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刘正瑜 王 超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8587892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融合直播:让军队重大主题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重大主题直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孙杰

摘 要:全媒体时代,无直播不新闻,新闻直播已成为一种全民化、社会化、行业化的网络传播信息服务形式。本文通过对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融合直播活动的分析,探讨融合直播对军事新闻传播流程的重塑及应把握的关节点。

关键词:融合直播;广播电视;全媒素养

全媒体时代,无直播不新闻。融合直播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是一种基于整合媒体平台,利用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即时采集、加工、分发、互动与新闻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因其实时生动、互动性强,且可有效整合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及第三方直播平台的渠道优势,成为主流媒体重大主题宣传的重要选择。2024年4月,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中国军号推出“上军号 看军舰”和“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两场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以下简称“该活动”),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本文围绕这一传播实践提出,军队主流媒体要找准定位选题、完善平台机制、提升全媒素养,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

一、融合直播为重大主题宣传注入新活力

重大主题宣传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重点工作、重要事件展开,一般厚、重、长,与全媒体时代受众轻量化、即时性、互动式信息获取喜好存在偏差。而融合直播将传统的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打破时空限制,为观众带来全新观赏体验,助力军队重大主题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接受众需求,丰富内容形式。该活动在策划初期即进行市场分析,拿出需求图谱、用户画像,据此确定节目内容形式。一方面,通过高清多机位进行军迷探访人民海军诞生地的直播活动为宣传造势;另一方面,生产多元产品进行全品类、无间隙发布,形成了融合报道矩阵。如中国军号军迷频道推出“一分钟看战舰”系列短视频,吸引军迷目光;武器频道推出“‘舰’多识广”专题,科普舰船知识;燃视频频道赶制《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第19届年会开幕》等多条短视频,实时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等,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其实践表明,与传统新闻直播紧跟主办方需求不同,融合直播让多维度、多视角、多互动、多媒体呈现新闻成为可能。军队主流媒体要借势而上,遵循传播规律,对接受众需求,提供更多元的信息产品,既方便受众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接收方式,更能全景展现新闻事件,真正让新闻和观点透过屏幕让受众触手可及。

提升互动体验,增强用户黏性。该活动中,受众不仅可以参与“水兵带你看舰”“我为战舰绘英姿”等互动性较强的板块,还可通过弹幕、点赞、评论等方式与现场实时互动,提升参与感。同时,与受众的直接对接也倒逼媒体话语方式和传播态度变革,媒体根据受众反馈快速、持续完善传播与引导方案,有效增强受众黏性,全网播放量达2255.8万,同步制作的《谁是终极英雄》等4期大屏节目在央视推出后,创下收视新高。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互动性影响传播效果。军队主流媒体不仅要以交互性提高受众参与度,增强其归属感、获得感;更要通过互动元素的添加,增强新闻产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整合生产力量,拓展传播渠道。该活动中,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注重统筹协调,相关参与者齐心合力默契配合,一边主动融入上级的联合策划,接受上级的指挥调配,一边主动作为,整合各种生产和技术力量,电视记者从单兵意义上的摄像转型为全媒体采集者,内容编排、脚本设计、拍摄精细化水平均大幅提升。依托中国军号新媒体平台推荐的多条产品也被新华社、央视频等主流媒体转发和跟进报道,扩大了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其探索实践表明,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要整合各类平台资源,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形成“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差异表达、全媒传播”的传播模式。这值得其他军队媒体借鉴。

二、提高融合直播传播质效对军事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新闻与直播的融合不仅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现场感、互动性得到了质的提升,更促使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生态的深层改变,对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树立全媒意识。该活动实践中,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建立了高效的指挥和调配机制,调动文字、摄像、制作、运营、技术等各方资源,确保了电视大屏、网络直播和相关短视频产品的同步生成。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军事新闻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拥抱媒体融合带来的变化,要不断强化全媒意识,在行动中向全媒靠拢,将融合理念贯穿从创意到设计再到制作和分发的全流程,努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具备全媒技能。该活动中,生产团队在为电视媒体制作军事新闻直播节目时,注重画面的稳定性、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在为网络直播平台制作内容时,则更突出互动性、及时性和娱乐性,起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融合直播需要军事新闻工作者具备跨媒体、跨平台的全媒技能,不仅要保持高水平的采播能力,更要不断学习掌握视觉制作、音效表达、传播引流等各种新技术。

提升全媒素养。全媒素养是军事新闻工作者在全媒体时代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该活动实践表明,只有具备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才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捕捉到有价值的军事新闻线索。要善于从国家战略、军事战略的高度出发,为受众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新闻内容;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确保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具备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受众关切,化解舆论危机。

三、提高融合直播传播质效的着力点

找准定位、找准选题、用好平台是提高军事新闻传播质效的关键着力点。

找准定位。找准定位是提高传播质效的基础。该活动以普及海军知识、引导发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为主旨,以一、二线城市的20岁至40岁中青年男性为传播目标用户,设计相应科普类、硬核军事类视频产品。同时,根据媒体特点,在追新闻热点的同时,拓广度、挖深度、提高度、增温度,做好新闻背后的新闻,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融媒原创产品,起到良好传播效果。其实践证明,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分化特点进一步增强,媒体正在从“泛播”走向“窄播”,明确媒体定位即明确传播的“基本盘”。军队主流媒体是党在军队的喉舌,军事新闻传播承担着发布重要军事信息、塑造人民军队形象等职责,据此确定新闻产品的内容、风格和形式不仅是职责所系,更是传播的根基。

找准选题。找准选题是提高传播质效的灵魂。该活动以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为契机,以“向海图强 逐梦深蓝”为主题,成功为直播活动和系列新闻产品引流。由此可见,对于军队主流媒体来说,选题要突出军事特色和价值。要关注重大军事活动、军事演习、军事训练等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和关注度的事件;要关注军人生活、军队文化、国防教育等贴近受众、具有亲和力的内容。

用好平台。成功的融合直播离不开先进平台载体的支撑。该活动依托中国军号新媒体平台推送,平台在提供稳定的网络直播环境和良好的后台管理的同时,本身附着的受众群体成为直播的高黏度受众,确保了新闻直播和相关短视频播发表现抢眼。这启示我们,平台是整合媒体资源,打造优质内容生态的重要依托。要用好平台,高效协同内容生产、传播、推广等环节,为用户提供丰富、权威、专业的新闻资讯;要依托平台形成强有力的融合指挥机制,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的融合对接;要通过扁平化的指挥层级,使资源高效配置和信息快速传递成为可能,为塑造主流军事舆论新格局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