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也面临严峻形势,如何做好省军区系统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党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且焕发盎然生机?天津警备区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探索出一条适应省军区系统特点规律的新路子。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该警备区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为契机,积极创新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让“有情怀的政治工作”沉到基层、深入一线,激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池春水”。
天津警备区结合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
天津警备区组织开展读书评书分享交流活动。
天津警备区组织官兵和文职人员参观驻地红色革命场馆。
基层官兵
构建自我教育“新格局”
“‘蒲公英小课堂’开课啦!”春回大地,暖意盎然。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记者走进天津警备区直属队采访看到,班排宿舍、楼间过道、图书室等区域,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官兵围坐在一起交流学习。
据悉,如此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源于一次有益尝试。去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警备区以“深学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直属队创新推出“蒲公英”学习小组,随时随地开设交流课堂,人人都当主讲人,都当小教员,该模式一出便“火爆”基层,深受欢迎。
“教育是一棵树连着另一棵树,一朵云联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谈及活动伊始,警卫勤务队队长刘棋元的话语让人眼前一亮,他告诉记者,在相对严肃的军营环境中,有的官兵头一回上台讲课,心里不免胆怯,讲错了怕挨批评,讲偏了怕闹笑话。为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他们及时创新群众性自我教育方式,增强教育互动性吸引力,让教育更加贴近官兵实际。于是,该直属队组建了73个“蒲公英”学习小组,利用点名和训练、课间间隙开展教育活动,随时随地强化“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在受教育”的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军营的每一个角落。
教育不拘一格,“炉火”才能越烧越旺。该警备区采取“个人自学、成对督学、集体研学、网络助学、参观见学、军地联学”模式,创新设立6个思想政治教育试点单位,定期梳理成功经验,推广全区借鉴学习。同时,警备区机关每年开展3个波次教育调研,对内容、形式、流程等征求广大官兵意见,做到形式即刻调整、问题立即整改,时刻把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发挥群众性自我教育主体作用。他们还鼓励官兵从幕后走到台前,组建理论宣讲“轻骑兵”分队,仅2022年便形成70余篇理论性学研成果。官兵自制30余节“慕课”,用自己的语言、身边的事例讲述所思所感,实现从“主演”转变为“导演”,人人成为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讲台上,警卫勤务队某中队列兵唐道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殊不知几周前,他还由于训练成绩不理想,一度产生怯懦心理,不愿同他人交流。在了解到他酷爱朗诵古诗词后,连队实施“一人一策”,鼓励他走上讲台朗诵经典,用自己所长影响教育他人,受到鼓励的唐道坦训练热情逐渐高涨,成绩显著提升。
“官兵是受教的主体,更是施教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不断激发教育的生命力感染力穿透力。”警备区政治工作局领导说。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在基层落地生根,让越来越多的官兵从台下走到台上,该警备区还制定了20条具体教育措施,使宣传贯彻更加具体化;创新“读书评书分享”活动、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让官兵主动走上讲台畅谈所思所想所获;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让有特长的官兵拍摄系列“慕课”,创作书画剪纸动漫作品,设计文化扑克、书签等,吸引大家从“看客”变“创客”,自觉融入政治教育之中,成为自我教育主体。
天津警备区文职人员借助“津门子弟兵”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即时学习。
天津警备区直属队“蒲公英”学习小组在组织结对学习。
天津警备区分批组织人员到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见学。
天津警备区南开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为文职人员和应征青年讲述革命故事。
文职人员
完善体系教育“新模式”
“听了老干部的抗战经历,我打心里佩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义不容辞!”近日,警备区组织第7批累计71名干休所文职医护人员岗位培训,河东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文职人员张娟第一时间报了名,感触很深。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孔雀蓝”加入,社招文职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分别在战备建设、国防动员、政治工作、服务保障等不同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部分文职人员面对新环境、新要求一时难以适应,在融入部队、适岗履职等方面“磨合期”过长。
“培养什么样的文职人员?怎样培养?为谁培养?”针对这个根本性问题,该警备区政治工作局领导给出了答案——必须着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扎实筑牢思想根基,体系化推进文职队伍建设,确保强军事业后继有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该警备区以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为遵循,研究形成《天津警备区文职人员队伍“1+10”体系抓建办法(试行)》,建立以院校送培、机关代培、专业短培、岗位自培为主要途径的文职人员素质强化提升体系,制定《文职人员培训工作具体措施》,遵从文职人员成长成才规律,坚持顶层设计、上下联动、试点检验、全面推开,形成完善的体系教育“新模式”。
针对社招文职人员思想根基不牢、岗位经验不足等问题,警备区先从“筑基”入手,定期开展活动,组织参观军史馆、荣誉室和红色革命场馆,邀请离退休老干部讲述革命故事,拍摄“孔雀蓝寻访天津红”系列文职人员宣传短片,潜移默化树牢“姓军为军”思想。同时,统筹安排全区200余名社招文职人员下连“当兵”,安排连队干部解读军队条令条例,组织全区业务能手“传经送宝”,从根本上解决人武部、干休所新入职文职人员能力不足、适应较慢的难题。为解决文职医护人员临床经验短缺方面的矛盾,他们积极协调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等驻津部队医疗机构,安排干休所系统新入职医护岗文职人员到一线科室见习锻炼。
