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抹不去的记忆

文 | 李仲

上世纪70年代,我还是一名小学生。记得有一年清明节,在学校组织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个同学又继续抄写烈士墓碑上的英雄事迹。“这是立了二等功的烈士。”“这还有一位抗日英雄。”我们的声音惊扰了一位老爷爷。

“小朋友们在干嘛呢?”老爷爷面有愠色地问,我赶紧回答:“我们在摘抄烈士事迹。”看到我们手里的本子和笔,老爷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说:“你们跟我来,我可以给你们讲讲我认识的革命烈士,说说他们的故事。”

来到高高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前,老爷爷凝视许久。“战斗英雄任常伦是我的同乡,他曾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20余次,负伤9次,荣获‘一等战斗英雄’称号,在1944年长沙堡战役中,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为纪念他,孙胡庄改名为‘常伦庄’。”

更为感人的是,得知要为任常伦造铜像,当地百姓都自发捐出家中的铜器,最终铸成的全身戎装铜像高两米、重达五千余斤。英雄“任常伦”就这样永远屹立在了山东省栖霞市的英灵山顶。

“还有许多烈士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他们。”老爷爷又深情地讲述了一位无名烈士的故事。1946年7月,国民党军进攻我山东解放区,鲁中军区某营为掩护地方机关人员转移,担任了阻击任务。由于通往战斗最激烈阵地的道路有一段被敌人火力封锁,两名通信战士在传达命令的路上先后牺牲,大家焦急万分。

“我个子矮,跑得快。营长,让我去,我保证完成任务!”一个小战士自告奋勇地说。望着他稚嫩的面孔,营长稍一犹豫说:“把身上的枪和子弹袋全部放下,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山,传达命令后和阵地上的战士一起撤下来。”说罢,小战士冲了出去,突然,在一阵阵枪声中他摔倒了。“糟了!”营长忍不住叫了出来,不过很快就看到他继续匍匐前进,冲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线。

看到阵地上的战士开始撤离,营长露出了欣喜之色。这时,大家又看到小战士冲入敌人的火力封锁线,用自己的身体为诱饵吸引敌人的火力,以掩护其他战士撤离。在敌人密集的枪声中,小战士又倒了下去,只是这次,他再也没有起来。

讲到这里,老爷爷有些哽咽道:“我就是那位看着小战士倒下的营长,其实,那位小战士比你们大不了几岁。”沉浸在故事里的我们,终于回过神来,原来这位老爷爷也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英雄,我们纷纷向他敬礼,而老爷爷则向着纪念碑抬起了右手,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这位老爷爷是谁?至今我们也不知道,但这次扫墓的经历,却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内心那种不可名状的力量被唤醒,悄然成长。

时光荏苒,又至清明。当年的少年同学如今已长大成人,此刻,苍松翠柏间,蓝天白云映衬下的烈士纪念碑更显巍峨肃穆,只是再也没有当年那位老者的身影。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肃立在烈士纪念碑前,我和战友们高举右拳发出了排山倒海般的呐喊。这呐喊,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这呐喊,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