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又见黄土地上红旗扬

文 | 南丁红 杨 涛 本刊记者 郭振芳

悠悠祖厉河,茫茫黄土地。

深秋时节,陇中大地远山苍茫,秋色蔓延,染了风霜、涂了粉黛。祖厉河旁,一座小城静卧在岸边;黄土地上,城头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小城不大,却名扬天下;事件久远,却震惊中外。1936年10月,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实现了胜利大会师。这座小城,就是甘肃省会宁县城。

会宁,北依黄河,东南紧靠西兰公路,素有“陇秦锁钥”之称,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非常重要。当年,红军选择在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路会宁会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三军会宁大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画上句号,中国革命开启了崭新篇章。

震古烁今的会宁会师,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更加丰富完善了由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习主席深刻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一事件、这一精神,经过漫长岁月,依旧被世人恒久追寻。是日,记者带着朝圣的心情走进会宁,聆听革命故事,重温红色记忆,触摸英雄脉搏。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红军会宁会师园会师门前进行慰问演出。

红军长征会师联欢会旧址。

走进红色的会宁——

有个声音回荡山水间

“这座纪念塔高33.33米,共11层,三塔环抱像三位历史巨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骨肉相连,团结一致,顶天立地,所向无敌……”和煦的秋日阳光洒在红军会宁会师园内,红旗高扬、塔楼矗立、游人不语越发显得庄严肃穆。随着民兵讲解员李俊丰的介绍,我们仿佛又回到1936年,10多万红军将士从瑞金等革命根据地一路走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会宁实现大会师的历史画卷中。置身红色会宁、会师之城,回想红军将士的惨烈和悲壮、英勇和伟大,深感昨天的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又名会师园,位于会宁县南侧的会师南路上,是为了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而扩建的革命遗址。走进园内,一座通体红色、飞檐翘角的高塔便映入眼帘,这就是会师纪念塔。塔体正面汉白玉阴文条幅上雕刻着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遒劲有力的字体在阳光映射下熠熠生辉。由三塔组成的纪念塔,9层以下三塔环抱,10层以上则合为一塔。

“纪念塔的三塔塔体代表着红军三大主力,9层以下三塔环抱意蕴天长地久;11层收顶代表中央红军长征时经过的11个省;塔内124个台阶,暗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大会师之意。”李俊丰介绍说,会师塔是纪念三军会师50周年时修建的。这座独具匠心的杰作,不仅是会宁人民心中的丰碑,而且也是会宁人民前赴后继、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会宁的强大精神支柱。

会师塔西南边的古建筑则是会师楼,原来是县城的西城楼。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带领下,就是在此处攻克的会宁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第一枪。现在保存下来的“西津门”及两侧城墙,虽几经维修,但不失原貌。1952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将“西津门”更名为红军“会师门”,命名城楼为“会师楼”。1962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长征会师联欢会会址原为文庙大成殿……”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记者看到,会师楼向北不远处的文庙大成殿座北向南,为五开间五进重檐歇山顶建筑。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就在此殿前召开了庆祝会师联欢会。文庙大成殿东侧是将帅碑林,300多块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老战士题词的黑色大理石镶嵌在200多米的长廊上。与碑林相距不远的是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该馆建筑总面积331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唯一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纪念馆,也是全国县级馆藏文物最多的展览馆。纪念馆分序厅、各路红军长征相继到达陕甘、三大主力会师、弘扬长征精神四个部分,馆内不仅有革命领袖集体雕塑、长征各支部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军事形势沙盘、利用声光电技术制作成的“红军飞夺泸定桥”和“红军翻越夹金山”等模拟景观,而且陈列着一件件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革命文物,系统地反映了各路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英雄史诗。

会宁县人武部政委许立志介绍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而会宁三军大会师彻底纠正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错误,扭转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统一领导,意义重大而深远。

远征者的足迹渐渐被岁月的流水磨平,但艰苦卓绝的英雄史诗仍被一代代军民永久传唱。会师园内驻足凝望雄伟壮观的建筑,仿佛看到了长征路上那一场场惊天动地的战斗、那一个个红军将士压不弯打不垮的铮铮脊梁,一个声音在内心油然响起: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示意图。

探寻英雄的会宁——

有种精神照亮前行路

穿越历史的隧道,透过战争的硝烟,站在会宁这片曾经被血与火浸染的红土地上,回首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长征精神穿越时空,依然闪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一幅反映长征中兵力变化情况的展板记载: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18.6万余人,算上途中补充兵力,共约20万人,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仅剩5万余人。由此算来,长征平均每走一公里,就有三四名红军将士牺牲;平均每走一天,就有约200人献出生命;平均每4人只有1人到达陕甘根据地。数字最能说明一切,长征就是革命先烈为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前赴后继、慷慨赴死的伟大远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36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国内时局的演变和夺取宁夏、扩大陕甘根据地的需要,作出了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同志在陕北保安讨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时讲道,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是件大事,三大主力会合的地点一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一个好地方。当时,周恩来同志建议放在会宁,这一主张当即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同。他高兴地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建议就在会宁会师。”然而,国之安宁、民之安康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次战斗、每次胜利红军将士都付出了巨大牺牲。

