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度”:让强军故事乘上“流量快车”——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不仅是展示航空航天创新成果的“蓝天盛会”,也是媒体展示和比拼的舞台。本文结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报道实践提出,军队主流媒体要提高思想站位立高度、践行融合理念抢速度、发挥专业优势钻深度,让强军故事乘上“流量快车”,汇聚强军兴军正能量。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中国航展;强军故事
作为展现航空航天领域技术装备和人民军队自信开放的窗口,两年一届的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举世关注,是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蓝天盛会”,因此也成为媒体展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舞台。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中,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发挥军队媒体特色优势,探索讲好强军故事,采制发布各类宣传产品4074件,网络总传播量207.9亿,53个话题冲上全网热搜热榜。本文结合该中心报道实践提出,军队主流媒体要提高思想站位立高度、践行融合理念抢速度、发挥专业优势钻深度,让有深度的文章、有价值的新闻、有特色的产品,乘上“流量快车”,有效汇聚强军复兴、强军一流的正能量。
一、提高思想站位立高度,聚焦强军主题
中国航展报道是重大主题报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正能量是宣传的基本要求。中国航展自带流量,现场媒体记者和自媒体人近5000名,一段女飞行员回头招手的10秒短视频流量轻松达百万。该中心坚持提高思想站位,聚焦强军报国主题,以高格调形成引导力,用有质量、有营养的流量赢得受众,更留住受众。
(一)把好政治导向,守正道不走味
此次航展时值人民空军成立75周年,该中心在确定宣传主题时即明确,着重展现空军官兵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为强军事业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昂扬风貌。他们推出的综述《锚定百年 奋飞空天》《奋飞在先辈的瞭望中》等在《解放军报》刊发,阅读量超过150多万次,其他平台相关产品的全网传播量也逾1600万,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和快手热榜,总浏览量超过1亿。心理学理论指出,受众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其中包括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展示强国强军风貌、展示踔厉奋发的人民军队形象,可以激发民众民族自豪感、给民众满满的安全感,因此能够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取得更好传播效果。军队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弘扬者,要通过高质量的内容传播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要以有深度、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公众对优质内容的期待,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和社会认知水平;要聚焦社会热点,及时准确发声,以客观、真实、全面的报道引导社会舆论。
(二)把准目标定位,讲故事聚焦强军
中国航展报道中,该中心注重凸显军队媒体特色、突出产品军味战味。航展开幕当天,《解放军报》刊发消息《新型国产主战装备为空军战略转型注入新动能》,讲述歼-35A足够新、歼-20足够牛、运油-20A足够棒的强军故事,向受众展示空军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加力奋飞转型的胜战航迹。2024年11月13日,空军军乐团亮相航展现场,中国军号采制发布短视频《气势拉满!中国航展现场观众齐唱〈强军战歌〉》引爆网络,总观看量达1764万。特色对于流量的决定作用再次凸显。在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具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内容,因为能给受众独特的价值和体验,更容易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军队主流媒体要聚焦强军主题,讲好强军故事,为推进强国强军事业汇聚强大正能量;要用好自身优势,用专业的视角、权威的解读吸引受众;要强化阵地意识,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立体多维的全媒体矩阵,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三)把准创新机理,让“有意义”的宣传有“有意思”
此次航展,该中心制作的《杜老师来航展“带货”啦?!》《假如战斗机会说话:当米格-15遇到歼-20,一句话令人泪目》等系列融媒体产品,推出即成爆款,阅读观看量达1444万。有专家表示,网感强、年轻态是产品受到青年推崇、得到业界肯定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让强军故事直抵人心,军队主流媒体要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审美和信息获取渠道习惯变化,挖掘发挥主场优势、先机优势、创新优势;要加大创意融媒体产品、在线互动类产品策划制作力度,建立起与“网生代”的情感共鸣;要以形式创新促进表达创新,以表达创新推进内容创新,以技术创新推动手段创新,产生共鸣、启迪心灵,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二、践行融合理念抢速度,生产更多爆款
全媒体时代,速度对传播的影响呈现全方位多维度特征,不仅决定着传播效果,也影响着舆论走势。该中心在中国航展报道中,以媒体融合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推出多个首发、独家、爆款军事新闻产品,在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形成有效的舆论引导合力。
(一)在战略考量上,以移动优先达成首因效应
