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读军校已经两年了,那些曾令我倾心不已的流行歌曲渐渐淡远,唯有这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总在夜深人静时从记忆深处缓缓飘来,愈来愈清晰……
这是经典红色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是父亲最喜欢的一首歌。他是一位在部队服役30余年的军人,曾在新疆某边防部队工作过13年。这首歌曲与那座高原见证了他的青春岁月。
在我两岁那年,母亲带着我离开老家,千里迢迢来到父亲驻守的高原。自我懂事起,父亲就很少回家,每当母亲思念父亲时,她便叫我拨打父亲的电话,而忙忙碌碌的他总是不能及时接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电话铃声一遍又一遍地播放,我跟着音乐摆动身体学唱,引得母亲笑声不止。
父亲在家的时候,躺在他的怀里一起学唱这首歌,母亲在一旁打着节拍……这一幕幕,即使多年后,仍是我记忆深处无法抹去的难忘时光。
后来,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来到省城长沙。因为觉得自己嗓音条件较好,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学唱歌,准备以后报考艺术类专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一天,我在家中练唱,正巧父亲回家,得知我的想法后,他看了我一眼说:“长大后跟爸一样,当兵去!”
听着父亲冰冷的话语,我转身就走,再也没理会他,心里默默发誓考个好大学,不走当兵的路。就这样,这个念头一直支撑着我发奋学习,直至读高三那年。
一天夜晚,父亲带着民兵在湘江边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母亲和我等到很晚,他还没有回家。我走进他的书房,翻看他的边防记事本时,读到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8月3日,晴。我和驾驶员俞小波开车上昆仑山执行任务。到达了人称“死人沟”的峡谷时,只听“轰”的一声,车子突然向右倾斜,驾驶员小波紧握方向盘,急刹住车。我下车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右后轮胎爆了,车差点滑入几十米深的山沟。冷静下来后,我和小波用锹刨开积雪,找来几块大石头,支起千斤顶换轮胎……
外面的风更大了,不一会儿,小波有了高原反应,对我说,他想眯一会儿,但15分钟后必须叫醒他。我点点头,静静看着窗外,脑海里想起了一位将军说过的话:每次上昆仑山都要写好遗书……
在新疆这些年,我亏欠家人太多。妻子照顾家庭,落下了一身的病,小孩出生后,也未能好好陪伴。但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我怎能成长为一名军队干部?因此,不论边关多艰苦,环境多恶劣,党的恩情不能忘,自律的本色不能变,只有踏实苦干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关心和照顾。
那夜,我反复读着父亲的记事本,泪水不住地涌动,朦胧泪光中父亲和战友们奋战在边疆的故事一幕一幕鲜活起来,他们的样子如冰山一样刚毅,他们的意志如冰山一样坚韧,他们的心灵如冰山一样纯洁。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何一直喜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
父亲教会我一首歌,这首歌唱出了他对党对国家对军营的爱。因为这首歌,我沿着父亲的足迹迈进了军校,而这首歌,也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军旅人生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