂志影响,杂志与典型在相互作用中得以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值此《中国民兵》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们选取杂志曾报道过且有代表性的先进民兵群体和英模人物再现其新风新貌,以此向英模典型致敬,也向走过不平凡四十年历程的杂志致敬!

1993年7月,《中国民兵》杂志以《北部湾畔劳武歌》为题,首次以组图形式报道了广西北海市地角女民兵连“巾帼担当、靖海奉献”的先进事迹。该民兵连被国防部表彰为“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连队女民兵们被称赞为“南海前哨的红色娘子军”、“北部湾畔的铜墙铁壁”。走进新时代,地角女民兵连依旧不爱红装爱武装,昼夜守护在北部湾——

南海前哨的“巾帼英雄”

—— 记广西北海市地角女民兵连

文︳本刊记者   肖先云

有一支队伍,来自地之角;有一面旗帜,闪耀北部湾;有一种精神,激励一甲子。

说起北海地角,人们知道有一个舟楫林立的著名渔港;说起地角人文,当地人都会讲到一个英雄群体——地角女民兵连。

今年国庆前夕,地角女民兵连迎来两件喜事:一个是以地角女民兵连为原型创作的话剧《阿珍“红”了》在广西南宁上演;再一个是该连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喜讯传来,这个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女民兵连再次“爆红”,她们守海防、建海港、护海疆的事迹引起广泛赞誉。

近日,记者慕名走进这个被誉为“南海前哨红色娘子军”的光荣集体,聆听一代代女民兵“巾帼担当、靖海奉献”的感人故事。

北海地角女民兵连举行升国旗仪式。

“男人要出海,我们不出来保卫家园谁来保卫”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批批敌特分子从东南沿海登陆窜犯大陆,使祖国南端边海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男人要出海,我们不出来保卫家园谁来保卫?”1958年,当全国“大办民兵师”消息一公布,100多名渔家姑娘报名加入民兵,积极参加反偷袭、反登陆军事行动。1963年10月20日,地角女民兵连正式组建,来自地角人民公社上寮、中寮、下寮和新海4个渔业大队的80名渔家姑娘成为了地角女民兵连首批民兵,已有多年民兵经历的龙先兰成为首任连长。

“我们民兵连组建之初的任务就是守卫海防、维护稳定,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如今年事已高的龙先兰对当年组建女民兵连配合驻军保卫港口、守卫油库和码头等情形记忆犹新。

当年由部队驻守的两处战备油库因新的部署调整,守卫重任交由地角女民兵连承担。靠油库的海边坟场多,夜间巡逻潜伏对女民兵的心理是极大的考验,军地领导对此不无担忧。“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手里有枪,就不怕敌人,也不怕鬼怪。”随着夜间站岗放哨次数增多,女民兵的胆量就在一个个漫长的黑夜中练出来了。

地角人世代与船为伴、靠海为生。然而,千百年来始终没有一个能够避风的渔港,这成了地角人期盼已久的梦。1964年秋天,北海市作出修建地角渔港的决定,但当时壮年男子大都出海捕捞在船上,剩下的多是妇孺老弱。此时,组建不到一年的地角女民兵连以排为单位组成3个突击队,率先把红旗插上工地打响了建港战斗,她们晚上巡逻放哨、白天参加渔港施工。在女民兵的感召带动下,工地很快组织起了一支以妇女为主的建港大军,工程进展异常顺利。两年后,昔日的荒滩变成渔船进出避风的良港,地角人从此结束了世代没有港口码头的历史。女民兵的事迹随着渔港建起的消息在当地传了开来,那些饱经风浪的地角男人看着一座可容纳三千多艘渔船的崭新渔港也不由心生敬意。

如果说修渔港是为了家乡,那么援建枝柳铁路就是女民兵走出地角的一次壮举。1970年,地角女民兵连抽调40人组成一个排参与援建枝柳铁路大会战。枝柳铁路北起湖北枝城、南至广西柳州,所经之处地形复杂,建设极其困难。女民兵们从海边到深山,一个简易工棚、一堆稻草,就在深山密林中安营扎寨了,她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因为女民兵有修建海港的经验,她们不仅凿石搬运,还担起了开山放炮的任务。每次布点,山上都挤满了看热闹的老人小孩,炮声一响,山间便四处回荡着“红色娘子军开炮了”的喊声……

“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女民兵的事迹很快传遍四面八方,成为枝柳铁路工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姑娘精神”也在八桂大地影响了一代人,成为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最美注脚。

北海市海城区人武部组织女民兵们在海边巡逻。


上世纪六十年代,北海地角女民兵连进行海上训练。


北海地角女民兵连组织民兵进行刺杀训练。

“有人下海,也要有人守海,没有国防,就没有地角的兴旺”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民兵工作方针实施,全国各地大幅压缩基干民兵规模,地角女民兵连也由基干民兵连调整为普通民兵连。

“连队的定位变了,但守海卫疆的职能没有变。”对于这一时期民兵连的发展,第七任指导员杨国凤感触很深。这名16岁就加入地角女民兵连的渔家姑娘,和很多老民兵一样对女民兵连有着一生都割舍不下的情感,从民兵到侦察排长、再到连队指导员,她放弃下海经商的机会把连队当家,全身心投入到民兵连建设上。

民兵连党支部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了、日子富足了,更不能把传统的接力棒跑丢了。她们坚持每年按时编组整组,定期举行新老民兵出入队仪式,常态开展国防教育大家谈活动,适时邀请老民兵回连队话革命传统、讲战斗故事。她们还自己动手布置国防教育馆、建起连队荣誉室、打造海防文化墙,让女民兵们在感悟国防建设成就、海防沧桑历史中明白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道理,增强越富越要修好“防盗门”、越稳定越要砌牢海防“钢铁线”的责任感使命感。

