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真情映照“夕阳红”

文 | 孙文文 董学武 本刊记者 王 飞

这是一道幸福和谐的风景。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辽宁省军区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在夕阳下显得愈发美丽:身着“孔雀蓝”的工作人员推着轮椅上一位双腿不能行走的老干部,一边沐浴室外的阳光,一边与其聊天打开他因行动不便而苦恼的心结。老人和工作人员有说有笑,好似一对父女情真意切。正是因为多年来他们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该所连续两年被辽宁省军区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全面建设示范干休所”。

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组织老干部观看“八一”文艺汇演。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世界也要越来越充实”

鲜花、翠柏、流水、亭台……初到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的人都会发出啧啧感叹,这真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该所所长于涌介绍,近年来,他们累计投入360余万元用于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保健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楼房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为老干部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他们更加重视丰富老干部的精神世界,抓学习、搞教育、作宣讲,引导老干部始终保持革命初心不改、政治本色不褪、理想信念不变。

“网上学习真方便!”日前,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该所结合实际举办了一次线上学习交流活动。老干部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网络汇聚一堂,以语音、文字、图片等形式在微信群交流心得体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干休所工作人员还定期在微信群推送主题教育有声书、网上专题授课等信息,力争让信息“多跑路”、老干部少跑腿,受到老干部的欢迎和点赞。

对老干部最大的关心是政治上的关心。该所认真落实老干部阅读文件、参观考察、情况通报、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政治待遇,让老干部及时听到党的声音。他们还结合老干部居住分散、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等实际,采取主官带学、个人自学、上门送学、活动促学的方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汇编成册,专门制成大字版供老干部学习。通过文件政策的传达学习、工作人员的及时讲解、日常组织的学习教育,保持了老干部思想的“新鲜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该所服务保障的老干部中有开国将军王扶之、首批“八一勋章”获得者冷鹏飞、战斗英雄王瑞昌、科技先锋刘政崇等多位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模范典型。他们注重发挥这一群体特有优势,积极引导老干部在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中提升幸福指数。开展“挖掘红色故事,整合红色资源,点燃红色记忆,赓续红色传统”活动,广泛组织群众性自我教育,老干部先后作专题报告、上专题党课百余场,受益人数超万人。该所退休干部、大连老战士报告团团长李光祥今年已85岁高龄,他依然常年坚持义务作国防教育讲座。李光祥告诉记者,通过登台宣讲革命传统、开展国家安全形势宣讲,不仅教育了别人、也时时感染着自己,那份爱党爱国爱军之情始终挚热而深沉。

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组织老干部进行“光辉的历程”主题访谈。

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为老干部王扶之过百岁生日。

“科技让生活越来越便利,但‘键对键’不能代替‘面对面’”

“老首长,这两天身体感觉都好吧。”“好着呢!这智能手环戴着随时监测健康状况,昨天门诊部的刘医生又进行了视频巡诊,你们今天还专程上门,真是太麻烦了。”“不麻烦,我们来陪您聊聊天、解解闷。”日前,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上门探望老干部姚景顺时与老人拉起了家常。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科技让老干部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线上的“键对键”不能代替温情的“面对面”。该所在用科技赋能养老的同时,大力营造“家文化”,在注重寻常、体现经常、融入日常中把用心用情贯穿于服务保障的点点滴滴。开国将军王扶之,12岁便参加红军,为了革命事业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如今,已百岁高龄的王老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基础疾病多,健康状况时常亮起“红灯”。该所专门为王老制订了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方案,并安排人员24小时进行无微不至地陪伴照顾。王老对此深受感动,他动情地对工作人员说:“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情真心,有你们就感到很暖心。”还有一位老干部,曾经好几天未能正常排便,迫不得已打电话到该所门诊部。接到电话的高春明医生二话不说,来到老人家中采取人工取便的方式,帮助老人解决了难言之痛。老干部感慨地说:“小高,真是不好意思啊,子女们都没为我做过这样的事,你真是比子女还要亲。”