“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是全媒体时代传播的鲜明特征,也是提高传播质效的关键所在。该中心在航展报道中,依靠和用好中国军号的全媒体采编发功能,即采即拍即传、即收即审即发,抢占传播先机、有效引导舆论方向。例如,2024年11月4日,中国军号独家首发《超强剧透!新机型新涂装为空军庆生》,让“歼-35A将亮相航展”“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成为全网热议焦点,《人民日报》、环球网等百余家媒体跟进报道和解读,总传播量超1亿。其实践表明,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提高传播质效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遵循传播规律;要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重视技术和平台作用,提升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要利用移动传播平台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要加强传播矩阵建设,构建多元平台,创造多端口、相互配合的舆论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二)在统筹决策上,以扁平指挥实现高效动员
千军万马看指挥。此次航展报道中,该中心搭建前方融合指挥平台,就近实时调度报纸、广电、网络等各平台记者快速进行新闻生产。例如,“九天”无人机首次亮相引发关注,前方融合指挥平台就近调动在无人平台展区的广播电视部记者进行新闻采制,第一时间推出的《“无人空中航母”首次亮相》以6000万浏览量名列抖音热搜第一。这启示我们,新闻传播中虽然作战单元可以共享信息资源,但高效扁平化指挥才是更好更快完成新闻生产传播的关键。军队主流媒体要优化生产传播运行机制,建立适应媒体融合的高效管理体系,提高决策效率;要依托先进的平台载体,使资源高效配置和信息快速传递成为可能;要通过统一指挥,形成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的模式。
(三)在战术打法上,以“联合作战”扩大矩阵影响
此次航展,该中心打破部门、编制、平台限制,构建融合传播“战斗群”,按项目组织军事新闻生产。例如,中国军号航展直播,技术、人员和硬件设施均存在不足,该中心广播电视部现场优化重组直播团队,聚集各平台新闻资源,形成高效协同的“战斗群”,以集锦式直播、板块化编排,三天呈现了三场12小时高质量的直播,体现了“联合作战”的力量。其成功实践表明,全媒体时代,受众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和审美的多元化,对新闻产品的类别、数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军队主流媒体要强化融合思维、协同思维、互联网思维,向融求变、借融突破,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的传播力。要通过“联合作战”改进新闻生产方式,整合资源、人才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要通过“联合作战”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制作深度报道、短视频、音频播客等多样化产品,从不同角度、层面挖掘和呈现新闻,全方位为受众提供丰富资讯;要通过“联合作战”升级传播样态,以话题设置、内容链接等对新闻进行再挖掘再创作再包装,不断扩大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和媒体影响力。
三、发挥专业优势钻深度,增强受众黏性
重大主题报道是媒体速度的竞技,更是思想的比拼。该中心发挥军队媒体优势,以专业、权威、具有深度的报道让新闻产品杀出信息重围,吸引更多受众。
(一)既聚焦现场亮点,更回应受众关切,由内及外让新闻活起来
此次航展,歼-35A、歼-15T舰载战斗机等一批高新装备首次亮相,引人关注。该中心在发挥专业优势做好宣传的同时,更将相关报道由内及外延伸拓展。例如,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推出《本届航展勾勒出世界一流空军的未来轮廓》,从参展装备变化谈空军发展远程化、隐身化、智能化等趋势,被境内外千余家媒体转载,客户端浏览量逾千万次;时政部采写《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等稿件,呈现受众关切的中俄三款隐身战机联袂上演蓝天之舞的现场,讲述俄罗斯派出先进战机和优秀飞行员参加中国航展的历史,彰显两国两军互学互鉴的深厚友谊和战略互信以及中国的自信与力量、包容和开放,受到国内外受众的关注和点赞。这启示我们,聚焦现场可以让重大主题报道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而将聚焦现场与回应受众关切紧密结合,更能提高报道的“含金量”,起到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作用。军队主流媒体一方面要深入现场挖掘一手信息,捕捉动人瞬间,满足受众知晓欲;另一方面要了解受众需求并据此策划选题和报道角度,通过专家解读、相关链接等方式,为受众提供独家观点和专业剖析,满足其了解更多知识、更全面背景的需求。
(二)既呈现创新成果,更关注强军轨迹,由今及昔让新闻厚起来
此次航展报道,该中心在用“短镜头”呈现歼-35A飞出马赫环、歼-20上演落叶飘、运油-20释放输油管等现场精彩瞬间的同时,运用“长焦距”回顾历届航展,推出《奋飞空天向一流》《我和天空有个约会》等深度报道,展现新时代人民空军“拳更硬”“剑更利”的进程;使用“广角镜”扫描陆军、海军等军兵种及军工单位的相关新闻亮点,体现人民军队在提升一体化作战能力方面的铿锵步伐。系列产品全网传播量达1632万,不少网友激情留言“过去是看人家,如今是别人一脸羡慕地看咱们,爽”。其实践表明,相较于视觉冲击,心灵的震撼和感动更能让新闻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军队主流媒体要发挥“专”的优势,既要用直击现场的“短镜头”“快镜头”告诉受众“是什么”,更要用纵深的“长焦距”、延展的“广角镜”向受众阐明“为什么”和“怎么样”;既要展现当前面貌,也要追溯历史、描绘未来、阐明规律,让报道厚起来,满足受众的参与需求和情感需求。
(三)既展示发展面貌,更凸显背后力量,由表及里让新闻重起来
此次航展报道中,该中心记者在聚焦展会的同时,深入挖掘空军12个红色地标背后的历史故事,推出《历史的地标 精神的坐标》《奋飞在先辈的眺望中》,展现人民空军在战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的胜战航迹;推出《空军将与民航空管共同盘活用好空域资源》等图文报道,讲述空军助力经济发展的贡献;推出全国各地“刷屏”亮灯为人民空军送上生日祝福的图文报道等,系列报道多样化呈现“人民空军爱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的面貌,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这启示我们,军队主流媒体要生产具有信息含量、情感含量、观点含量的产品,提高媒体影响力。要用多视角报道,展现人民军队的成长与力量、自信与开放;要用多维度报道,诠释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社会民众支持、信赖、爱戴人民军队的感人故事;要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报道,凸显军民双向奔赴,壮大主流军事舆论,强信心、凝军心、聚民心、筑同心。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