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始终:战斗精神培塑贵在经常持久——《人民陆军》报加强战斗精神培塑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战斗精神培塑始终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更是军队主流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结合《人民陆军》报战斗精神培塑实践,在分析加强军事新闻战斗精神培塑的必要性、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要善于化虚为实,注重以小见大,强化融合传播,让新时代战斗精神看得见、学得着、深下去。
关键字:战斗精神;强军文化;创新传播
军人生来为战胜,军队存在为打赢。我军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战斗精神作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关系作战胜负的精神支柱,更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从中国工农红军创办的第一份军报《浪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红星》报,到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战斗精神培塑始终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更是军队主流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2024年10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要求,创新现代战争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这一战略部署既为强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战斗精神培塑提供了根本遵循。军队主流媒体承担着为强军服务、为打赢服务的重要职责,要把战斗精神培塑贯穿军事新闻传播之中,培育广大官兵敢打必胜的战斗血性、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以先进文化砥砺克敌制胜精神,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精神动力,真正让强军文化指向打赢、服务打赢、支撑打赢。《人民陆军》报(以下简称“该报”)自创刊以来,把战斗精神培塑贯穿始终,紧扣时代主题发声、紧跟备战打仗宣传、紧贴官兵生活呈现,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探究其传播实践,对更好发挥军事新闻在战斗精神培塑中的作用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一、深刻认识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强军文化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强军文化的价值指向。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有其必要性。
突出强军文化战斗属性的现实需要。强军文化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保证,是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该报始终坚持向战为战,厚植新时代人民军队的胜战基因,分步骤、多波次、按计划推出“强军先锋谱”“精武先锋”等系列报道,挖掘报道了杜富国、马和帕丽、刘近、郭强平以及“红一连”“杨根思连”“硬骨头六连”“模范火箭炮兵连”等一大批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用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人民陆军不畏生死、不惧挑战的光辉形象。实践证明,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是突出强军文化战斗属性的现实需要。要大力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传承我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人民军队的胜战基因薪火相传;要着力展现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责任担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战斗品质;要切实把提高战斗力作为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基本着力点和根本落脚点。
适应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选择。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对抗,更是精神力量的较量。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战斗精神更多体现在险中练招、抗中增智、扰中强心等。该报始终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把战斗精神培塑融入备战打仗各领域各环节,助力新质战斗力快速生成。“转型之陆·记者在一线”栏目刊登的《“坦克杀手”变身“制空猎手”》《“训鉴一体”培养打赢尖兵》《“三级进阶”练就“最强大脑”》等稿件,紧贴实战一线、聚焦实战难题,展现出人民陆军不畏困难、向战图强的新时代战斗精神。这充分说明,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是适应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选择。既要聚焦思想问题,也要直面能力问题,既要强化打赢未来战争的血性胆气,也要展示未来战争的制胜科学。全面展现人民军队的决心和意志,多角度、多手段、多渠道广泛宣传部队加速推进转型、破解训练难题的火热实践和先进经验,激励官兵不畏强敌、敢于斗争。
培塑官兵血性胆气的重要途径。备战打仗是军队的主责主业,敢打必胜是军人的血性胆魄。该报注重把战斗精神培塑融入军事训练相关报道,开设“掀起练兵备战热潮”“战例战将”“研训谋战”等专栏,开展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宣传等活动。题材上既有我军历史上著名战役战斗的深度剖析,又关注新时代奋斗强军路上向难攻坚、埋头苦干的标兵楷模,内容上既有主题通讯阐述经验做法,又有理论短评解读难点困惑,充满了战斗“气”、硝烟“味”,展现出新时代人民陆军的战斗风采。由此可见,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是涵养官兵血性胆气的重要途径。要深入基层,挖掘在练兵备战前锋、卫国戍边前哨、军事科技前沿涌现出的典型人物,营造尚武精武的浓厚氛围;要突出战斗特色,讲好党史军史,用好战史战例,引导官兵从辉煌战史中汲取斗志,从战斗荣誉中汲取力量;要凸显具有鲜明特色、底蕴深厚的军兵种文化,以独特的精神标识铸军魂、聚兵心、提士气。
二、精准把握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的时代要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气质。该报着眼军队使命、战争形态、作战样式的重大变化,紧扣时代主题、紧跟备仗打仗、紧贴官兵生活,深挖战斗精神的独特内涵和时代特色。
