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张和芸

文字编辑杨庆民 赵静轩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倪晓丽


本期值班张和芸

本刊顾问

丁 子冷 梅陈国权

陆绍阳陈昌凤赵云泽

隋 岩陈飞虎丁玉宝

赵贵存顾宝祚邹维荣  

肖一沙刘绍勇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M6261

本刊代号82-204

发  行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双月15日

每期定价12.00 元

本刊地址北京市阜外大街34 号

邮政编码100832

发行电话010-68587892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长尾效应:放大军队声音实现传播长红——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场跨越70年的重逢》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潘志尧 尹成成

摘要:全媒体时代,挖掘和利用长尾效应是扩大传播影响力、提高新闻价值的有效路径。本文结合第32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一场跨越70年的重逢》传播实践提出,军事新闻传播中要善用长尾效应,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产品,放大军队声音,实现传播长红。

关键词:长尾效应;《一场跨越70年的重逢》;传播实践

新闻的长尾效应指在新闻发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能够持续产生影响、吸引关注并发挥价值的现象。全媒体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新闻呈现更迭速度快、内容碎片化等特征,挖掘和利用新闻长尾效应是提高传播质效和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抓手。2021年,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推出《〈寻访英雄〉之“寻找战友”特别直播活动—一场跨越70年的重逢》(以下简称“该直播”),讲述了抗美援朝老战士何伯超寻找阔别70多年老班长高万功的故事。两位90多岁老人深厚的战友情谊和那段难忘的历史引起全网关注。直播当天,近40家媒体参与,650多万受众在线观看。后期更是余音袅袅,众多网友在中国军视网平台留言表示想力所能及地帮助抗美援朝老英雄做些什么,还有网友提供线索想帮助更多老英雄相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4.1亿,全网曝光量达5.97亿,成为独具特色的现象级军事新闻作品,获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本文分析其传播实践提出,军事新闻传播要善用长尾效应,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产品,实现传播长红,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一、注重长尾效应是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的有效路径

全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新闻传播时效性缩短。注重长尾效应,满足多样化受众需求、提升新闻传播价值成为媒体提高影响力的重要策略。

(一)适应全媒体时代传播形态多样化特点,提高信息触达率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等特点,由此带来信息过载问题,不仅让受众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更让传播效果难以把控。该直播从策划起即适应这一传播形态变化,注重培育良性长尾,实现新闻留痕。在直播开始前,中国军视网即通过图文、海报、漫画、短视频、H5等多种融媒体形式进行宣推,推出AI虚拟形象“小视”,策划“‘小视’邀你一起参与‘寻找战友’网络互动活动”。同时,与新浪新闻、新浪军事联合发起“寻找战友·致敬英雄”连麦,介绍寻访英雄活动的背景、成绩以及幕后故事,获得新浪矩阵顶级资源推荐位。直播连麦累计观看量达46.4万次,相关话题#每位老兵都是一部史诗#阅读量达997.9万,成功为活动预热。直播过程中,同步推出二次剪辑生产的短视频产品。直播结束,推介“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号召网友参与,起到良好传播效果。这启示我们,要让军事新闻产生长尾效应,必须注重选题、策划、传播手段创新。军事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内容为王,聚焦内容的独特性,生产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产品;要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来丰富内容呈现,提高受众的参与度;要探索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如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热门话题、引导各大新闻网站重点推荐等,吸引受众目光。

(二)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变化,满足受众期待

全媒体时代,受众在接收信息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与参与权,审美趣味和标准也随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该直播在实时呈现有较强现场感和互动感的重逢过程的同时,同步生产个性化报道,满足不同受众的兴趣和需求,促进长尾效应形成。例如,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片《88岁老伴儿陪94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圆梦》被网友誉为“呈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凸显社会对老兵尊崇和关爱的视频产品《航班机组广播致敬94岁志愿军老战士》在抖音平台播放量突破1亿。实践表明,军事新闻利用长尾效应可以更好地适应受众审美,实现更广的传播和更大的影响。要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整合传统与新兴艺术形态,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信息;要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风格,使新闻传播由宣传媒介变身为观点媒介、情感媒介,满足受众期待。

(三)应对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多元化,实现有效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承担着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双重责任。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对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该直播以九旬老人的战友情为切入口,在为受众提供多元情感体验的同时,内置长尾,吸引受众关注抗美援朝战争历史,浓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社会氛围,让现实层面的显性寻找与精神层面的隐性寻找互为表里,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强军兴军的正能量。由此可见,军事新闻培育良性长尾是增强受众黏性、实现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的重要路径。军队主流媒体要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形态。要实现话语表达的转换,把宏大的理论、深刻的思想转变为自然生动、易于传播的大众话语;要增强信息传播的鲜活性和亲近性;要在用及时、新鲜、真实的新闻赢得受众的同时,抓取新闻中的精彩片段,做好深加工及后续的二次传播,充分利用长尾效应,扩大传播影响力。

二、军事新闻发挥长尾效应要把握住的标尺

军事新闻报道政治性强,必须始终紧扣宣传主题、阐释强军思想,这就要求发挥军事新闻传播长尾效应要把握住时代标尺。

(一)要体现思想厚度

思想厚度是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形成良性长尾的基础。该直播内容看似简单:两位九旬老人时隔70年的再聚首,但其背后蕴含丰富,有家国情、战友情,有抗美援朝战争恢宏的历史,有志愿军战士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有民众对英雄发自内心的崇敬等等。如前所述的《航班机组广播致敬94岁志愿军老战士》中,飞机机长给旅客们介绍“今天我们的飞机上有这样一位老人家,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经历过抗美援朝峥嵘岁月,他就是我们的英雄……”机舱内响起热烈的掌声,短片在新媒体平台点赞量达上千万。由此可见,思想厚度决定着新闻长尾。军事新闻工作者要通过深入报道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洞见和价值,让新闻在较长时间内都具备价值;要从多个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呈现和分析,使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持续吸引不同需求的受众关注;要通过新闻内容激发受众思考和讨论,增强信息的互动性和传播力。

