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文婷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8587892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向战为战:提高新闻专版对战斗力贡献率——《解放军报》“中国军校”版聚焦为战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张 琳

摘要:新闻专版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专版,对于提升报纸吸引力、扩大传播效果、增强受众黏性有重要作用,但在全媒体时代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解放军报》“中国军校”版采编实践提出,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指导性、思想性、贴近性,提高新闻专版对战斗力贡献率。

关键词:新闻专版;“中国军校”版;创新传播

新闻专版是报纸中一个专门的版面,用于集中报道某一特定主题、领域等,通常具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是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深层次需求的重要渠道,因此也成为报纸特色和品牌的重要构成。办好专版,对于提升报纸吸引力、扩大传播效果、增强受众黏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全媒体时代也面临诸多挑战。2015年12月25日,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明确指出,要紧跟强国强军进程,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努力使解放军报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这为军队媒体发展创新指明了方向,也给办好军队报纸专版提供了根本遵循。《解放军报》“中国军校”版(以下简称“该版”)推出以来,聚焦军队院校为战育人生动实践,精心组织策划,记录时代脉动,服务院校官兵,成为指导军事教育的舆论阵地、发布权威信息的资讯平台、展示军校生活的重要窗口。本文结合该版传播实践探讨军事新闻专版向战为战要把握的关键环节和方法路径。

一、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新闻专版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闻专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除要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外,还要以全景的介绍、深入的观察、专业的分析体现“专”。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新闻专版创新发展面临许多新机遇,也迎来不少现实挑战。

(一)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新闻专版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

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军队报纸新闻专版创新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国防军事题材是新闻富矿,这是业界共识。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军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改革中的新人、新事、新变化为包括新闻专版在内的军队报刊版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以该版为例,2019年5月,习主席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明确提出“要立起为战育人鲜明导向”后,军队院校积极谱写新时代军事人才培养新篇章,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在校园建设、教学科研、文化生活等方面创新不断,为该版提供了大量指导性针对性强的素材。如近年该版推出的《“爆款”选修课的魅力从何而来》《从“心”开始,新学员的成长之路》等稿件,为助推军队院校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军队院校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原料。简言之,国防和军队改革实践,为军队报纸专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二)全媒体时代军队报纸新闻专版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给军队报纸新闻专版创新发展提出新挑战。一方面,伴网而生的新一代官兵越来越倾向于从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习惯快速、便捷、自主的数字阅读方式,对传统报刊的关注度降低。另一方面,相对较长的制作周期、相对有限的信息承载量、相对单一的呈现方式,也让军队报纸新闻专版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减弱。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军队报纸新闻专版传播质效,满足官兵精神需求迫在眉睫。

二、提高军事新闻专版对战斗力贡献率要把握的原则要求

军队媒体的职能使命决定了新闻专版必须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主责主业。这就要求新闻专版要把握好时代性、新闻性、服务性原则。

(一)把握好时代性,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同频共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专版的生命在于导向。近年来,该版聚焦军事教育发展新要求新问题新变化,积极关注院校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宣传军委机关关于院校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思路举措和政策规定等,精心设置互动话题、调研课题、舆论议题,切准为战育人的焦点、难点和热点,在抓问题中加强舆论引导,为军队院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指导,实现了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同频共振。例如,从2023年3月开始,该版开设“建功新时代·深化军队院校改革”栏目,刊发《海上“盲盒”的打开方式》《一份协议,搭起一座“桥梁”》等稿件,深刻剖析典型案例,为新体制下军队院校与部队合作育人,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提供借鉴参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也印证了经典议程设置理论的一个观点,即大众传媒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作为党的喉舌,军事新闻专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把准正确政治方向、紧扣强军兴军主题、紧跟强军实践进程,当好时代声音的传播者、军队建设发展的讲述者,最大限度彰显专版的作用和价值。

(二)把握好新闻性,弥补专版时效性不足的短板

专版的定位在于延展,但因其周期长,新闻时效性难免打折扣。这就要求在专版的生产实践中把握好新闻性,尽可能弥补专版时效性不足的短板。例如,2024年5月,习主席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该版紧跟习主席的决策部署,迅速推出《课堂连着“西柏坡”》《军地10所院校同上一堂思政课—点点星光 汇聚成炬》等稿,从不同侧面、分不同体裁,全方位立体展示军队院校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创新和探索,不少院校领导表示“受启发”“很管用”。由此可见,作为新闻版的深化和延伸,专版要通过对新闻进行深度解读等形式吸引受众,拓展报纸的厚度。具体而言,要对栏目和稿件进行包装,无论照片、插图,还是字体以及色彩、线条的运用,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求新求变,给版面增色,给内容添彩,变阅读为“悦读”。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版本身新闻性不强的缺陷,而且还可以使专版更富有可读性。