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前后,国民党军疯狂进攻。红军和国民党军共进行过6次大的战斗,其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是大墩梁阻击战。1936年10月23日,和敌人周旋了两天两夜的红5军,从位于会宁和通渭两县交界的华家岭一带退到了会宁中川乡大墩梁地带。战士们迅速挖战壕,不久敌人第3军和第37军仗着猛烈炮火的配合,向红5军阵地全面展开进攻。红5军的临时作战指挥部设在大墩梁上一个破旧的堡子里。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带伤指挥战斗,先后5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为了节省子弹,战士们多次冲入敌群,用刺刀、木棒、枪托和敌人搏杀。在飞机的掩护下,敌军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红5军组织了几次反冲锋,但仍无法有效击退敌人的进攻。罗南辉再一次被炸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空袭过后,敌人蜂拥而上,接着又是一场残酷的肉搏战,大墩梁这场悲壮惨烈的血战整整持续了两天,红军将士以不惜献出生命的壮举胜利完成了阻击敌人任务。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在这种生与死、血与火中凝练形成的,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还在于始终贯穿着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在会宁,一则“小红军救魏煜”的故事就家喻户晓。1936年10月的一天,会宁城门楼前红旗飘扬,军民敲锣打鼓,准备迎接会师的大部队。当地居民魏鸿儒年仅3岁的儿子魏煜也跟着贴标语的小红军战士来到县城西门附近的一条街上玩耍。这时,天空突然飞来敌机并在县城西门扔下数枚炸弹,当场红军战士和群众被炸死炸伤无数,待敌机飞走、硝烟散去,人们在牺牲了的小红军身体下发现了得救的魏煜。为报恩情,魏鸿儒将小红军葬在了祖坟旁,并立下一条规矩:只要魏家还有一个人,就要永远祭奠这位小红军英雄。魏煜成家后,给三个儿子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意为“继续长征”,以此让后辈儿孙记住红军长征的历史和血浓于水的恩情。

行走在会宁这片红色土地上,每一处红色遗址、每一件红色文物,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的思想情操。军爱民、民拥军,正如会宁民歌《拥军民谣》中所唱的“最后一把米,端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为你缝衣裳;最后一件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也要送到部队上”,就生动反映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大爱情怀。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正因如此,穿过炮火硝烟的岁月、经过风雨洗礼的精神,必将永存永生,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激励和引领着我们团结奋斗、砥砺前行。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正门。

红军会宁会师园一角。

感受奋进的会宁——

有份责任军民扛肩上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习主席强调:“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我党我军革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伟大长征精神,蕴含着我党我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为新时代立党强党、强军兴军提供了丰厚滋养,必须始终高擎、自觉发扬,使之扎根心灵、见诸行动。

近年来,会宁县军地牢记领袖嘱托,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与经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发展模式,丰富红色元素,讲好红色故事,深化红色教育,军民同心在赓续红色血脉中走好新的长征路。今年国庆节期间,会宁县桃花山北麓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内体验红军长征的游人如织,大家在寓教于乐中触摸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白银一中学生陈文浩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用极短的时间重走了长征路,虽然途经的是微缩的嘉陵江、泸定桥、腊子口,但已经感受到当年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时的艰险与勇气。”

“会宁现存20处红军战斗遗址,1000多件革命文物。为了缅怀先烈,弘扬长征精神,加强全民特别是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会宁县深耕红色资源,提升扩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会师旧址管委会主任任秀珍向记者介绍,该园巧妙地结合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山形地貌和自然风景,采用模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游客可在此进行沉浸式体验。该园与会宁会师旧址、会宁红军烈士陵园组成了会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据悉,会宁县近年还先后建成了全域红色旅游大数据中心、会师旧址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桃花山红色旅游登山步道体育健身基地等服务场所,举办了红色文化旅游节、红色旅游景区培训班、红色书画展等文化活动,策划推出了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剧目等互动展演,既立体传播了红色文化,又增加了旅游经济收入。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数量累计突破301.96万人次。

“红军村里来剪纸,件件都有红故事。”在会宁县南十里铺的红军村,省级剪纸非遗传承人田俊堂正在村里举办个人剪纸展览,他一边剪纸一边向游客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红军村以红色休闲旅游为方向,融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乡村田园社区建设等,聚力打造村庄风貌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稳步增收、区域生态优化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吸引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进入。近些年,会宁县依托县域内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像红军村这样的红色旅游休闲村,成了红色会宁的一道风景。

“军民同心,其利断金;军政团结,无往不胜。”该县军地领导形成共识,要把伟大长征精神传承弘扬好,需要军地齐心协力画好“同心圆”。会宁县人武部积极助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在民兵宣传分队中组建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女子讲解队。如今,这支“播火”队伍已发展到20多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被称为“明星”讲解队。据了解,目前讲解队已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团队10万多个,游客1000多万人次。同时,该县人武部还积极配合做好适龄青年和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每年组织走进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大墩梁战斗遗址等红色场所现地教学,开展重走长征路、再忆三军大会师等体验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崇军尚武情怀。会宁县军政军民团结,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及后备力量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连续5届荣获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同时被国家列为“乡村振兴示范县”。会宁县人武部先后被表彰为“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先进人武部”等。

历史前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神的滋养;风雨无阻的每一程,都饱含精神的磨砺。采访结束离开会宁时,记者回首凝望渐行渐远的会师塔,高天澄澈,红旗漫卷,仿佛间还能听到当年的战马嘶鸣、炮声隆隆。历史不会尘封,精神必将永存,吾辈必须学精神、续根脉、守初心,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在新时代弘扬好作风,迎着朝阳携手并肩奔赴充满荣光和梦想的远征。

(本文照片由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