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亦师亦友几十载

文 | 张印东

开栏的话:2024年是《中国民兵》杂志创刊40周年。40年来,《中国民兵》杂志一路风雨兼程,传播主流价值观,发出强军兴武最强音;一路蹄疾步稳,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立体讲好国动故事;一路执着向前,与广大国动人、读者朋友携手同行,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征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时间向前,我们向上。值此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本刊开设“我与《中国民兵》”专栏,旨在刊登各时期的“您”与《中国民兵》相识相伴、学用相长的过往,抒发与《中国民兵》这位“老友”的“情”与“爱”,以飨读者、以励编者。

亦师亦友几十载

文|张印东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屈指算来,我与《中国民兵》杂志这位“良师益友”已风雨同行30多年了。当我翻阅自己的剪报本盘点收获时,也盘点着与《中国民兵》杂志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所蒙获的“恩宠”。我发的每一篇稿件、取得的每一次进步、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得益于杂志社历任领导、编辑的关心厚爱与鼎立相助。

回忆往昔,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1993年,我由原南京军区的一名战士报道员退役回到家乡的一个军分区任职工,从此成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宣传战线上的一名“不穿军装的新闻战士”。当初,自以为在作战部队搞了七八年新闻报道,且已有上百篇稿件见诸报端,写民兵题材的稿件也应该不成问题,然而当我一接触具体工作,才感到“隔行如隔山”,什么“党管武装”、“国防动员”、“民兵整组”等专业术语,我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写起稿子捉襟见肘、破绽频出,投出去的稿子也十有八九石沉大海。在屡屡受挫之后,我顿感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亟需“充电”。

“印东,你认真读读《中国民兵》杂志,这对你搞好民兵工作报道一定会大有帮助的。”时任宣传科科长刘建东把几本飘着油墨香的《中国民兵》杂志放在我的案头。从此,我开始认真研究《中国民兵》杂志栏目设置,对刊登的评论员文章做到每篇必读,对典型报道精品佳作做到每篇必看,对民兵工作知识要点则坚持随手摘抄。在《中国民兵》杂志这位“不见面的老师”帮助引导下,我边学边思、边思边写、边写边学,采写民兵工作新闻稿件渐渐摸到窍门,搞民兵工作报道的路子也越走越宽,遂将笔触伸向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多个领域。1994年,我采写的《绿色长城的脊梁——好军嫂韩素云支持丈夫安心戍边的感人事迹》,被《中国民兵》杂志以大篇幅刊登,这也是中央级媒体首家开展的宣传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我采写的通讯《靶场效应》在《中国民兵》杂志刊发后,获评其组织的“万隆杯·来自练兵场上的报告”征文一等奖,杂志社对此专门发函邀请我进京领奖,并安排我代表获奖作者现场发言……

当我带着一种向往和感恩的心情,第一次走进中国民兵杂志社与时任主编、编辑们面对面接触时,他们的热情和蔼、平易近人,给我一种游子回家的感觉,对《中国民兵》杂志的感情也日益深厚。后来,我被中国民兵杂志社破例聘为特约记者,还多次以“优秀特约记者”身份参加杂志社举办的各类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听取报道线索汇报、点评新闻稿件、研究宣传重点,面对面接受编辑部老师们的业务辅导。这些年来,我先后在《中国民兵》杂志刊发各类稿件60余篇,图片100余幅,多次受到军区、省军区和所在单位的通报表彰,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

“特约记者”头衔既是荣誉激励,也让我深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担当——既要当好“联络员”,也要当好刊物“发行员”。我积极建议所在单位“订足用好”《中国民兵》,并把“刊授教育”纳入年度民兵政治教育计划、纳入基干民兵的军政训练、纳入青年民兵岗位培训。建立完善民兵“刊授教育”责任制度、辅导制度和讲评制度,利用民兵组织整顿、军事训练、遂行任务等时机,对民兵开展集中教育、课堂教育和随机教育,通过《中国民兵》杂志这个“不见面的指导员”,及时、全面、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防知识和工作动态,增强“刊授教育”的实效性、有效性,提高广大民兵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为提升新任职专武干部能力素质,单位每年召开一次学刊用刊体会交流,定期督导检查学刊用刊情况,把从刊物上学到的新经验、新方法、新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做到“在学刊用刊中增长才干,在边干边学中提高素质”。《中国民兵》杂志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摆在身边的资料柜、开在身边的现场会”。

回首30多年奋斗新闻路,是《中国民兵》杂志助我成长成才,而我也曾携带杂志、骑着自行车到一个个民兵连、一个个乡镇、一个个企业走访,将这本最适合基层专武干部和广大民兵的刊物分享到第一线……衷心祝愿《中国民兵》杂志越办越好!

张印东在阅读《中国民兵》杂志。

张印东采写的稿件多次在《中国民兵》杂志获奖。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