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知兵·站位·头条——军事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论析

作者:江永红

摘 要:新闻是易碎品,为何许多军事报道却是“常青树”?记者是桅杆上的瞭望者,如何瞭望怎样记录才能生产出震撼人心、引发共鸣的新闻作品?本文结合军事新闻传播实践提出,恪守以兵为本的价值观、要给领导机关当参谋、按头条标准写每一篇稿,传播军队好声音,做新时代自信自强的军事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军事记者;成长成才;精品意识

我国老一代的名记者,几乎个个都当过战地记者,其成名作往往都是军事报道。新中国新闻事业开拓者范长江,长途跋涉走进大西北,第一个公开如实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将西安事变的真相公布于世,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魅力的名记者”。我党优秀新闻战士穆青1937年底入伍,次年8月发表成名作《岛国的呐喊》,那是他参加夜袭雁北榆林站的战斗后,根据缴获的日军日记和家信写出的。抗美援朝时期著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直言,写出该文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而这一切,把我完全感动了。”

新闻是易碎品,为啥许多战地报道却成了“常青树”?记者是桅杆上的瞭望者,如何瞭望怎样记录才能生产出震撼人心、引发共鸣的新闻作品?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什么样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才能担纲塑造军事主流舆论新格局、传播好军队好声音之责?本文结合军事新闻传播实践提出,恪守以兵为本的价值观、要给领导机关当参谋、按头条标准写每一篇稿,做新时代自信自强的军事新闻工作者。

一、恪守军事记者以兵为本的价值观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邹韬奋出过一个题目,让全国的新闻记者来回答—怎样当新闻记者?范长江给他写了一个答卷,答卷第一条是“诚”,忠诚的诚、诚恳的诚、诚实的诚。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热爱新闻事业,是当一名合格记者的基础。对于军事新闻工作者来说,热爱就更为重要。军队是武装力量,无论战场、训练场还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都充满风险和挑战,军事新闻工作者只有热爱国防、熟悉部队、亲近官兵,才能生产出高质量、有传播力的军事新闻产品。如前所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稿的产生最能说明这个道理。作者魏巍在回忆此稿的采写时说:“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地从心里蹦出来的。”魏巍多次深入朝鲜前线,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最终成稿。毛泽东同志批示:《谁是最可爱的人》印发全军。周恩来同志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讲话时,推开讲稿,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最可爱的人,从此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知兵,恪守以兵为本的价值观是当好一名军事记者最重要的基础。以笔者采写的《解放军报》1980年8月10日头版头条消息《“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  “红军指挥”越练越过硬》为例,稿件针对的是当时一些部队战术演练中“红军一打就胜、蓝军一触即溃”的固有模式,对我军校正军事训练指导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稿件是怎么诞生的呢?简单地说,是在训练场上“泡”出来的。那时候我们练的叫“三打三防”(即打坦克、打空降、打飞机,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可实际上,不少战士从当兵到退伍都没见过坦克、直升机,训练时用的也依然还是解放战争时的战术。这种连敌人是啥样都没搞清的训练脱离实际,显然不能适应战场的需要。这是军事训练中的一个大问题。抓到这个问题了,还得找到一个解决方法。笔者把20世纪的军事史几乎都看了一遍,从1900年的日俄战争开始,一直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一部战争史,说明了一个问题,因循守旧一厢情愿,必打败仗。二战中法国的失败就是因循一战经验的结果。学习历史,针对现实,笔者与官兵一起研究应该怎么办。最终提出想找一支合格的“蓝军”,一个正经八百的假设敌的想法。很快,某军一名干事找到笔者:“我们军部就有个‘蓝军司令’,这个家伙心狠手辣,扮演‘蓝军’比较真实,要不要去看看?”笔者连夜出发,第二天一早就采访,采访一天以后就写出了这篇消息,稿件寄出3天后刊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在全军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训练变革。“蓝军司令”也由此登上历史舞台,至今经久不衰。

实践证明,好的新闻产品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付出老农拾粪积肥一样日积月累的辛苦和用心才能收获的。优秀记者一般对新闻事业爱得深沉,军事记者更要是一名忧患意识很强的军人。只有站在军队改革的潮头上,才能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才能发现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作品才能在读者中产生影响。要将以兵为本的价值观,内化为对待军事新闻传播事业的一种人生底蕴和士兵本色,外化为爱兵、知兵,通兵情、达兵意、具兵形、有兵味、用兵语、说兵话、识兵事、论兵理,与士兵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二、军事记者要给领导机关当参谋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著名记者艾丰说过:“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这得到了很多新闻同仁的认同。“想总理想的事”是党报记者的责任意识。作为军事记者,就要想军委委员想的事,要在调查研究中思考一些问题,给领导机关当参谋。有一句话,叫“记者见官大一级。”这句话不是要记者狂妄自大,而是指采访时一定要站得高、眼界要宽阔。简言之,站位要高。综合来看,军事记者要具备三种眼光:俯视、透视、环视。

所谓俯视,就是采访不能光是仰视,像看天上的星星,还要俯视,俯视才能看到仰视看不到的东西。军事记者不能摆架子,高高在上,但眼界一定要高,要从全军的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有的事从一个点上看是很好的,如果在全军推广行不行呢?可能就不行。曾有一位老将军跟笔者讲过,抗美援朝的时候,有人用60炮打下一架美国飞机。怎么打下来的?炮手说:“天上的美国飞机像蝗虫一样,太多了,我气不过,一炮朝天打上去,稀里糊涂就给打下来了。”这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但能不能推广呢?不能推广。60炮打飞机那是没谱的,无法重复的。这件事只能作为一件奇闻趣事来报道,而不能作为经验来宣传。

