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着眼“三新”:把“家常饭”做出新味道——提高军事训练报道传播质效的思考

作者:陈典宏

摘 要:军事训练是军队的中心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训练报道如何选取视角,“烹”出独特味道,是提高传播质效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采写实践提出,拓宽视野,挖出“新思想”;改变视角,找准“新角度”;创新表达,讲好“新故事”,让训练报道吸引更多受众,讲好军队故事,进一步凝聚强军力量。

关键词:军事训练;日常报道;传播创新

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人民军队的生命力在于战斗力。这就决定了军队最紧要的事莫过于打仗,最紧急的事莫过于练兵。作为反映部队备战打仗的“风向标”,军事训练报道历来是军事新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军训练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变革之深、变化之快前所未有,各种变动因素的叠加冲击,给军事训练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为训练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科学指引下,人民军队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习主席的“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风起云涌的练兵场上,处处是官兵建功军营、苦练精兵的奋斗故事,如何从这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中汲取最有营养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做好训练报道“家常饭”,让读者“食指大动”“胃口大开”,军事媒体人必须力戒浅表化、套路化、热闹化的报道模式,坚持挖出“新思想”,找准“新角度”,讲好“新故事”,把“家常饭”做出新味道。

一、从细微处捕捉变化、挖掘根源,做出“硬菜”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场完全相同的军事训练。譬如飞行训练,大都按照准备、起飞、对抗、讲评等过程进行,流程相似,但训练的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背后的组训理念却不尽相同。从这些细微之处捕捉新闻,深入挖掘其中有新闻价值的故事,选取独特的报道方式与视角,就能克服浅表化、套路化、“流水账”式的报道,让一篇寻常的军事训练报道迥然不同。许多优秀的军事训练报道,正是从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新思想上体现新意的。

《解放军报》2013年1月20日稿件《准备打仗,先向“和平积习”开刀》获评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一篇反映部队冬季训练的稿件,记者却从训练场、复盘总结会等方面的变化敏锐地感知到“不一样”,进而犀利地提出“和平积习”是战斗力最致命的腐蚀剂,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头号大敌,必须坚决予以清除的鲜明观点。稿件在军地引起强烈反响。一篇消息的“爆炸当量”为何如此之大?引爆是瞬间的,但引信也许燃烧了很多年。新闻只有走进时代,才能走进历史。设想一下,如果作者没有对历史纵深和时代背景的深刻领悟,没有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军事训练指导思想,只就演练写演练、就流程写流程,这篇报道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并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一些军事训练报道质量不高,读起来“年年岁岁花相似”,正是因为报道者缺少发现的“眼睛”:走到哪写到哪、听到啥就写啥;就场景写场景、就演练写演练。纵然通篇“炮声隆隆”,也难以在读者心中留下“回响”。

新闻事件背后的“新思想”从何而来?首先考验的是军事素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媒体人,采写出优质的军事训练类稿件,首先要成为军事训练的行家里手。只有对战争的制胜机理、各军兵种部队的战法训法以及作战样式、作战环境等问题熟稔于心,才能悟透、搞清训练场上的胜战之道,抓住军事训练报道的“门道”和要害。

新闻前辈范长江说:“不亲自经历的事情,每每不容易了解那件事情的真相。”一名合格的军事新闻人,要想挖掘出精彩军营故事、捕捉到优质新闻线索,就必须走到官兵中去,把根扎在军营,让手中的笔、镜头时刻对准火热的练兵备战一线。

新闻采访,最怕“司空见惯”和“想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一名军事新闻人对军营、对官兵、对练兵场上发生的故事不能始终保持一种“孩童观察世界”般的好奇心、新鲜感,就难有新思想、新发现,也就没有真正的新闻可言。

正如军事训练本身,训练报道的内容总是不断更新迭代,即使是一名资深军事记者,也总有不懂不会的问题。问题是思想的基点,新问题是新思想的源泉。作为一名军事新闻人,要敢于问问题,善于问问题,对问题刨根问底,对采访对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这些“为什么”中,透过采访对象的只言片语,经常能发现新的新闻线索,捕捉到新思想。

《解放军报》2022年3月28日稿件《“呼叫变迁”升华体系练兵意识》就是多问“为什么”问出来的。其时,记者在南部战区陆军某旅采访,恰逢该旅与兄弟单位开展体系训练。训练中,面对侦搜到的“敌”目标,担任投送任务的飞行员并未迎面出击,而是利用信息系统发送坐标,呼叫地面先遣力量支援攻击。战果触手可及,战斗员却选择“不打”,这是为什么?带着问题记者深挖出了战场全局意识、体系练兵意识等“硬菜”,采写出上文和《体系视界越过“一树之高”》《协力高飞,这队“雁群”跨越了什么》等受到官兵和读者欢迎的新闻产品。

二、多角度观察寻找亮点,做出“新菜”

对于一名观察者来说,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军事媒体人面对常规的训练内容,想要写出新意,写出特色,就要尝试从多个角度观察,找出最有价值的一面。拿到新闻素材之后,如何选取新颖的报道角度,考验着媒体人的脑力,即思维能力。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者,军事媒体人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归纳思维等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由于军事训练本身的重复性,在军事训练类报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年重复的老题材、老话题。这就要求军事媒体人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将常见的话题与当下的现实联系起来,从老话题中发现新角度,推陈出新。