(三)把握好服务性,为官兵成长成才解疑释惑

专版的质量在于深度。每年招生季、入学季、毕业季等,该版都以权威发布等形式,为受众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遇突发重大新闻、军队热点话题时,该版也会第一时间带入院校语境,对话题事件进行分析解读,用鲜明的观点、透彻的分析为官兵答疑解惑,满足其求“深”的需求,助力官兵成长成才。这启示我们,专版是报纸宣传的特色阵地,是报纸服务于群众的具体体现。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特征,但受众对与己相关的深度信息的需求并未减少,专版可以在微观具体的服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稿件积极影响人、教育人、鼓舞人;另一方面要给官兵工作生活直接提供有用的东西,吸引和服务受众。

三、提高军事新闻专版对战斗力贡献率的现实举措

实践证明,提高军事新闻专版对战斗力贡献率,要立足自身优势,挖掘潜力、激发活力,找准着力点,积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以突出的指导性、思想性、贴近性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一)强化政治引领,突出工作指导

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是军队报纸行稳致远的职责所系,也是军事新闻专版创新发展的力量所在。例如,该专版“青春偶像派”栏目刊发的《青春遇见党史,人生道路开阔—记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总冠军路阔》《“清北小飞”的青春航迹》等稿件,引导学员对标榜样明方向、锚定目标勇奋进,起到良好效果。这启示我们,提高军事新闻专版对战斗力贡献率要强化政治引领。要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强化广大官兵对强军事业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自觉,使其在官兵头脑中扎根、在部队实践工作中落地,为加快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舆论支持;要树牢用报纸指导工作的理念,紧紧围绕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本级党委的决心意图,着眼部队建设全局,选择强军事业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择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苗头问题,选择基层自身难以破解、官兵迫切渴望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解答,提升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为战斗力提升鼓与呼,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备战打仗上,让备战打仗宣传成为主角、站在主位、占据主导,不断深入挖掘对战斗力提升有引领性、对一线官兵有感染力的宣传内容,立足优势打造亮点,努力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推动部队聚精会神真想打仗的事、真谋打仗的问题、真做打仗的准备。

(二)注重选题策划,增强用户黏性

策划是专版编辑的重要任务。好的策划,能够提升专版的品质和竞争力。例如,2022年习主席给陆军步兵学院2022届全体学员回信时勉励他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部队大熔炉中全面锻炼、拼搏奋斗。时隔一年,该专版策划推出《扎根基层,点亮军旅人生第一颗“星”》,分享毕业学员一年来扎根基层精武强能、不断成长进步的故事和心得,给军校学员带去了莫大的鼓舞。其实践表明,军事新闻专版的策划要突出定位,立足强军兴军实践,在新闻题材的选择、新闻价值的挖掘上下功夫,既注重剖析事实内部,揭示新闻发生的原因、经过等要素,又能够展示事实的宏观背景,以话题带动专版的常规策划,不断营造和形成新的看点、亮点,与新闻版形成传播合力;要挖掘深度,搞好话题经营,通过立体式的体裁选择、文本形式、呈现方式、传播途径,突破“时效”之限,形成报道强势;要加强互动,在内容互动、平台互动、活动互动上下功夫,注重以基层官兵的眼光捕捉新闻、观察事物,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增强用户黏性,触发用户自主化传播。

(三)创新传播方式,扩大传播范围

全媒体时代,以创新传播策略为引导突破传播界限不仅是提高传播质效的核心,更是融入媒体生态、深化覆盖与触达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军事新闻专版探索新模式,构建新机制,打造新体系,推进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该专版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从2023年4月起,该专版联合军委机关招生业务部门“军校招生”微信公众号推出“强军进行时·中国军校巡礼”栏目,连续刊发12期《军校欢迎你,有志于携笔从戎的青年学子》,介绍军校最新招生信息,解读报考军校政策、条件、流程,披露各军校最近5年录取分数线,分享报考军校攻略,带大家品味军校校园的火热生活,并适时解答受众网上提出的问题,被报考军校的学生家长誉为“权威的贴心顾问”,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同时,擦亮了专版品牌。这启示我们,军事新闻能否顺利抵达受众,传播方式手段很关键。要加强融合发展,积极入驻其他聚合类新闻平台,多方合作发力,立体化推送,产生传播共振。2024年3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军号”移动旗舰传播平台正式上线,全维覆盖手机、平板、网页、小程序等移动端,利用文字、图片、广播、电视、短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手段,面向国内外全天候提供军事信息产品,打造权威、全面、及时、专业的军事资讯服务平台。军事新闻专版要用好契机“借船出海”,广泛借助网络的辐射力,做到多平台同步发力、全覆盖传播,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广泛传播”的发展模式,提升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和转发率,最终体现为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