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文 | 牛德民 张凤波

●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在实干中成就事业,在实干中实现梦想。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习主席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引用古语强调实干是成就事业、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出《晏子春秋》。其本意是,无论怎么难做的事总去做,就常常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一直走,就常常能到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实践重要性的故事和文字举不胜举。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从孔夫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哲理。

观察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干事者,不在于其“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而在于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魏晋时期傅玄在《傅子》中写道,“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告诫后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感慨,“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前人用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凡成大事者,都有一份实干的责任心,都有扛得起重担的“铁肩膀”。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全党全军集中开展的重大教育,从来都是奔着现实问题去的,都离不开强化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不论是贯彻主题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还是检验主题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都需要狠抓落实、善作善成。这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必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军队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最终要落到能打仗、打胜仗上,关键要提高打赢能力。省军区系统担负着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兵员征集等重要任务,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发挥特殊作用。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始终保持打仗意识,不断增强打赢本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练就过硬的打赢本领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练实练这一条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熟练掌握每一个动作要领到精确使用每一件武器装备,从快速运用每一个动员要素到潜心投入每一次联演联训,这些工作无不需要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国防动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必将面临诸多挑战,在难题面前是退避三舍、推诿扯皮,还是迎难而上、奋力拼搏,考验的是担当,检验的是实践。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有不畏艰难、愈挫愈奋的勇气,要有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的韧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再难的工作,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干起来,就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就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实干能成事,实干最动人。新征程上,只有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以只争朝夕的状态,以时不我待的节奏,以到点交卷的担当,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才能抓住窗口期、跑出加速度,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