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文婷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8587892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找准“三点”:擦亮重大军事行动报道之“眼”——全媒体时代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探析

作者:杨 艳

摘要:标题是文章之“眼”,其优劣直接影响着报道的传播质效。本文结合军队主流媒体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实践,在分析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面临的挑战、需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围绕抓住“焦点”、关注“热点”、发掘“亮点”三个层面,探讨做好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标题制作;重大军事行动报道;采编实践

标题是文章主题、立意、内涵之“眼”,往往决定着受众对一篇新闻的取舍。回眸我军重大军事行动宣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等名篇佳作,都有着独树一帜的标题,或气势恢宏,或饱含深情,或充满悬念,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时代记忆。近年来,我军遂行多样化任务越来越频繁,涉及演习演练、国际维和、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内容的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日趋常态化。随着受众对重大军事行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的作用愈发凸显,其优劣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质效。本文结合军队主流媒体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实践,在分析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面临的挑战、需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围绕抓住“焦点”、关注“热点”、发掘“亮点”三个层面,探讨做好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海量信息席卷网络,受众阅读呈现浅表化、碎片化、快捷化等特点,给重大军事行动报道的标题制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来自全媒体传播手段的挑战

由于全媒体时代传播手段丰富多元、受众的注意力极易分散,那些呈现形式单一、平铺直叙缺乏新意的新闻标题,很难使受众产生阅读兴趣。由于重大军事行动的特殊性,其新闻宣传的政治性强、时效性强、受众关注度高,要想实现有效传播,必须在尊重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阅读口味制作新颖别致的标题,精准把握受众、吸引受众。比如,中国军号2024年10月9日推出的军事纪实短视频《海外华侨时隔七年与“和平方舟”再续前缘竟是因为……》,21个字的标题形象地表达了新闻事实,“时隔七年”“再续前缘”等关键词充满故事性,省略号的运用更是让标题充满悬念,勾起受众的好奇心。这样的标题既遵循了全媒体传播规律,也避免了报道内容的“营养流失”。

(二)来自网络“标题党”“震惊体”的挑战

标题的吸引力决定着新闻的点击率。在“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冲击下,利用受众猎奇“偏好”应运而生的“标题党”“震惊体”类标题充斥网络,严重影响受众的价值判断。“标题党”是指在网络传播中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等各种耸人听闻的手法来制作标题,“震惊体”常常把“重磅消息”“转疯了”“令人震惊”等词语放在标题开头,但文章内容却与之相差甚远。比如,曾经引起负面影响的标题《重大消息!海上大阅兵圆满结束,后方却传来不幸消息:又一国宝级巨匠陨落》,为制造噱头和所谓的“猛料”,刻意将并无任何关联的海上大阅兵与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李天离世的消息杂糅到一起,以此博取受众关注。这警示我们,重大军事行动报道要坚决摒弃网络“标题党”类新闻标题,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上,以专业性、权威性来提升报道公信力。

(三)来自涉军信息负面炒作的挑战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尖锐复杂,编造谣言、恶意炒作成为一些敌对势力攻击抹黑人民军队的重要手段。有的在部队展开重大军事行动时趁机造谣,进行攻击抹黑;有的故意放大涉军细节、歪曲事实真相;还有的抓住事件中的涉军因素,以偏概全、以假乱真,或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比如,2024年9月6日,“边境发生冲突”“我军牺牲6人”等多条涉军谣言充斥网络,西部战区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辟谣推文《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制作传播涉军谣言当止!》,标题简明扼要、掷地有声、直击要害,两个感叹号的运用表明了严正立场,第一时间击破谣言。由此可见,重大军事行动报道要时刻擦亮眼睛,仔细辨别披上伪装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在制作标题时,既要用事实表达立场和观点,又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表明立场倾向,用权威声音击破谣言。

二、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要处理好的关系

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要处理好相关关系。综合来看,主要是处理好政治性与新闻性相统一、精准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思想性与故事性相统一的关系。

(一)凸显军味战味,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相统一

重大军事行动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利益、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展示我军良好形象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宣传报道要与国家政策相统一,与国防战略相一致,在标题制作上要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相统一的原则。比如,《解放军报》获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我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成功举行实战化联合演训》,标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新闻事实,又充满军味战味。“实战化联合演训”表明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多军兵种联合作战、体系作战的恢弘气势;而“在台岛周边海空域”这一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敏感海空域,本身就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性;“成功”一词则充分展示了我军高昂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作战能力,表明我军完全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由此可见,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既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定不移传播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声音,又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新闻标准,向受众传递最新鲜、重要的信息。