民兵连党支部一班人薪火传承,燃旺了女民兵们的爱国热情。尽管参加训练每天补助都不够一顿饭钱,甚至有时无分文“酬劳”,但女民兵们没有一句怨言,只要集合的“螺号”吹响,分散在各行各业的女民兵都会赶来,集合在迎风招展的连旗下。很多人不理解,女民兵们却说:“有人下海,也要有人守海,没有国防,就没有地角的兴旺。”

在民兵连荣誉室,记者看到了满墙的荣誉奖牌奖章:“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巾帼不让须眉”,在地角女民兵连从来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她们主动到驻军单位跟训联训,练战术,练射击,练协同,一切严格按部队标准进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训练场上叫响:“战士能吃的苦,我们啃也要啃下来;战士能达到的成绩,我们拼也要拼出来。”

一次“八一”军地联谊活动中,女民兵与部队官兵进行实弹射击对抗,前5名中竟有4名女民兵,部队领导紧紧握住她们的手连声赞道:“这群‘铁姑娘’真是名不虚传。”

随着改革开放的形势发展,地角女民兵连不仅没有迷航、没有消沉,还把平时能劳作、战时能打仗的“娘子军”旗帜染得更加鲜艳了。

北海市海城区人武部组织女民兵连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北海市海城区人武部组织地角女民兵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接过红旗,就要让它高高飘扬”

“北部湾海域发现可疑船只,命令你连立即前往查看!”接到上级命令,地角女民兵连海防巡逻警戒分队迅速集结到位,分乘两艘巡逻艇向预定海域驶去。

“前方船只停船接受检查!”当巡逻艇靠近可疑船只时,可疑船只突然开足马力,掉头逃跑。指挥员派出无人机快速前出取证,将坐标信息上传指挥平台,请求友邻任务分队协助拦截……深秋时节,北部湾畔依旧风和日丽,地角女民兵连一场例行应急演练正在紧张展开。

“这群妹仔可不输咱们当年啊!”受邀现场观摩的老民兵们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海城区人武部领导郑成富不由想起去年女民兵连整组的情景。当时,上级根据地区形势任务需要决定将地角女民兵连由普通民兵连调整为基干民兵连,并研究确定了新时代地角女民兵连海湾安全守护队、海岸应急救援队、海防教育宣讲队、海霞解难服务队的“四海四队”职能定位,还提出了“应战应急尖兵、行业领域先锋、国防教育阵地、人才培养摇篮、时代风采窗口”的新时代建设目标。消息传来,新老民兵欢欣鼓舞,调整后的首次整组更是成为地角人关注的焦点。一些老民兵不仅动员家人报名,还走家串户宣传发动群众,一时间数百份《民兵信息登记表》摆在民兵连桌上。

拿着厚厚的一叠表格,海城区人武部党委一班人陷入沉思,“新时代女民兵连究竟要建成什么样的队伍?”“新时代女民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向新质新域要战斗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新型民兵支援保障力量。”北海军分区民兵建设专题会议明确女民兵连编建要聚焦使命任务,瞄准应战应急所需的紧缺人才挖掘潜力。经过岗位需求与潜力数据、能力指标的精准匹配,女民兵连编组名单出来了,当初踊跃报名的地角姑娘有相当一部分落选。整组大会上,往日清一色的地角渔家姑娘变成了全市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老民兵们对此很不理解,“地角人都参加不了,还是地角女民兵连吗?”见到新入队的女民兵先问“你是不是地角人”,遇到人武部领导就问“自家姑娘咋没选上”……

“现代化边海空防建设不仅需要一腔爱国热情,更需要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面对老民兵的不理解,人武部领导和女民兵连党支部一班人耐心解释。

之后的一段时间,区人武部、街道武装部和连队干部,先后回访了多任连长、指导员以及数十位老民兵,悉心讲解新时代女民兵连的新职能新使命及发展建设目标,倾听她们对民兵连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挑重担要有硬肩膀,有作为还得靠人才”,老民兵们慢慢理解了军地各级的良苦用心。

“新时代女民兵连‘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使命任务,正是连队创建之初‘平时能劳作、战时能打仗’优良作风的传承和发扬。”荣誉室里,现任指导员曾德尚的一番话引起老民兵们的共鸣,“支持她们的工作,才是对连队荣誉最好的维护。”

之后女民兵的一次次精彩亮相彻底赢得了老民兵们的信任,也见证了女民兵连由普通海防民兵分队向新型民兵支援保障力量的转型之路。

整组后第一次集训,这支由直升机飞行员、快艇驾驶员、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专业潜水员、医护工作者等行业精英骨干组成的女民兵队伍,热情高涨,无一缺训;训练内容不仅注重练精刺杀操、匕首操等传统课目,更突出练强无人机操作、海上巡逻、应急救援等专业课目,练为战、练为用的导向更加鲜明。

北部湾畔某重要目标防护演练,女民兵连奉命参加,过硬的指挥素养、专业素质、战斗作风给军地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北海市海域发生4.2级地震,女民兵连闻令而动,排查辖区受灾受损情况,紧急组织疏散受灾群众,受到广泛赞誉;地角码头渔船突发火情,巡逻女民兵发现情况后,熟练操作岸边消防设备进行灭火,成功化解险情,确保了港内2000多艘渔船的安全。今年超强台风“摩羯”来袭北海,女民兵们逆风而行,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群众转移,紧急清理路障,以实际行动作出积极贡献。

“接过红旗,就要让它高高飘扬!”北部湾畔新一代地角女民兵擎旗走来,身后霞光映红天际。

(本文图片由梁苡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