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全局:抢占国际舆论斗争制高点——从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谈提升国际舆论斗争能力
摘 要: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是当前国际舆论战场的缩影。要把握战略全局,直面挑战,不断增强斗争本领、丰富斗争手段,提升国际舆论斗争能力,对美西方国家策动盟友国或其他势力炮制、炒作中国军队维权行动中的所谓“不安全、不专业”等不实言论,坚决亮剑,抢占国际舆论斗争制高点。
关键词:舆论战;国际话语权;斗争策略
“菲律宾人还真把美国佬的话当真吗?”“打‘激情牌’强冲硬闯无效后,菲律宾又打起了‘悲情牌’……”2024年6月11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的官方账号中国军号(以下简称“中国军号”)刊发评论《把南海“碰瓷”当投名状,菲律宾却被美国当猴耍》,既列举菲律宾借口舰船“故障”长期非法滞留在中国岛礁上等侵权行径,又批驳其甘愿充当美西方干涉地区事务的急先锋、马前卒,伙同域外势力在南海拉帮结派、炫耀武力。有舆论战专家称,该评论掷地有声,凸显了军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特别是批驳菲律宾“把南海‘碰瓷’当投名状”“将国家前途与命运绑在美国‘战车’之上”等言辞,一针见血地向世界揭穿了菲律宾现政府虚伪双标的假面具,有效阻止了其惯用的“倒打一耙”等伎俩,为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提供了借鉴参考。
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是当前国际舆论战场的缩影。最典型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支持、资助其盟友国或其他势力等,对其对手进行舆论攻击,从中渔利。近年来,围绕南海、台海和我军建设发展等问题,美西方国家频频策动盟友国或其他势力,肆意对我军抹黑污蔑、丑化妖魔化,炮制、炒作中国军队维权行动中的所谓“不安全、不专业”和威胁地区乃至世界安全等不实言论,误导国际社会、损坏我军形象、挑动地区对立。因此,我们要把握战略全局,直面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战略要求,不断增强斗争本领、丰富斗争手段,提升国际舆论斗争能力,占领道义制高点,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
一、充分认清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的严峻态势与复杂性
近年来,出于维护自身利益、排挤打压异己等目的,美国策动或胁迫其盟友国或其他势力,炮制涉及我军的不实证据和虚假言论,一次次欺骗世人、挑起冲突。综合来看,主要体现为“三个化”。
(一)效仿主子,军事挑衅与舆论炒作一体化
在美国主导和授意下,当前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呈现出军事挑衅与舆论炒作一体化新特征。比如,2024年5月初,澳大利亚国防部表示,一架正在黄海“国际海域”执行任务的澳海军直升机,遭到中方的“不安全”拦截。又如,2023年11月,加拿大国防部炒作其军机在南海“国际海域”上空被中国战斗机“不安全”接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称中国军队“不安全”接近的国家都是美国的亚太盟友,他们跑到中国家门口挑衅还倒打一耙的伎俩,效仿的正是其主子。根据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提供的数据,仅2023年1月至10月,美军侦察机就有2000余架次抵近活动,美舰2艘次冲闯我西沙领海,5艘次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毋庸置疑,美国才是真正的挑衅者。
(二)依仗主子,对华涉军炒作日趋激进化
在美国撑腰和怂恿下,其西方盟友们近年来在台海等问题上对中国挑衅炒作愈演愈烈。比如,日本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将穿越台湾海峡并进行炒作渐渐变成一种“显摆”。2024年6月,荷兰国防部网站刊文称, 2架中国战斗机和1架中国直升机在东海国际空域接近荷兰海军“特罗姆普”号护卫舰舰载直升机,造成不安全局势。在中方管辖的海域侵权挑衅还刻意炒作,可谓欺人太甚。此“耀武扬威”实质是“狐假虎威”。美国召集了29个国家展开所谓“环太平洋2024”军事演习。荷兰就是29国之一。由此可见,正是有美国做后台老板,其西方盟友们对华涉军炒作才日趋激进化。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三)言听计从,对中国军队攻击抹黑呈现常态化
纵观当前国际舆论场,美西方盟友国家对中国军队的攻击抹黑呈常态化。首先,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常态化。美西方盟友国家媒体对主子的授意言听计从,通过选择性报道、虚假新闻和谣言传播等,把狂妄挑衅中国军队说成“被挑衅”。其次,炒作所谓“地区安全隐患”。美国不断授意盟友国家渲染意识形态对立。菲律宾之举就是典型例证。2023年以来,菲律宾频频在南海挑衅滋事、恶意炒作。在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其领导人更是罔顾历史和事实,不断暗示中国在南海地区“通过武力、恐吓和欺骗来宣扬毫无根据的主张”,等等。再次,舆论议题组织化。美西方盟友国家媒体与社会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智库机构等联合起来,制造对华涉军议题。如前所述的不实言论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炉的。
综上所述,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的严峻态势与复杂性警示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升国际舆论斗争能力,确保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
二、准确把握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的底层逻辑
当前国际舆论场的现状表明,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必须准确把握好相关底层逻辑。
(一)放弃幻想,随时准备斗争
树欲静而风不止。从美西方盟友国家不时打着“自由航行”名义穿越台湾海峡,到菲律宾频频在南海“碰瓷”“卖惨”,再到互联网上此起彼伏的“中国军事威胁论”, 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在舆论场上屡见不鲜。这警示我们,放弃幻想,随时准备斗争迫在眉睫。要充分认清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已成为美西方国家打压对手的重要手段,是其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的又一个险恶伎俩;要清醒认识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是夯实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基础,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密切相关;要着眼未来舆论战场,补齐短板,把“危机感”变成斗争动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舆论安全观,全面加强涉军舆论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斗争能力。
