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聚焦战场:凸显军事训练报道指导功能——《解放军报》军事训练报道传播实践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费士廷

摘 要:增强军事训练报道指导性是军队主流媒体服务备战打仗必须直面的一道重要课题。着眼提高军事训练报道指导功能,本文结合《解放军报》军事训练报道传播实践提出,紧跟时代,大力宣传军事训练新成就和新变革;紧盯战场,揭示新时代军事训练特点规律;紧贴实际,直面演训场的热难点问题。

关键词:《解放军报》;军事训练报道;指导功能

军事训练是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做好军事训练报道,对于鼓舞士气、凝聚军心,提升部队战斗力和提高部队全面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军事训练报道的指导性,既是军事训练报道地位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军队主流媒体服务备战打仗必须直面的一道重要课题。

当前,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促使战争形态演变、战争领域拓展,军队使命任务等发生深刻变化,我军军事训练进入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于军队主流媒体来说,创新军事训练报道,在提升时代性、针对性和贴近性中凸显指导性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结合《解放军报》(以下简称“该报”)军事训练报道传播实践提出,提高军事训练报道传播质效要紧跟时代,大力宣传军事训练新成就和新变革;紧盯战场,揭示新时代军事训练特点规律;紧贴实际,直面演训场的热难点问题。

一、紧跟时代,大力宣传军事训练新成就和新变革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对新闻舆论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增强新闻报道指导性的根本保证。该报近年对此进行了有益尝试。

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唱响时代最强音。如该报2020年11月25日推出的纪实通讯《领航强军 铁流浩荡》,从“高瞻远瞩,指引军事训练发展方向”“运筹帷幄,擘画军事训练转型蓝图”“上下同欲,汇聚军事训练强大合力”等3个方面,生动翔实地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领导推进新时代军事训练的历史进程,在全军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官兵表示,看到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新时代大练兵画卷,投身其中的激情得到触动。

此稿折射出的是新时代军事训练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波飞浪卷的远海大洋,到千里冰封的塞外北国;从运筹帷幄的指挥中枢,到龙腾虎跃的演兵一线……我军统帅每次下部队调研,都着重强调练兵备战,对军事训练高度关切、倾注极大心血。从朱日和沙场阅兵,到南海海域海上检阅、开训动员大会发布训令,习主席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围绕军事训练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指挥一系列重大行动,以坚定的步伐引领全军实战练兵之路。增强军事训练报道的指导性,要自觉服务习主席领导推进新时代军事训练这个大局,通过新闻报道全面准确解读,深刻生动阐释,引导全军官兵深刻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的历史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推动习主席关于军事训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入脑入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保证新时代军事训练的正确方向。

实践证明,成就宣传是主流媒体报道成绩、总结经验的一种常见宣传形式,起到明确方向、促进团结、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军事训练报道凸显指导性,就要大力宣传这些新成就新变革,切实增强全军坚定不移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的信心和底气,凝聚起全军上下谋训、抓训、组训、参训的磅礴力量,为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创造良好舆论氛围,推动我军不断开创军事训练新局面。

新时代,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坚定不移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推动全军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重点推进实战实训,深入推进联战联训,大力推进训练领域改革创新,广泛推进群众性练兵比武。我军军事训练在紧贴实战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支撑了备战打仗能力提升和各项重大任务完成。对军队主流媒体来说,在报道全军军事训练新成就新变革时,既要有令人振奋的宏观叙事,也要有触动人心的微观观察,点面结合,才更能影响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实现指导的目的。如该报2019年2月11日稿件《一切只为那一刻》,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选择了东部战区陆军某旅调整组建一年半来的20份党委议战议训会议纪要为观察点,从“议战议训,雷打不动。备战打仗是部队的主责主业,更是党委的第一要务”“议战议训,问题第一。对备战打仗的短板弱项扭住不放、持续用力,在集智攻关中科学决策”“议战议训,导向鲜明。无论是用人、考评,还是评功评奖,都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等维度,对这个旅大抓军事训练的坚定决心以及新成就、新变革进行了深度透视,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稿件也被中宣部、中国记协评为2019年度“新春走基层”活动优秀作品。由此可见,军事训练报道增强指导性,要紧贴时代脉搏、反映时代风貌、直面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要在宏观上的舆论一致和微观上的多元表达上下功夫;要转变传播方式,把军事专业的硬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把指导性融入知识性与趣味性之中。

二、紧盯战场,揭示新时代军事训练特点规律

所谓新闻指导性,就是揭明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指导其发展,在认识中求得预见。该报近年来的军事训练报道实践说明,增强指导性就要实时感知我军演训场的“正在进行时”,从纷繁复杂、形态各异的演训活动中抓住事实本质,揭示新时代我军军事训练的发展规律,以鲜明的针对性彰显指导性。