《解放军报》2022年6月11日稿件《敌情时刻不忘 速度慢者夺魁》是一篇反映武警四川总队练兵比武坚持打仗标准的训练报道,被军地媒体广泛转载。其成功之处在于,记者并没有就敌情意识写敌情意识,而是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两名官兵在面对“敌情”时的不同表现上,其中一名战士秉持“战场思维”而拖延了时间,另一名战士本着“赛场思维”而忽略了“敌情”,作者运用发散思维,把常见的敌情意识与大抓战训耦合的军事训练大势有机结合起来,将“不能追求脱离实战的‘快速’和‘高分’”的鲜明训练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长期以来,多数人习惯沿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或者对司空见惯甚至已成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更有助于解决问题。《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故事:某寺要找多年前掉进河里的石兽,许多人认为石兽沉在原处或被河流冲到下游,独有一位老河工提出去上游找,果然找到。这位老河工想到,河底是松软的沙子,水流冲击石兽,会反向冲刷上游的沙子,时间一长,石兽就可能逆流而上了。这种基于专业知识形成的逆向思维,对于搞好军事训练类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多一个角度就多一条思路。培养逆向思维,可以帮助军事媒体人摆脱新闻报道同质化的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比如,比武获胜经验、冠军培养秘诀、官兵革新技巧等正面案例常常见诸报端,其实,比武失败者身上蕴藏的胜败之道、落选的发明中潜藏的创新方向,有时候更具有新闻性。采写稿件,不妨倒过来想一想,在反过来思考的过程中寻找新角度。

军事训练是个系统工程,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由此衍生的军事训练新闻素材,同样如此。在团团“迷雾”中,找出军事训练类报道的角度之后,还需要用归纳思维对采访内容进行整理与提炼。

军事媒体人首先要把军事训练新闻素材和观点聚拢,然后根据已有的规律和结论,把这些事实与事实的意义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并进行再挖掘、再采访。事实上,聚焦点越来越小,焦点越来越集中,最后就可能找出一个最佳聚拢点,往往就是报道的新闻内核。《解放军报》2022年2月15日稿件《飞行员和机务人员联手探索新“剑法”》曾数易其稿。记者原本聚焦的是战训耦合主题,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部队机务等保障力量加入战法研究的源头是装备的科技含量提高,飞行员对装备深层原理和前沿技术的研究掌握不够精深成为战法创新的瓶颈。从部队官兵“战术层面的‘妙想’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有力支撑”这一感慨中,记者联想到习主席在2022年开训动员令中强调的“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迅速将主题调整为“科技之变”。稿件获得良好反响,不少部队官兵表示对军事训练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三、挖细节讲故事,做出“特色菜”

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生动感人的故事,把练兵场上的强军故事呈现给受众,是军事媒体人的重要职责。一旦有鲜活的新故事、好故事,报道中生硬、单调、枯燥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新闻作品就能实现有效传播。

新闻报道要“抓活鱼”。一些军事训练报道之所以“一个面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见水塘,不见鱼儿”,大都是千篇一律的训练场面和干巴巴的经验做法,没有“见人见事”。有的军事训练报道中虽然有故事,但故事却不“新”,总是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军事训练有其周期往复性,出现类似的新闻线索、类似的训练场面、类似的故事情节属于正常现象,但对于军事媒体人来说,避免同质化稿件是基本要求,需要多开动脑筋,创新表达,将“旧”故事讲出新意来,避免读者产生“审美疲劳”。以《解放军报》2022年3月28日稿件《体验侦察尖兵的“艰难一日”》为例,该稿讲述了第75集团军某旅侦察营开展极限多能训练的故事。在这个题材并不新颖的报道中,记者通过数十个故事和细节,聚焦侦察兵的“艰难一日”,详细记录了他们在追求作战效能最大释放、作战能力最大提升的自我跨越中,探索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转型的路径,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现代侦察尖兵的“士兵突击”,实现了新闻的有效传播。

著名记者穆青说过:“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同样是讲故事,有的报道为何短短数百字能让人过目不忘?有的报道洋洋洒洒数千字,也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其根本原因在于,军事训练的主体本身是“人”,军事媒体人着眼于“人”的细节讲故事,赋予了军事训练报道“生命”和“灵性”。

故事是“世界语”,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如《解放军报》2023年4月3日刊发反映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着眼体系作战探索空地融合人才培养新做法的稿件《跨兵种淬火蓄积胜战底气》,作为稿件主体的“亮点快报”不足千字,却讲述了3名飞行员的代职经历,部队经验做法只有短短的两小段文字。稿件专门配发“亲历者说”,由参与代职的飞行员现身说法,谈体会感受,延伸阅读。有官兵留言,“看到代职的得与失,更看到跨越本位意识之‘墙’的必要性”“只有打开个人和单位‘小窗’,才能推开战斗力跃升的‘大门’”……有部队反映,报道对各单位探索推进人才融合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好的军事训练报道,故事是核心,重中之重是运用细节描写,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可以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以人为基点,增加对环境、装备、时间等细节的描写,这样才能让报道生动起来。2022年《解放军报》“军营观察”版推出了“战位亲历·战地记者在战位”系列融媒体报道,以记者亲历的视角,在战位上与一个个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面对面交流,倾听来自战位的声音,呈现基层官兵火热的强军实践。回过头来,纵观整个专栏稿件,之所以能引发关注,就在于这个系列的报道对训练细节刻画得十分到位,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训练现场扑面而来的火热氛围。“人无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特”,只有特色鲜明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军事训练的专业性,决定了军事训练报道的魅力和力量依然在深度。要想把这桌“家常饭”做出新味道,军事媒体人就要比别人多思考一点,多挖细节讲故事,力争做出“特色菜”,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作品的鲜活度、吸引力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