(二)先声夺人,引导舆论走向
2024年6月17日,菲律宾1艘运补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中国军号于当日发出署名短评《对屡教不改者,依法管制是正当且必要的》,明确指出菲方多次擅自闯入中国岛礁邻近海域等,并重申中国海警依法管制的正当性和必要性。舆论战专家称,短评第一时间传递权威信息,防止了菲方反咬一口。由此可见,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要先声夺人,有效引导舆论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发声时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不偏离正确的基调和方向;要选择最有利的出击时机,让受众感到“这正是我最想知道的”;要依托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顺其自然扩大影响。引导舆论要坚持“三不”:引导前不超前求满,搞好铺垫;引导中不避重就轻,打蛇打七寸;引导后不轻易撒手,防止反弹。
(三)阐明立场,用事实说话
近年来,不断有美国的盟友国家派出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并炒作。如前所述的荷兰之举就是例证。中国国防部发言人2024年6月11日专门就此明确表示,荷方所言颠倒黑白,其侵权行径欲盖弥彰。发言人还原了6月7日荷海军护卫舰舰载直升机位上海以东侵权挑衅的事实,同时指出,侵权挑衅必遭中方坚决反制。舆论普遍反映,这一回应及时有力,既说清了事实真相,又表达了立场观点。这启示我们,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要注重以事实说话,直击对手软肋,让其无法还手;要充分利用证据,揭穿其挑衅炒作伎俩,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分化瓦解对手;要阐明立场,让对手看到中国军队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三、紧紧抓住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的主要矛盾
历史和现实证明,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具体来说,主要是“三个创新”。
(一)创新国际军事传播策略,提高国际涉军舆论斗争质效
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涉及的不是中国军队与代理国军队或者集团的简单关系,而是中国与美西方国家和各个代理国军队及其集团间的复杂关系。这要求我们要通过创新国际军事传播策略来提高斗争质效。要紧盯舆论战背后的美西方国家,统筹国际传播、外交战略和舆论斗争等,整体谋划、超前策划、有序发声,提高斗争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拓展社交媒体的国际传播范围,构建包括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斗争传播平台矩阵,实现多元融合、协同出击。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新算法,及时发现、精准识别、巧妙应对西方国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出的“计算式”宣传伎俩,探索智能化“反计算”宣传模式,确保网络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要善用独家的、多元化的信源,增强国际传播效果,建构起思维缜密且观点鲜明的涉军国际舆论,进而占领舆论高地。如俄罗斯媒体在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中援引的信源种类多达38种,引用总量为889次,信源的交叉使用和印证,使其在话语对抗中占据优势。这值得借鉴。
(二)创新国际传播军事话语体系,建构涉军舆论斗争制衡话语
纵观近年国际舆论场,美西方国家策动舆论战时采用了“旨在建立国际霸权联盟的外部话语制衡”和“旨在阻止潜在挑战的消极话语制衡”,企图把自己塑造为“公平”“正义”等化身,将中国军队塑造成“战争”和“威胁”等代名词,并在国际舆论场建立起所谓话语共识和政策联盟,从而让代理国或集团拥有话语制衡优势。这警示我们,创新国际传播军事话语体系,建构国际舆论的制衡话语势在必行。要借鉴美西方的话语策略,善于综合运用内部军事话语、外部军事话语等进行话语制衡。要善于破解对手设置的所谓“不安全、不专业”等不实言论,针锋相对地讲“美国霸权论”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区分话语对象,学会与什么对手交锋说什么话,诸如对公然严重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美西方铁杆盟友,当头棒喝,坚决开展舆论反制,营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威严氛围;对受蛊惑裹挟的国家和舆论投机者,重在向公众还原事实真相,遏制其投机企图;对观点偏颇的意见领袖和陷于认知迷雾的民众,应以团结、教育、引导为主,防止简单推向对立面。要活用中国文化元素,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议题和话题,突出思想价值内涵,抢占道义制高点。
(三)创新国际传播力量格局,壮大国际涉军舆论斗争力量
在国际舆论斗争中,人才起着关键作用。如前所述的美西方盟友国家媒体与社会组织等机构联合制造对华涉军议题的伎俩,从侧面告诉我们,打赢美西方国家策动的舆论战,除了要发挥军地职能部门、媒体、科研院校和部队的专业力量外,还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壮大国际涉军舆论斗争力量。要注重运用统一战线的思维,画好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舆论斗争“同心圆”,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把握时度效,在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同时最大限度争取人心。要发挥统一战线优良传统,进一步推动外事、宣传、统战、联络等部门之间人才流动的“旋转门”,为舆论斗争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要用好新媒体人才,通过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网络名人进军营”等方式,提高其参加国际舆论斗争的积极性,助力舆论斗争。要加强对入驻我国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外国政要名人账号的公关运筹,通过互粉关注加强话题互动,拉近情感距离,增大舆论的回旋空间。要加强对境外媒体的通联工作,强化新闻业务合作,通过节目交流、信息投喂、邀请参访等方式,尽力做好一人一事和具体频道、栏目、版面的沟通交流工作。
(作者单位: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六支队)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