感知新发展新变化,揭示规律引领创新发展。该报2023年12月26日稿件《助力战鹰高飞远航》,展现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空中加油训练的火热场面。这篇不到800字的稿件被军地媒体广泛转载。有网友留言,新装备催生新质战斗力,看到了航空兵部队体系作战、远域制空等能力不断提升,为强军新貌倍感自豪。由此可见,新时代的军事训练报道,必须站在战争前沿、科技前沿,立足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抓住适应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需要的现代化练兵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进行报道,引领新时代军事训练跟上现代战争形态发生的新变化。

纵观世界军事发展史,先进的科学技术总是最先应用于军事,不断催生新的作战能力。从中外军事新闻发展历程来看,但凡优秀的军事新闻报道,在揭示规律、引领发展上都能起到示范作用。反过来说,但凡能揭示、预见战争变化的新闻作品,也一定能在新闻史上留下自己的位置。比如,解放战争期间,众所周知的军事新闻名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渡江战斗的报道,反映了当时敌我力量的对比上,人民解放军已占有压倒敌人的优势,国民党之抵抗已是“甚为微弱”“毫无斗志”。这篇消息主题重大,思想深刻,意义深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打破了敌人划江而治的企图,对解放全中国有重大意义。又如,二战期间,《纽约时报》1942年10月24日刊发《战争技术经验及其应用》,这篇报道根据太平洋作战情况及发生的变化,科学地分析了战争技术经验及应用。作品开篇就明确说明了太平洋战斗中,航空母舰、俯冲轰炸机、鱼雷飞机和战斗机的重要地位与任务,接着用事实说话,结合典型军事事件,如“中途岛海战中美国鱼雷飞机在距离目标舰25英里之外全部损失”来支持观点,做到了观点鲜明、例证充分。特别是在阐明观点时,记者从攻击与被攻击方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如在对飞机与舰艇的对抗报道中,既讲舰艇防水平轰炸机的经验,又提出鱼雷飞机打击舰艇的建议。记者运用矛盾的观点,详细说明某件武器的优缺点,且重视运用发展的观点比较当时战争作战方法的变化,比如海军改变观念,改进远程飞艇,以低空水平轰炸机代替高空水平轰炸机等。这篇由记者汉森·鲍德温撰写的报道也被称为对西南太平洋战事的“第一流解释性报道”。

当前,世界新军事革25命迅猛发展,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作用下,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更为迫切的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军各部队正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积极更新思想观念,乘势而上,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军事训练报道也要抓住机遇,在“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这一使命任务上有所作为,帮助全军官兵认识理解其时代背景、成功经验、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为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权添砖加瓦。

三、紧贴实际,直面演训场的热难点问题

军队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新闻传播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基层关注关切的问题。抓问题,历来是军队主流媒体的光荣传统,也是提升军事训练报道指导性的不二法门。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党全军展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努力肃清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左”的思想在国家和军队建设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军事领域,“左”的影响突出表现是从本本主义出发,沉醉于“红军必胜”的练兵模式,具体表现在军事演习上,“蓝军”作为专为“红军”设立的训练对象,在与“红军”的对垒中,永远被设定为被配合、被消灭、被战败的角色。1980年8月10日,该报头版刊发消息《“蓝军司令”越演越狡猾 “红军指挥”越练越过硬》,报道针对的就是我军战术演习中“红军一打就胜、蓝军一触即溃”的固有模式,引起全军上下广泛关注,对我军校正军事训练指导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实践证明,军事训练报道增强指导性,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敢于直面演训场的现实矛盾和参训官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客观分析矛盾问题的前因后果,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真正为改善部队训练条件,激发官兵训练动力,提高训练质效鼓与呼。如2014年初全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由于我军多年没有打过仗,有的部队和官兵在怎样确立战斗力标准、如何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在部队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存在模糊认识,缺少招数和办法。解放军报社派出采访小分队深入部队采访,走进座座军营火热的大讨论课堂寻找答案,到硝烟弥漫的三军演兵场思谋良策,采写了《“标准”之辨,战争来临前的大考》《“标准”之变:军人的目光瞄准未来战场》《“标准” 之剑:刃向忘战轻备“太平官”》等一组记者调研手记,以独特视角回答了“战斗力标准是什么”“战斗力现状怎么看”“战斗力建设怎么办”等热点问题,获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三等奖,为部队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一案例对今天仍然有重要启示意义。这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对我军进行了整体性、革命性重塑。这就要求军事训练报道必须适应改革进程,及时引导全军部队跳出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工作套路,树立同改革相适应的抓训、组训、施训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尤其在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型上,军事训练报道要重点关注战训一致、联合训练、训练管理、科技练兵等事关军事训练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敢于担当作为,直面问题,积极发声;要针对军事训练中基层普遍关注的问题,有效引导舆论走向,汇聚破解难题的智慧,促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军事训练报道教育引导全军把备战打仗指挥棒立起来,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对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