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露映霞:新闻“小”与“大”的辩证思考——《解放军报》“三伏探哨”专栏系列报道的实践与启示
摘 要:以小见大是新闻采写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是对采编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检验和考验。本文结合《解放军报》“三伏探哨”专栏稿件策采编发实践提出,选择具贴近性、新闻性、典型性的小切口小故事小人物,将微观与宏观视角相结合,让大主题可亲可感、使大道理润物无声,传播强国强军正能量、放大奋进时代好声音。
关键词:以小见大;“三伏探哨”;采编实践
以小见大是新闻采写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即通过聚焦一件事、一个人甚至事实的一个“剖面”“片段”,来深入挖掘和展现其背后的普遍意义。因其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滴露映朝霞”的作用,成为重大主题报道落细落实、经常性工作报道求新求深的重要手段。但以小见大的“小”不等于琐碎、随意,它要求“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什么样的小题材小人物小事件能够承载大主题、大道理、大背景?如何“解剖麻雀”、精准滴灌才能实现一叶知秋、润物无声?这些考验着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2024年夏,《解放军报》推出“三伏探哨”专栏(以下简称“该专栏”),以哨兵为探访对象,刊发14篇记者一线见闻,反映人民子弟兵守望大好河山、守护万家灯火、守卫人民幸福的担当实践,稿件广为转发转载,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有专家表示,系列稿件以小见大 ,生动讲述基层强军故事、展现哨兵家国情怀、赞颂祖国发展变化、记录强军兴军步伐,堪称近期军事新闻宣传的一个亮点。本文结合该专栏策划和传播实践提出,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要选择具贴近性、新闻性、典型性的小切口小故事小人物,将微观与宏观视角相结合,让大主题可亲可感、使大道理润物无声,传播强国强军正能量、放大奋进时代好声音。
一、小切口展现大主题,让重大主题可亲可感
策划该专栏时,适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这次全会总结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宣传全会精神,激发军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巨大热情是主流媒体更是军队主流媒体的光荣职责和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该专栏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在改革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标,借助哨兵的眼睛反映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军民砥砺前行信心;通过哨位这一窗口反映基层官兵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大主题,让新闻不仅深下去而且实起来。
1980年8月,深圳特区正式成立,从此“春天的故事”传遍世界。该专栏开篇即聚焦特区,选取驻守深圳的武警广东总队深圳第二支队某中队警戒哨为探访哨点,推出《哨位观“潮”:我站立在沙头角》。稿件中,官兵以改革见证者、参与者和开放成果捍卫者、守护者的视角,讲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部队训练生活的变化、官兵不变的坚守担当。正如网友留言:“哨位‘观潮’,让人看到的不仅是涌动的人潮,更是深化改革开放激荡的时代大潮。”新闻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凸显。无独有偶。稿件《哨兵如“钉”:我为祖国守大桥》以驻守在武警江西总队九江支队某中队长江大桥的哨兵之口讲变化,“以前火车速度慢,大老远就传来‘哐当哐当’的声响,等半天才来到面前,而现在的动车与高铁速度太快,得靠铁轨的震动幅度等小细节来预判车型”“每天240多列列车驶过哨位,每年87600多列列车跨过大桥”“习惯了站岗时仔细观察铁路桥面安全,习惯了伴随入梦的刺耳噪音,也习惯了‘站起来就清醒,躺下去就睡着’的状态切换”……有网友留言:“字里行间,是见证祖国发展的强劲脉动的激动,是守护祖国的自豪”“生动展示了中国速度,更让人触摸到中国速度背后的力量。”稿件融媒体阅读量超过百万。
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依然是内容为王,提高新闻产品内容质量、打造别具特色的“独家新闻”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的关键。有深度耐品味的“独家新闻”从何而来?需要独特的新闻视角,需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编辑部策划。以该专栏为例,哨位是人民军队最小最普通的岗位,却又是“一线中的一线”,和平时期离“保卫祖国”最近的地方。一方面,国家的飞速发展带来哨位的巨大变化,哨位变化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的时代缩影;另一方面,履职哨兵是以青春和热血、坚守和奉献、执着和坚韧守望大好河山、守护万家灯火、守卫人民幸福的子弟兵的代表。该专栏选取“窗口”地区的普通哨兵为探访对象,因其特殊而具有典型性,因其普通而具有代表性,“特殊地点”+“普通一兵”的组合,让新闻产品更具与普通一兵的贴近性和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也更有传播力。
二、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典型精神润物无声
新闻就是讲故事。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所谓“会讲故事”意味着,不能见啥写啥,“一股脑儿端出来”,而要善于从现实中的真人真事中敏锐追踪时代发展的正能量,并将之提取和凸显,让受众受启发有感悟。该专栏注重将大道理融入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循循善诱、启迪兵心。
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有意思是新闻吸引受众的基础。《海岛机场:我的哨位在“奔跑”》讲述驱鸟班副班长谭玉城遭遇枪管炸膛险情后,摸索出换枪作业法的故事。“基层革新创造大有可为”“小岗位也能干出大名堂”等大道理,在驱鸟班战士与鸟斗智斗勇、护卫战机安全的有趣故事中流淌而出,让人信服。这启示我们,如果说“意义”是新闻的“蛋白质”“维生素”,那么“意思”就是新闻的“色、香、味”。把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有意思,才能更好地调动受众的“味觉”和“嗅觉”,在有效满足受众好奇心和愉悦感的基础上,把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传递给受众。