“体验兵的生活,感悟兵的情怀,让我很自然融入了这个光荣的集体,从而更加坚定了服务国防献身使命的理想信念。”正在下连“当兵”的河东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社招文职人员张璐,在学习交流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该警备区充分认识到,“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保留人才就是保战斗力”。他们积极营造舒心、暖心、安心环境,铺设成长、成才、成功路径,用尊重赢得真心真情,从角色定位、情感认同、待遇保障等方面解开文职人员的思想扣子,协调地方出台文职人员倾斜优惠政策,推动印发《为驻津部队聘用的外省市户籍文职人员办理落户工作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实施办法》,广泛组织“四有”优秀文职人员评选,挖掘培塑身边典型,做好思想引领。
通过重点培养、人文关怀、制度完善等一系列行之有效举措,进一步提升了社招文职人员投身强军事业、服务备战打仗的工作热情。
天津警备区河西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组织离退休干部学党史。
天津警备区河西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与老干部一起“忆传统·学传统”。
离退休干部
打通双向教育“新路径”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位于盘山脚下的天津警备区蓟州离职干部休养所会议室内热火朝天。记者看到,“二十大领学讲堂”几个字挂在会场中央格外醒目,4名平均年龄在92岁的“主讲人”端坐中央,侃侃而谈。
“离退休干部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如何用好这个资源优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警备区政治工作局负责老干部工作的干事王一峰告诉记者,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是各级组织教育时的“通病”,尤其面对大篇幅的理论授课时,官兵很难提起兴趣。如何打通问题壁垒,跟上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步伐,既让官兵听得懂、听得进,又能产生共情共鸣,成了该警备区在新年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
想要教育具有生命力,就要从“源”头上想办法。“比起其他老干部,我的故事微不足道。”河北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李存珠听说要讲自己的故事,连连向工作人员摆手。筹备“二十大领学讲堂”初期,各干休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老干部们的谦虚和推让。为了让他们能够从容地讲述自己的光辉岁月,让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各所纷纷组织人员上门为老干部讲清红色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讲故事就是传承历史、就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
解决了“源”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做好“渠”的贯通。警备区创新构建军地双向教育模式,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立足自身红色教育资源优势,与地方单位进行联教联育,推出“互助学堂”。定期邀请地方有关单位进入营区,为军队人员进行法纪、消防、医疗等专业辅导授课,组织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干部走出营院到地方单位开展革命故事讲堂、红色党课、革命文物展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发挥了老干部红色资源优势。
“休干系统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让老干部走出去,再把优质资源请进来,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得到了军地双方的高度认可。”警备区政治工作局领导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深化军地合作模式,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多维发力、多层推进,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活教材”,以科技赋能教育新模式,打造一批教育创新示范点,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崭新局面。
天津警备区组织民兵和专武干部野外拉练。
民兵和专武干部
开辟网络教育“新天地”
夜幕降临,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道专武干部刘凡忙完一天的工作,习惯性拿起手机打卡学习当日的两会线上问答……这是该警备区开通“云端课堂”,方便基层民兵和专武干部线上学习打卡的一个场景。刘凡告诉记者,白天业务工作繁忙,而人武部集中教育的次数有限,想要学习更多的国防动员理论知识,新开通的民兵、专武干部“云端课堂”可帮了大忙。
一直以来,民兵和专武干部集中难、教育难、问效难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尽管各单位千方百计想办法,也研究出了各种补学补课方案,但收效甚微。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难题,警备区聚力打造“津门子弟兵”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开设“云端课堂”,以微讲堂、微阅读、微动漫、微广播等形式,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展开“掌心上的学习、指尖上的教育、荧屏上的宣讲”,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警备区政治工作局负责教育的同志介绍,当前,“90后”“00后”已成为民兵、专武干部队伍主体,他们伴随互联网成长,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教育方式难以合乎他们的胃口,同时受客观因素制约,常态化网上教学逐渐成为了不二选择,也是普及教育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津门子弟兵”微信公众平台如今已全面普及警备区所属人员,成为广大官兵、文职人员特别是民兵和专武干部日常学习教育的主要渠道,当前累计覆盖受众超过10万人,其中“云端课堂”引进地方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两会精神线上学习专题,学习人数已突破12万,民兵、专武干部打卡累计超4万人次。警备区还联手军地院校,开设民兵连党支部书记“微党校”、专武干部“微课堂”,在基层乡镇和街道深受欢迎,广受好评。
(本文图片由张浴炜、陈凯、张子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