透视则指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眼光其实就是洞察力和思考力。洞察力从何而来,源自不断地学习。笔者不是科班出身,这是终身缺憾,然而又时刻告诫笔者,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学历不高,但书不能比别人读得少,这迫使笔者养成了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文凭太低,但文章不能比别人差,这迫使笔者写每一篇稿子都兢兢业业,力图标新求异,有所创新。对于军事记者来说,尤其要多读军事类的书籍,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问题。要厚积薄发,注意积累。军事从来就是利用新技术最多最快的一个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不管你是硕士博士,参加工作以后你还得再学习。军事记者必须得学习军事。军事的范围很广,各方面要学的东西很多,军事记者要学到“内行看了觉得你不外行,外行看了觉得你很内行”的标准。

环视即由此及彼,从微观中把握全局,从偶然中洞察必然。军事记者要多交一些部队的朋友,比如说有见解的参谋、干事、助理员、科长、处长等各种各样的人,经常与他们探讨一下,问问遇到什么问题,建立一个“问题仓库”。这是很多新闻前辈的共识。穆青曾讲,“问题仓库”里面要装各种各样的问题,下去采访,发现这里正好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把一篇报道写出来了。还要搞一些专题研究,一段时间集中研究一个问题,“抓一根藤收一箩瓜”。军事记者要将自己当作一个调研员,下基层采访,既要问“有什么好事”“有什么线索”,更要问“存在什么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将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把国外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实的、本单位的、外单位的各种情况汇总思考。长期的、广泛的、深入地学习调查和研究,不断提升境界和眼光,培养高屋建瓴的大家气度。只有这样,在新闻采写中,才能从军队建设全局出发,把文章做在实际生活的关节点和要害处,提出别人难以提出的影响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问题,碰响“时代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以较大的作用力促进部队实际工作。

三、写稿就按头条标准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范长江、孟秋江、陆诒并称为三大名记者,都是靠军事报道成名,后二人与范长江一样,也都在抗战时期成为我党的新闻战士。

1987年,笔者曾当面向陆诒老前辈请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38年4月6日,台儿庄战役之时,他当时是《新华日报》的记者,和时任《大公报》记者的范长江等在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的指挥所得知当晚将要反攻的消息。看到前线危急,不少记者后撤。范长江却说,不上激战第一线,就采访不到真实的消息。范长江坚持邀他一起跨上战马,直奔离台儿庄只有3里地的31师池峰城师长的指挥所,采访并目睹了部队全力反攻的情景。次日早上,他们踏进余烬未熄的台儿庄,报道了胜利的消息。消息在《大公报》头版头条刊发,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周恩来同志高度评价这次采访:“你们深入前线,看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是记者应尽的职责,这样很好。”

实践证明,军事新闻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因为作者会写,更因为要用血甚至生命去写,要按头条标准写。只有冲到最前沿,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有传播力的新闻。边境作战时,1985年笔者在前线采访,有人见我写一篇就见报一篇,便问有啥窍门?笔者的回答是:“到战壕中去,不要老待在指挥所里。”当时,笔者常常连警卫战士和枪都不带,在战壕中转,其间多次历险。然而,战士看你与他一样,他就愿意给你掏心窝子。为了这种掏心窝,历点险也是值得的。《老山有个孙干事》《英雄原本是“仆人”》等稿件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要在军事新闻事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要有目标。不仅要有长远的目标,而且要有近期目标、眼前目标。要每写一篇稿子、每编一篇稿子,都要争取做到最好。写稿就要按头条要求写。笔者的一版头条新闻集收了100个头条,每一篇都有点与众不同。如前所述的《老山有个孙干事》无一句评论、无一个“呵”“呀”之类的感叹、无一句豪言壮语、无一个形容词,用纯白描手法来写人状物;《“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 “红军指挥”越练越过硬》一稿也是笔者追求不一样的结果,开篇导语“别的都不怕,就怕王聚生打电话”,如同相声演员“甩包袱”,吸引人往下看,摆脱了以往观点加例子的写法,用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其新鲜味赢得了读者。由此可见,水无常形,文无定法,新闻报道形式完全应该而且可以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让鲜活的新闻更有生命力。

按头条标准写新闻的要求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要讲好故事。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写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誉为新闻史上的不朽丰碑。其中很多故事经久不衰,这与他“新闻救国”的理想、深厚的地理文化积淀特别是对延安和红军的了解、强烈的问题意识密不可分。这充分说明,故事是外在表现,讲好故事能使新闻易于读者阅读,进而被接受,新闻价值得以凸显;积淀是讲好故事的内在支柱。对军事记者而言,要下一番功夫研究军事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特点规律等,并日积月累出经验;情结是讲好故事的坚实基石,没有对我军建设改革的赤诚热爱,没有对军事新闻工作的无限爱恋,是难以长期如一日地下功夫的,更谈不上讲好故事;问题是讲好故事的牵引。要带着满腹的疑问、深沉的思考,到火热的练兵场、激烈的战术对抗现场去寻根溯源,到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言行、习惯养成中去寻找答案。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