紧扣时代主题,服从服务于强国强军的战略要求。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该报紧跟形势,开设“三中全会精神在军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等栏目,及时刊发陆军部队组织官兵学习贯彻的经验做法,介绍官兵学习感悟和落实情况,让官兵了解当前的形势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取得良好宣传效果。这启示我们,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把新时代战斗精神放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大框架下来解读,服从和服务于强国强军的战略要求;要回应时代关切,及时报道改革强军的最新政策、最新变化、最新成就,让新精神、新思想走进官兵内心,融入实战实训;要丰富时代内涵,引导官兵把准打赢现代战争内在要求,既保持革命加拼命的无畏勇气,又涵养心胜加智胜的科学精神,在关键时刻一招制敌、一“键”封喉。
紧跟备战打仗,大力营造思战谋战研战浓厚氛围。战争年代,官兵战斗精神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形成,和平时期则更多在军事训练和重大任务中孕育。该报紧盯基层部队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大力营造思战谋战研战浓厚氛围。2024年7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该报适时推出专题策划《直面“烤”验!高温酷暑砺兵忙》,从车内温度、防护服内温度、体表温度、体感温度等温度数值切入,从不同侧面展示陆军部队官兵探索高温组训方法的实践,官兵高温淬炼高能的战斗精神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紧跟备战打仗实际,切实把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作为一种报道常态;要着眼部队中心任务,讲清楚“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从思想深处强化官兵的战斗意识;要精准把握时机,在新年度军事训练、联演联训等关键节点,集中推出时效性强的稿件,有效激发官兵斗志。
紧贴官兵生活,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情感共鸣。战斗精神体现在战时,培育在平时,关键在养成。该报开设“在我们连队里”专栏,通过讲述发生在军营里的身边人身边事,展现新时代官兵遇难不怕难、愈挫愈勇的战斗精神,引发广泛共鸣。比如,该报刊登的稿件《“左撇子”不再“左右为难”》,故事的主人公胡洋是一位“左撇子”,刚入伍时投弹不及格,他不服输、不认输,勤学苦练,成长为旅队的训练尖兵。稿件着重描写“实弹射击,用右手吊重物提高手部力量”“教材上绳索连接是以右手为例,也可用左手”等训练细节,让官兵切身感受到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实践证明,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紧贴官兵生活,从部队的一岗一哨、官兵的一言一行、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挖掘素材,引导官兵时时、事事、处处锤炼战斗精神;要改进叙事方式,针对年轻官兵的认知特点,运用反衬等手法凸显战斗血性;要善于讲故事,寻找情理共通点,把“看得见的哲理”转化为能够“照着做的行动”。
三、不断探索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的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多措并举、综合发力。该报善于化虚为实、注重以小见大、强化融合传播,让新时代战斗精神看得见、学得着、深下去。
化虚为实,让战斗精神看得见。思想政治教育是战斗精神培育的中心环节,是价值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该报注重加大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开设“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栏目,采取“事迹+短评+图片”的形式加以突出强化。事迹报道角度新颖、内容翔实丰富,评论短小精悍、寓理于事、事理交融,图片紧扣主题、恰到好处,从不同侧面立体展现了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官兵切身感受到强化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战斗精神培塑一定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形象、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善于化虚为实,把战斗精神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形象可感甚至具体量化的事实呈现出来;要坚持思想引领,把基本道理讲清、把思想迷雾廓清、把疑虑担忧扫清,让爱军精武、真打实备成为官兵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要契合官兵审美需求,把耳熟能详的道理讲出新意,多用事实说话,切忌居高临下、我说你听。
以小见大,让战斗精神学得着。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里看世界。该报“兵中良剑”栏目透过军营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新时代战斗精神的丰富内涵。比如,实弹演习时,一门高炮出现故障,留存炮管随时有爆炸可能,三级军士长谢文豪不畏生死,主动上前排查问题;面对复杂繁琐的装备维修操作流程,43岁的二级军士长李庆强不服“老”,用堆积时间来强化记忆……一个个平凡而又平常的“小人物”,体现出新时代官兵立足岗位、建功军营、敢闯敢拼的精气神,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启示我们,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注重以小见大,精心选择与主题内涵有密切关联的官兵身边人身边事,将战斗精神落脚于具体的人物身上;要巧选宣传角度,从正面立意、侧面挖掘,“陈情”要活“说理”要实,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要用细节来“说话”,善于发现和捕捉那些贴近基层、贴近官兵、贴近练兵备战的小细节,让战斗精神具象化。
融合传播,让战斗精神深下去。全媒体时代,面对信息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该报不断探索融合传播,真正做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比如,在宣传“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先进事迹时,报纸侧重深度报道、深度解说,微信公众号以链接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杜富国的排雷事迹,抖音号等短视频平台则截取杜富国举起断臂敬礼这一感人瞬间推送。大小屏宣传一体化,新旧线宣传联动化,不同的报道视角、不同的事例引用,全方位综合展现出杜富国身上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见,军队主流媒体加强战斗精神培塑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加强对报、台、网、端、微、屏等媒体的综合协调联动,使战斗精神由平面、单向、线性向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要活用图表、分类、概括、标注、提示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使战斗精神等重要话题变得生动起来;要融合文字、动画、音效、AI交互等技术形态,丰富报道形式,增强受众感官体验。
(作者单位: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报社)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