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对抓好新时代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文 | 内蒙古军区 杨小康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近期,我带机关人员以军区部署开展的“新时代民兵政治工作调研活动”为契机,对全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感到,当前民兵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工作摆位与战略地位不相适应、方式方法与时代发展不相协调、效能释放与目标要求不相匹配等问题,必须着眼使命之本、时代之变、受众之需,切实在灌输内容上求真求实、在方式方法上求新求变,让教育真正成为铸魂育人、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的“大熔炉”和“主阵地”。

紧抓认知主导权,在政治引领中把正教育方向。教育在本质上是强思想灵魂、立精神支柱的工作,必须把好政治坐标点,找准思想连接点,寻求感情共鸣点,用好教育切入点。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锻造忠诚品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注重用习主席和军委战略判断、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砥砺信念,引导民兵把维护核心、看齐追随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坚守,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坚持用主流声音拨开信息迷雾。加大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常讲“大道理”、“正道理”,敢于“驳谬论”、“批歪理”,以真克假放大正面声音;直面民兵关注的社会热点、困惑疑点,通过互动交流、辨析讨论等以快制快回应关切,帮助拨开迷雾、站稳立场、校正偏差。坚持用社会资源强化感染熏陶。通过挖掘军地红色资源,开展参观见学、实践感悟等活动,用一个个革命事件、革命英雄、革命文物教育感染民兵;建好用好省级革命军事馆和国防教育基地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激发民兵建功强军实践的政治热情。

紧盯向战着力点,在砥砺血性中强化教育功能。把培育血性胆气、强化战斗精神作为开展教育的根本指向和实践落点,使民兵队伍真正成为敢打必胜的预备队、战斗队。培育家国情,用使命催生血性。着眼认知攻防和备战塑势,广泛开展职能使命教育,大讲我民心所向的政治优势、人民战争的体制优势,教育民兵从国家尊严、民族利益的高度,强化为祖国而战的崇高精神追求,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的昂扬姿态投身练兵备战。塑造英雄志,学先进催生血性。突出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和战斗精神教育,强化广大民兵为战而生、向战而行的价值追求;广泛开展战史、战例、战斗英雄学习教育,引导民兵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编印民兵红色故事集,开展向身边典型学习活动,使民兵教育更有生气、更接地气、更鼓士气。打好优待牌,以荣誉激发血性。规范民兵身份地位、荣誉制度等,浓厚社会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出台优待措施,研究战时抚恤办法,强化民兵权益保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民兵给予荣誉表彰,形成全社会尊崇民兵、关爱民兵的浓厚氛围。

紧扣领导双重性,在军地融合中深化教育联动。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制度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以联合促联动、以齐抓促真抓。建立“清单式”抓教权责。发挥地方党委统揽作用,将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议军会、武委会等研究部署;成立军地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教育目标要求;突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线抓教的地位作用,强化管武装、抓教育的第一责任。建强“专业化”教员队伍。用好地方讲师团队伍,赋予开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吸纳现役官兵、专武干部等成立兼职教员队伍,有计划组织宣讲授课;依托文艺团体、院校师生等组建宣讲小分队,利用农闲和生产间隙等走进乡村社区、编兵单位开展活动,确保组教施教力量充足稳定。形成“全要素”考核机制。考评内容要“全”,努力涵盖教育领导的全程、成员单位的全体、教育要求的全部;考评过程要“常”,把常态考与阶段考结合起来,坚持考在平时、评在平时;考评运用要“严”,将考评结果与军地各级评先评优挂钩,形成真抓实抓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