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新声动人”: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全媒体时代军队院校新媒体创新传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邱淑群 谢长征 黄力鹏

摘 要:军队院校新媒体作为军队媒体矩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凝心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军队院校新媒体传播实践,从做优创意策划、创新话语体系、强化互动“网感”三个层面,探讨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传播创新

“年轻态”对一个人来说,是指生理、心理、精神上呈现一种年轻的状态,如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勇于尝试、不断进取等。按照当前传播领域的普遍认知,媒体也需要“年轻态”,主要体现在呈现内容鲜活生动、表现形式丰富多元、传播手段互动便捷,带给受众“有意思”“有意义”的阅读体验。新时代的青年官兵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对媒体的“年轻态”有着更为迫切的要求。军队院校新媒体作为军队媒体矩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凝心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做优创意策划、创新话语体系、强化互动“网感”,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

一、围绕特色内容做优创意策划

全媒体时代,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要围绕特色内容在做优创意策划上下足功夫。

挖掘特有资源。以“特”取胜是军队院校新媒体近年着力探索的一个方向。2024年1月16日,西太平洋海军论坛2024年工作小组会在海军指挥学院举行,人民海军官方微博推出短视频《西太海军论坛2024工作小组会间隙记者开启畅聊模式》,以Vlog形式,展现记者在会议间隙与各国代表亲切交流、合唱名曲、学说中文的场面。“年轻态”的呈现方式,让受众眼前一亮。这启示我们,军队院校新媒体要紧贴部队使命任务,发掘权威独特内容;要用好承办重大活动等时机,策划推出契合年轻受众审美的产品;要借助有趣味的创意,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凸显自身使命。近年军队院校新媒体围绕“我是谁”“为了谁”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武警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2024年3月30日发布推文《嗨!这是我的“搭子”》,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搭子”一词切入,通过讲述军校学员与“训练搭子”“学习搭子”“娱乐搭子”的故事,展现共同奋斗、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让受众感受到满满正能量。由此可见,军队院校新媒体要聚焦办学定位,打造特色内容。比如,担负培训指挥人才的院校,应充分发挥“智库”优势,围绕专业问题推出策划,帮助青年官兵拓宽学术视野;生长学员较多的院校,要结合专业特点传授成长成才经验,助推青年官兵加速成长成才,争当打赢尖兵;专业技术院校应侧重突出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播,助力青年官兵了解更多新技能新技术,提高其驾驭现代装备的能力;等等。

打造品牌栏目。品牌是提高用户对产品认知度的“王牌”。国防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开设的“最美新时代科大人”“打卡科大”“国防微讲堂”等栏目,大力挖掘该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出一系列接地气的产品,广受受众认可。其中,“国防微讲堂”每逢本科招生季,以系列直播形式开设国防科技与国防知识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教授面对面答疑解惑,形成强势品牌效应,极大增强了受众黏性。近年类似的成功案例很多。实践证明,打造品牌栏目是军队院校新媒体赢得受众的着力点,要从培养(训)对象、专业设置、校史校风等方面着手,设计充分展示自身特色的栏目;要紧贴受众需求,在内容上凸显军味战味、聚焦实用管用;要在抢“先”和抢“鲜”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二、着眼贴近受众创新话语体系

全媒体时代,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要在创新话语体系上做足文章。

变集体叙事为个体叙事。叙事方式决定传播效果。空军军医大学抖音号开设的“我与勋表”专栏,每期邀请专家学者以第一人称口述勋表背后的故事,透过勋表这一“胸前的荣誉墙”,让网友真切感受到人民军医医者仁心、向战为战的精神。实践证明,全媒体时代,在诸如“我与勋表”这类专业性和指向性很强的特定传播中,个体叙事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军队院校新媒体在展现军人群体形象时,要变集体叙事为个体叙事,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问题;要将时代大背景内化进“小我”的故事中,生动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踔厉奋发的崭新风貌和革命军人笃行不怠的价值追求;要把广大官兵的成长进步和工作生活放在人民军队阔步前行的大背景下考量,引发受众更深层次的共鸣。

活用兵言兵语讲故事。善用鲜活语言才能更好地与年轻人沟通。武警工程大学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19日发布推文《薪计划|津贴去哪了?》,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刚发津贴向东流”“发扬传帮带 攒钱大PK”“新学员的薪计划”等为小标题,讲述军校学员用“人生第一桶金”投资自我的故事,文风生动活泼,语言充满“网感”,让青年官兵倍感亲切。由此可见,军队院校新媒体要变受众为用户,增强受众的阅读兴趣和分享欲望;要合理使用网络热词、“梗”等互联网话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要用鲜活语言讲故事,精准传递信息,赢得受众共情。

借力IP形象增强传播吸引力。用新兴传播技术凸显媒体“年轻态”已成为当前传播领域的共识。军队院校新媒体近年对此进行大胆尝试。比如,海军指挥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小海”(男军官形象)、“小军”(男战士形象)、“小志”(男文职形象)、“小慧”(女军官形象)、“小雪”(女战士形象)、“小苑”(女文职形象)6个IP人物,以表情包、旁白、群聊等呈现方式,说学院故事,演学院历史,深受官兵欢迎。这启示我们,军队院校新媒体要创造多样化的IP角色,以拟人的形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要以趣味性表达弱化主流媒体的“强说教”形象,使传统严肃的语境在形象生动的叙事中增加趣味性、吸引力;要借助IP形象天然的文化属性和情感属性,建立与用户的强连接。

三、转变服务理念强化互动“网感”

全媒体时代,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拓展服务。

吸引用户参与互动。无互动不媒体。武警指挥学院抖音号发布的短视频《新兵下连Vlog》,加入弹幕、二次元、洗脑神曲等“网感”元素,并推出相应视频回应网友的跟帖,与用户实现互动,受到受众普遍欢迎。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和用户一起高效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年轻态”的具体体现。军队院校新媒体要强化互动传播,互动不仅产生反馈和评价,而且直接产生内容,甚至形成热点话题;要紧跟时代潮流步伐,依托热点话题等实现与用户乐在一起、学在一起的互动效果;要提高内容与用户的匹配性,激发用户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增强沉浸式体验。体验式传播是全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华网出品的新媒体产品《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全程融入直播互动、在线问答、VR、航拍等技术,并通过三维模拟技术呈现长征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地表景观及天气变化等,给受众以强烈代入感。这启示我们,军队院校新媒体要注重运用创意定格动画、手绘H5、MR、AR/VR等“年轻态”呈现形式,创新传递主流声音;要把传统文图与可视化交互等新形式融为一炉,增强受众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要积极融入元宇宙的概念和场景,打造虚实结合的出圈产品。

用好矩阵传播平台。“联合作战”是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一种新常态。当前,军队院校都开通了新媒体账号,尽管尚未全面覆盖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第三方新媒体平台,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态势,在重大宣传报道中充分展示出台、网、端、微、屏、号一体传播的全媒体矩阵力量。实践证明,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只有建成多渠道、立体化、全维度的传播矩阵,才能形成强大宣传声势。凸显军队院校新媒体“年轻态”,要用好传播矩阵,充分利用各平台优势为我发声;要根据不同平台特质,量身打造个性化产品;要开门办媒体,加强军地和院校间的协同,唱响强军“大合唱”。

(作者单位:海军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