树老怕空心,人老怕孤零。老干部年纪越大越需要陪伴,特别是部分空巢、丧偶的老干部独居久了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有的心理还出现了问题。该所为让老干部时刻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建立了天天见面制度,尤其是所主官坚持老干部住院治疗第一时间看望、家庭矛盾主动上前调解、喜事丧事积极带头参加、外出归来等到门前迎送,同时所有服务站点负责人做到每天入户一遍、保障小组每天服务一遍。老干部栗世训的儿子突发疾病去世,该所领导带工作人员连续几天忙前忙后,全程帮助栗老办理儿子的后事,减轻其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老干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服务无止境。我们要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让老干部感到干休所就是家,工作人员就是亲人。”该所政委李文亚说,为确保老干部们身心健康,他们倡导“倾听也是工作,聊天也是服务”的理念,发动工作人员利用茶余饭后、工作间隙等时机陪老干部走一走、聊一聊、唠一唠,每年春节都给老干部提供贴春联、做年夜饭等“一条龙”服务,较好消除了老干部们的孤独感。

为让服务更“走心”,该所持续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向生活必需、家庭必备、特殊时刻必用的服务保障内容延伸,免费为老干部洗澡、理发;浴室铺设防滑垫,卫生间加装安全扶手,药品盒上用大字标注服用标准;提供物品代购、费用代缴、快递收发、上门送餐等精准精细的服务,受到老干部的普遍欢迎。

“别小看这些事,一件件事做好、做实、做细,体现的是工作人员的一份情、温暖的是我们老干部的一颗心、维系的是干休所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老干部陈信礼深有感触地说。

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组织老干部理论学习。

“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服务保障工作要紧紧跟上、主动破解”

军队老干部服务保障体制调整改革后,新旧思想的更替、新旧政策的对接、新旧制度的立废,给服务保障工作带来了不少新挑战。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主动迎难而上、积极破解。比如,退休军级领导干部用车待遇调整后一些老干部一时难以适应,导致用车服务保障难度大、矛盾多。该所主动探索方法路子,按照“总体调度、专车专派、集中保障、平台跟进”的思路,一方面,合理调度公车保障老干部公务出行、集体活动和看病就医等;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网约车公司推出“智慧出行”服务,制作发放网约车联系卡片,为老干部生活出行提供便利。针对部分老干部不会使用手机叫网约车的实际,他们专门组织培训,由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干部使用方法。为照顾到少数不能自己叫车的老干部,明确由车辆派遣值班室24小时为老干部提供代叫车服务,彻底解决了老干部用车难的烦心事。

该所服务保障的老干部平均年龄近80岁,普遍进入深度“两高期”,医疗保障成为重中之重。一次,老干部李春山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膀胱存在肿瘤,思想包袱较重,家人想让其到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有优势的上海长海医院治疗。得知情况后,该所领导出面多方协调,最终实现了老干部和家人的愿望。李春山术后由上海返回大连,每月仍需进行一次灌注治疗,但当时找遍大连全市却没有这种灌注治疗用的药品,老干部和家人为此心急如焚。“只要老干部需要,就必须竭尽全力。”该所立即向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寻求帮助,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排除一切困难,终于赶在灌注前采购到这一药品,为老干部解了燃眉之急。

该所现有三区、十二个点位,分散居住在营区外的老干部和遗孀较多,有的距离体系医院较远,遇有急重病症时就医不便,容易带来生命危险。为解决这一矛盾,该所积极协调地方医疗机构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为老干部就诊开通了“绿色通道”。

随着老干部年事渐高、行动不便,加之多数老干部子女不在身边,做家务成了他们的烦心事。为化解这一矛盾,该所拓展工作思路,主动联系驻地物业公司把为老干部服务当作拥军工作,倾情打造“红色物业”。经过协商,由物业公司定期免费给老干部提供家庭保洁服务,并给部分遗孀减免冬季取暖费用,为老干部创造了干净、整洁、温馨的居住环境,暖心的服务换来了老干部老阿姨暖心的笑。

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协调网约车公司给老干部提供“智慧出行”服务。

大连退休干部休养所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见学。

(本文照片由杨建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