让有深度的思想有温度。有温度是新闻留住受众、让人回味的秘诀。《口岸前哨:我在丝路守国门》讲述的是精武尖兵刘强转岗至霍尔果斯边防连担任国门卫士的故事。多次在比武竞赛中折桂却奉命转岗的迷茫;初次面对高科技执勤设备的“摸不着门道”;潜心淬火成长为连队执勤标兵的喜悦……受众感受着刘强的情绪变化,也认同了刘强在这一过程中的感悟—“任何时候重新出发都不晚,任何时候都要以新兵的姿态大步向前。”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很多官兵都面临着转岗转型挑战,刘强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贴近性和亲和力,给了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参照,容易引起思想共振、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大道理只有讲出人情味,才能更好地以理服人;大道理本身也是有温度的,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讲道理”必须深入浅出、活灵活现,讲出思想温度、讲出情感温度、讲出语言温度。
让有观点的表达有亮点。新闻稿件的人物表态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形式,具有突出中心、深化主题、表达观点的重要作用。如何让有观点的表达更加顺畅自然、润物无声,氛围、场景的建构是关键。“为了守卫祖国海空安全,我们敢于牺牲一切!”《巡飞海天:我的哨位在云端》一稿中,副驾驶张军这句话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容易让人产生疏离拔高的感觉。然而文中,结合张军近百次执行战备巡逻、紧急拉动任务的经历,就让人觉得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张军表态背后的责任担当精神与精武强能实践,让有态度的观点表达得更有张力、深度与亮点。综观该专栏新闻故事选取,“小有小的广泛性、特有特的普遍性”,通过讲述普通哨兵个体的“小故事”,给受众展示了人民军队整体的“大气象”,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由此可见,以小见大看似是从一个角度选择小问题,考验的却是记者的观察力、素材积累等多方面素养。采编实践中,要注重选择能够见“大”的“小”,凸显贴近性,接地气,增加新闻的亲和力;凸显代表性,通过“解剖麻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见微知著;凸显典型性,报道对象虽然是“一鳞半爪”,但它是“龙”的“鳞”和“爪”,给人以启迪。
三、微观与宏观视角相结合,让新闻吸引受众更打动受众
新闻要吸引和打动受众,既要文字出彩以走“形”,更要情感真挚以走“心”。该专栏着眼求真、求实、求新、求活,得到受众认可。
个性化标题制作。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出色的新闻标题能够别致传神地表达新闻事实、体现立意主旨、传递编辑思想,令人回味无穷。该专栏系列稿件在制作标题时,打破过去的惯用套路,秉持“风格统一、以‘我’为主”的思路,整齐划一又个性十足,让人耳目一新—《祖国心脏:我站“红旗第一哨”》《海岛机场:我的哨位在“奔跑”》《高原制氧:我与战友同呼吸》……标题的前半部分,寥寥四字,清晰点明哨位所在地理位置或哨兵任务特点,新闻要素准确;标题的后半部分,一个“我”字,从第一人称视角展现浓浓的自豪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整组报道的标题单独细品个性鲜明、韵味十足,组合鉴赏更是妙趣横生、回味悠长。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碎片化、快餐化、图像化的阅读方式广为流行,传统的文字报道和深度内容想要吸引受众必须提升新鲜感、增强吸引力,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寻改进叙事方式的“最优解”,在“春风化雨”中吸引受众关注、强化用户黏性,实现传播质效最大化。
沉浸式亲历报道。实践证明,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脚力”之所以位列“四力”之首,是因为只有到现场、去一线,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该专栏策划之初,即明确定位为“记者亲历”,记者通过自己的眼睛和笔触,带着受众参观不足10平方米、半地下式的哨楼;品尝战机上几分钟的快捷午餐;体验驱鸟班战士在“奔跑”中履行使命的苦累……类似沉浸式亲历报道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现场感、沉浸感、体验感,让受众愿读、想读、爱读。由此可见,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军事媒体人要准确把握“小”与“大”的辩证法,沉到一线、下到基层、走近官兵,注重兼顾“个体叙事”和“集体叙事”,通过“小切口+多主体”的采访报道,深入挖掘动人故事、精彩瞬间、感人细节,处处写“小”却处处见“大”,事事皆“小”却事事藏“大”,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
细节性人像描绘。新闻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学”。一切新闻的背后,终究要聚焦于“人”,而“人”恰恰是新闻报道中最具活力和个性的一个要素。该专栏稿件写的都是普通一兵,且都是哨位上站岗执勤的士兵,身份、年龄、岗位等趋同,如何写出差异性、避免“千人一面”?该专栏稿件在采写、编辑过程中,大量运用个性对话,巧妙穿插充满人情味的细节描写,更能唤起受众的认同和共鸣。武警江西总队九江支队某中队长江大桥哨位哨兵孟德帅因常年与铁路噪声为伴,说话的嗓门格外大,听别人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向对方靠近;第77集团军某旅驻训地制氧站官兵的双手因天气寒冷和药水损伤导致红肿,接受采访时总是不自觉地搓手解痒……一篇篇亲历报道描写的诸多细节,将一个个忠诚使命、无私奉献的哨兵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精准、精细、精妙的人像描绘方式,记者用手中的笔,将受众与哨兵之间的距离于无形中大大缩短,使报道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厚重的烟火气。其实践说明,军事新闻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善于运用个体化叙事视角,使新闻叙事从宏观视角转向微观视角;要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在增强内容可信度和亲和力的同时,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和思想温度;要以细节代替宏大、以共鸣代替煽情、以体验代替灌输,让受众在观察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读懂中实现同频共振。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