(二)要彰显时代温度

有温度的新闻更能发挥长尾效应,更具传播力。该直播中,如前所述的《88岁老伴儿陪94岁抗美援朝老战士圆梦》以及《分别时刻!94岁老战士和96岁老班长相约再见》等短片播放量和点赞量达数千万,网友纷纷评论“向老英雄致敬”“泪目了”。二次传播触及受众数量超过了直播本身,正是因为短视频自然流露的夫妻情和战友情让人动容。实践表明,军事新闻传播要想更好发挥长尾效应,必须时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作品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要善于选择具有人类普适情感共鸣点的题材,如亲子情、夫妻情、战友情等,构建起与受众之间的情感纽带;要探索多元情感色彩的融媒体实践,在协作式新闻生产中提升受众在新闻叙事中的参与度;要通过设置互动话题,增强与受众的情感连接,激发受众评论、参与、分享,为报道本身赋予更多的情感增量和社会价值,进而使新闻热度持续延长,强化长尾效应。

(三)要紧跟社会热度

社会热点自带流量和话题性,新闻报道与热点事件相结合,能够借助热点的吸引力增加新闻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该直播源起于2019年11月军地联合启动的“寻访英雄”网络活动。活动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网信办、退役军人事务部指导,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主办,直接参与媒体达40余家,几乎囊括了包括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在内的各大平台。该活动持续两年,推出口述历史类纪录片《寻访英雄》32期,全网曝光量达8.1亿,各话题量总量达2.1亿,累计视频播放量超1亿,不仅入选第五届“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而且吸引了大批志愿者和固定受众,这些也成为该直播活动传播的基本盘和长尾的基础。由此可见,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要紧跟社会热度,借助热门话题、热点事件,结合主题进行议题设置和传播推广;要结合当下热门话题趋势对原有内容进行适当更新或关联,进一步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要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增强长尾效应,以系列化报道、关联内容拓展,吸引受众长期关注。

三、增加军事新闻长尾效应的着力点

增加军事新闻的长尾效应,不仅要在选题策划上下足功夫,还要在内容生产和传播形式上深耕细作。

(一)选题上下足功夫

选题是报道的起点,决定新闻的内容和方向,影响新闻的价值,也是培育良好长尾的基础。该直播选题精准,在收到的千余条线索中,节目组第一时间选定94岁的四川籍抗美援朝老英雄何伯超寻找战友作为聚焦点。“九旬老人”“抗美援朝老战士”“救命恩人”等充满传奇经历和情感张力的身份标签;“寻找”这一带有悬念的议题设置;战友情、军民情,无数志愿者合力为一位陌生老人圆梦的努力等等,击中了无数人的心,点燃了受众的兴奋点,网友纷纷在多个新媒体平台留言,致敬老英雄,表达祝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恰当精确、有新意、有意义的选题,对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军事新闻选题要具备重要性,紧扣国防和军队及相关领域热点话题;要具备贴近性,强调“与我有关”;要具备知识性,普及国防法规和军事科技知识;要具备正能量,能够激发受众爱国爱军热情。

(二)生产上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意味着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和细致打磨,不仅有助于提高报道质量,还可以满足受众对深度阅读的需求,从而在长尾市场中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该直播注重细节、突出重点、环环相扣,采编人员历经4个多月的协调筹划,制定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直播团队提前拍摄了3个纪实短片,分别以抗美援朝老战士高万功、何伯超口吻讲述抗美援朝战场故事及两人之间的战友情谊。直播被分成《有生之年》《山河皆可平》《70年,终于再相见》3个部分呈现,既注重故事的讲述也注重人物的塑造和典型细节的捕捉,在战友情主线下,交织展现对和平的珍视、对英雄的崇敬乃至科技力量在寻找战友过程中的作用等等,留下一个个长尾。这启示我们,精耕细作是放大内容优势赢得传播优势的有效路径。要以精耕细作拓宽新闻深度和广度,加强内容的连贯性,培育长尾;要以精耕细作覆盖更广泛的主题和角度,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要以精耕细作实现信息的多元化呈现,更好地满足长尾效应中多样化信息的传播需求。

(三)传播上形式多样

以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实现信息更广覆盖更深渗透是全媒体时代提高传播质效的关键路径。该直播在军队新媒体平台推出的同时,在微信、微博、视频号、新华网客户端等36家媒体同步展开,并在多个平台建立“寻访英雄”相关专题页或话题,成功为直播引流。与此同时,直播过程中,线上留言、弹幕互动等贯穿全程,有效提升了受众参与度。直播结束,再次发布“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线索征集页面,动员公益机构发起关爱行动等,切实实现了新闻的长尾、传播的长红。由此可见,增加军事新闻长尾效应,要借助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努力覆盖更多受众群体;要合理设置新闻标题、关键词,提高新闻曝光率;要围绕新闻主题建立相关社群,聚合对该主题感兴趣的受众;要基于新闻主题开展线上或线下活动,增强受众黏性。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