(二)创新表达方式,坚持精准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一个好标题是阅读的开始。平淡无奇的标题或许同样能够表达新闻事实,但是读者不爱读、观众不爱看、网友不爱点,就无法提高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重大军事行动报道在拟制标题时,既要注重站在全局视角看问题,凸显真实性、权威性,又要努力创新表达方式,坚持精准性与艺术性相统一。比如,《“陆航雄鹰”飞向联合战场》《“大国鲲鹏”奋飞万里苍穹》两则新闻标题,均出自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们在战位报告”系列报道,陆航部队恰似“雄鹰”,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成为让陆军“飞起来”的关键力量;把运-20比作“鲲鹏”,将“鲲鹏”二字放入标题,能形象展现运-20航程远、载重大、速度快等特点。标题中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展示了我军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成果,更赋予两个飞行部队鲜明的形象特征,凸显了特有的阳刚美。这启示我们,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在精准表述新闻事实的同时,要活用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方式等,巧妙组合蓄势聚气的词语,烘托重大军事行动惊天动地的气势,以充满艺术性的“神来之笔”拨动受众心弦。

(三)注重情感传递,坚持思想性与故事性相统一

情感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兼具思想性与故事性的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宛如一把打开受众情感阀门的钥匙,总能“用昨天的故事打动今天的战士”。比如,《解放军报》2023年8月19日刊登的稿件《“吾将吾身献吾党”》,直接引用抗洪烈士周昆训的原话为标题,短短7个字就把中国军人一心为民的初心本色和流淌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令受众肃然起敬。又如,2021年2月至今,军地主流媒体持续推出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先进事迹报道,《解放军报》刊登的稿件《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将卫国戍边的驻守之地“喀喇昆仑”、饱含情感的词语“屹立”引入标题,自然特征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闪耀着崇高的理想光芒;新华社报道《清明节,烈士陈祥榕的墓前摆上了一盒喜糖……》,充满温情又满是悬念的标题,使人迫不及待想知道喜糖背后的故事,再度勾起受众对烈士的缅怀和敬意。由此可见,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要坚持思想性与故事性相统一,或设置悬念、或巧借引语、或发人哲思,触动受众的灵魂。

三、做好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要把握好的关键点

提高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的吸引力和内涵价值,在处理好标题制作关系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从实践中看,主要是抓住“焦点”,凸显权威;关注“热点”,回应关切;发掘“亮点”,以“新”引人。

(一)抓住“焦点”,凸显权威

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受众更渴望从权威媒体获知重大军事行动的真实信息。作为党和军队的喉舌,军队主流媒体在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时要抓住“焦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满足受众需求。比如,《解放军报》2024年9月26日刊登的消息《火箭军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1发洲际弹道导弹》,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文章以凝练精到的标题告诉读者“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直接呈现了我军武器装备性能和部队训练水平的核心内容,不仅有效展示了我军实力,更在第一时间向受众提供了权威信息。由此可见,一个标题就是一条硬新闻,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只有找到新闻的闪光点、聚焦点,才能凸显权威,赢得主动,激发受众阅读兴趣。

(二)关注“热点”,回应关切

在海量信息中,受众判断一篇文章是否值得看的标准往往是“是否与我有关”。基于这一规律,抓普遍关心的问题、触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将最新最热的新闻元素体现在标题上,是重大军事行动报道引人入胜的一种技巧。比如,2020年除夕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危急时刻,中国军网刊发消息《除夕夜,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紧急出征驰援武汉》,标题真实、客观、准确地表达了新闻事实,突出热点新闻要素,及时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时间给处在焦虑和担忧中的全国人民吃下了“定心丸”,提升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也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由此可见,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要以热点问题提升新闻的关注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旗帜鲜明地展现党、国家和军队的爱民情怀、为民使命。

(三)发掘“亮点”,以“新”引人

新闻标题的角度,往往影响受众的认知。重大军事行动报道制作标题时,要善于发掘“冰点”,以“新”引人,巧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于标新立异中深化主题、创新表达,起到令人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效果。比如,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作品《13名军长首次接受战役指挥能力大考》,标题所反映的事实与人们的基本认知截然不同,不免令人心生好奇:军长为啥从考官变成了考生?首次大考都考点啥?一连串的疑问,必然会吸引受众读下去。又如,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2024年5月27日发布的推文《近近近近!“联合利剑-2024A”演习精彩瞬间呈现之—近距同框篇》,主标题用四个叠字营造我军不同凡响的气势,节奏感明显,朗朗上口,增强了报道的叙事气场,给受众带来一种视觉冲击力。由此可见,重大军事行动报道标题制作要别出心裁、求新求变,巧用数字设置悬念,运用诗词韵律增强节奏感,借反常事实激发受众好奇心,用差异化逻辑突出新闻主体,等等,赋予标题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