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盐碱地里稻花香

文 | 崔释远 祁业兴

十月的查干湖畔,稻谷泛金,秋染原野,广袤的黑土地上,机器轰鸣,一曲曲丰收的欢歌正四处奏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达里巴乡退役军人张大志,正和他的团队成员忙着核验今年盐碱地水稻种植的产量。

“我们采用先改良、再修复的方式培肥地力,产出的水稻第一年就可以达到有机农产品标准……”一谈起盐碱地改良,张大志便滔滔不绝,言语间透露着无尽的喜悦。

张大志的家乡地处查干湖畔,那里曾是当地人眼中的“盐碱泡子”,由于盐碱化严重,周边不少土地都处于荒废状态,地薄人穷一直都是他对儿时家乡抹不去的深深印记。

1997年底,当了两年兵的张大志退役时,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家乡农业站工作。“好不容易有机会跳出穷窝窝,为啥还要回农村?”在许多人眼里,这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甚至有点“傻”。而张大志说:“我是农民出身,根在农村,黑土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  

在前郭县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有千余公顷的不毛之地,是一片盐碱地。望着千顷未耕之地,张大志经常苦苦思索,乡亲们在这片土地上世代打拼,为啥依旧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紧巴巴?如果能让盐碱地变成良田,将会解决多少人的口粮问题?然而,盐碱地的生态改良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志在把“碱巴拉”变成“稻香田”的张大志没有退缩,经过军营大熔炉锤打锻炼的他,下决心啃下盐碱地修复这块“硬骨头”。

2009年,张大志走上创业之路,成立了一家农业服务公司,流转了百余公顷盐碱地,开始探索改良盐碱地的良方。

头一年,流转地颗粒无收。张大志没有气馁,他知道盐碱地改良之所以难以成功,就是因为见效周期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

“当了那么多年农业技术员,眼看着有地种不了,打心眼里觉得心疼。”修渠打井、养地培肥,凭借在农业站积累的盐碱地改良经验,张大志与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一起,经过反复试验,历经4年终于摸索出“以肥压碱”的土壤改良方法。

千年不毛之地,如今稻花飘香。盐碱地经过改良,当年水稻平均亩产量就达250公斤以上,张大志也因此名声大振。2016年,张大志被吉林省科技厅聘为盐碱地改良“科技特派员”。在他的带领下,当地村民积极流转盐碱地,累计改良盐碱地面积达3万多公顷。“以前这里的盐碱地白给人种都没人干,不仅赔种子,还赔工钱。现在可是寸土寸金。”在当地村民眼中,张大志不仅改良了盐碱地,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2020年10月,张大志获得首届“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类作物种植三等奖。

一日从军,终生跟党走;一心为民,满怀赤子情。从告别绿色军营到奔走在田间地头带领群众改良盐碱地,张大志正以一名退役老兵的情怀和担当,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张大志查看盐碱地水稻生长情况。(摄影/崔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