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尊崇之光耀九水

文 | 林小强 乔志强 陶书豪

九江,众水汇集之地,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称,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市。

25年前,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九江。面对滔滔洪水,当地军民团结一心,严防死守,同洪水进行殊死搏斗,最终赢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25年过去了,九江市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洪精神,持续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的浓厚氛围,为强国强军注入不竭动力,让拥军优属工作奔涌时代活力。

从一个人的追梦到一群人的奔赴——

有志青年投身火热军营

“那时我9岁,和你们现在差不多高。决堤后,我们一家人被困在屋顶上,眼看洪水就要淹没屋顶时,解放军战士驾驶冲锋舟及时赶到,全家人感动万分……”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消防救援大队建昌大道消防救援站,一级消防士袁展满正在给小学生授课。

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实物把大家带回到当年那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抗洪场景中,袁展满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是解放军战士救了我们一家四口,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袁展满是九江本地人,1998年解放军战士从洪水中将他救出后,他就立下了参军报国的志向。袁展满在家人的支持下18岁入伍到武警消防部队,此后10多年间,他参加灭火、救援等任务800余次,多次获评“优秀士兵”。

2020年7月,特大洪水再袭九江,袁展满带队赴永修县九合乡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他和战友们连续三天三夜奋战一线,成功营救被困村民300多人,其中许多人是袁展满一个一个背出来的。“多年前,是子弟兵把我从洪水里救出来,这一次,换我来保护父老乡亲。”袁展满动情地说道。

一个人的追梦,一群人的奔赴。在伟大抗洪精神的感召和滋养下,广大九江青少年从小在心里就种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一批又一批青年进入军营,挥洒青春热血,邓一帆便是其中的一位。

邓一帆出生于1998年,是听着抗洪故事长大的一代人。2020年汛情发生后,他主动来到江洲镇参加抗洪抢险,像人民子弟兵一样铆在抗洪大堤上,扛沙袋、打木桩、巡堤坝……英勇地奋战在抗洪一线。后来邓一帆如愿穿上了“海军蓝”,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多次受到表彰。“我们这一代青年从小就对军营充满向往,参军是最大的荣耀。”邓一帆说道。

如今,九江市青年应征入伍热情日益高涨,大学毕业生征集率连年攀升,2023年全市大学生应征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征集人数是任务数的2.3倍。九江市征兵办主任王大谋介绍:“抗洪精神是最好的营养剂,激励着九江广大优秀青年投身军营。”

九江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慰问抗洪官兵活动。

2020年7月驰援九江的抗洪部队官兵和民兵与社会自发拥军人员在堤坝上合影。

从一个分队的拥军到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拥军暖流处处涌动

不久前,历时两个月全新升级改造的九江九八抗洪主题文化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在“凯旋门”双拥主题大型雕塑前,游客们驻足停留,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述,纷纷沉浸在当年那份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中。“1998年9月15日清晨,数十万九江市民汇聚在十里大道和‘凯旋门’,为抗洪期间保卫九江首批回撤的人民子弟兵挥泪送行。”

“不是在拥军活动现场,就是在去拥军的路上,周末节假日难得见到他的影子。”说起退役老兵徐金前,妻子刘霞语气中有嗔怪更有骄傲。

1998年,徐金前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组建了一支双拥爱心小分队。从此,拥军成为他生活的主题:牵线组织军地青年联谊会,为驻偏远地区军人搭鹊桥;发起替烈士看爹娘活动,定期上门慰问烈士父母;构建双拥群组、网站,聚合社会拥军力量……如今,当初几个人的小分队已经发展为拥有2000余人的队伍。

25年前,从小喜欢文艺的何卢珍跟随着一支文艺小分队前往堤坝,为驰援九江抗洪抢险的官兵做慰问演出。25年后,作为九江市戏剧曲艺协会的负责人,她通过协会平台持续吸纳社会各界文艺组织和优秀骨干,组织培养了一批批文艺拥军力量。这些年,她走遍全市各座军营义务演出达百余场。

战旗红老兵宣讲团、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这些拥军组织和先进个人带动下,一大批拥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九江市涌现:建成114个双拥和国防教育特色“红星班”,引领全市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双拥主题活动;在全市240个邮政网点建设“拥军邮路”服务站,近千名邮政工作人员上门为优抚对象提供服务;500多家企业加入拥军联盟,打造集群式惠军门店,为军人军属提供优待优惠服务……如今的九江,拥军崇军已蔚然成风。

武警江西总队九江支队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军事体验活动。

九江市举办首届军歌歌咏大赛暨第二届军歌征集大赛展演。

从一次特殊践诺到面向全国寻找——

红色薪火代代传

“您好,我是一名参加过九八抗洪的老兵,当年我们撤离时,九江市政府承诺,庐山景区对我们终身免票。请问这个承诺还有效吗?”前不久,庐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接到一个特殊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告知他,全国所有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免费进入景区。考虑到抗洪老兵再回九江的特殊情况,工作人员立即向上级汇报后,不仅免去门票还为老兵提供专门的对接服务。

这名老兵名叫陈德丰,现定居广东省东莞市。他告诉记者,1998年他和战友们在九江大堤45号闸口和龙开河段严防死守两个多月,直到洪水退去才撤离,他因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他说:“我还记得当年九江人民对我们真好,给我们送水送食物。我因为在抗洪中手部骨折,得到了更多的关爱。20多年过去了,其实我不差门票钱,就想知道承诺是否还有效,一切变没变……”

“没有变,也不会变!”九江人民用实际行动作答。庐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路热情服务,陈德丰感慨万分,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受到的礼遇。

不仅“回家探亲”的老兵受到礼遇,九江人民还深情惦念更多曾为这座城拼过命的老兵们。九江“九八抗洪展陈馆”开展“寻找九八抗洪中的你”活动,邀请当年抗洪的亲历者回到当年战斗的地方,通过重温重聚的方式,再续战友情、军民情、家乡情,传承弘扬抗洪精神,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双拥浓厚氛围。目前,已有1000余名抗洪亲历者进馆参观,100余名当年参加抗洪的官兵通过展陈馆搭建的交流平台找寻到曾并肩战斗的战友、支前保障的乡亲。

“忠诚英勇的子弟兵,以军徽军章的名义,为人民履行无悔的誓言;勤劳朴素的九江人民,以阳光鲜花的承诺,为子弟兵铺就一路芬芳……”9月下旬,在九江市“爱我人民爱我军”第一届军歌歌咏大赛上,这首原创歌曲《万人空巷》深深地感染了现场所有的观众,作品上载社交媒体后更是“圈粉”无数。

与此同时,九江市融媒体中心借力军歌歌咏大赛平台和“流量”,通过全媒体渠道面向全国寻找曾经奋战在长江沿岸的老兵们,并专门组织摄制采访队伍以视频、图文形式讲述他们的故事、讴歌他们与九江这座城市的深情厚谊。“九江,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再次回到九江,走进曾经战斗的地方,珍贵的记忆太多了,但印象最深的是九江人民的热情和他们战洪魔的无畏,而我在感情深处早已把九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时任陆军某“红军团”战士李煌动情地说。

悠悠浔阳江,浓浓拥军情。在九江,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时刻在上演,九江儿女与驻军部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抗洪精神紧随历史脉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滔滔长江水滚滚向前奔流不息。

(本文照片由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