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夏云龙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以小见大:巧用不寻常的细节诠释时代主题——邹健东战地摄影实践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马丽娜 周晓锋

摘 要:在残酷战争中挖掘感人细节是战地记者的不懈追求。我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解放战争期间,亲历战场,走进官兵、融入群众,拍摄了大量用细节“说话”的佳作。探寻其“以小见大”的战地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邹健东;战地摄影;细节;启示意义

提到战地摄影,人们总会想到那些波澜壮阔的宏大场景、硝烟弥漫的惊险画面、枪林弹雨的生死瞬间。实际上,在世界战地摄影史上,还有一些巧用不寻常的细节记录战争精彩瞬间的经典之作。我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邹健东在战争年代对此做过大胆尝试。解放战争期间,邹健东亲历报道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拍摄了大量用细节“说话”的佳作,其镜头中既有青年踊跃参军的热忱,军民一家亲的感人肺腑,也有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的同仇敌忾,还有见证国民党反动派溃败覆灭的历史时刻……

在残酷战争中挖掘感人细节是战地记者的不懈追求。邹健东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1939年在新四军军部摄影室工作,抗战胜利后先后任《华东画报》摄影记者、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摄影记者、八兵团和军分社摄影组长和记者。探寻其“以小见大”的战地摄影实践,对新时代军事记者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巧用细节,通过“寻常事”凸显时代精神

淮海战役时,农民总是推着车、挑着扁担给人民军队送粮食、运物资,正如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邹健东的《淮海烽烟》就生动记录了这样的场景:一个挑着扁担送饭的农民与一名奔赴前线的战士擦肩而过,战士的背影相较于农民更加模糊,说明战士奔跑的速度更快,战士前方是正在奔跑的战友们和滚滚硝烟,而远方也能看到另一名从前线返回的挑着扁担的送饭农民。“送饭”和“奔袭”似乎是两件并没有直接联系的平常事,但当这两件事叠加在同一画面中时,就呈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视觉张力,“奔袭”是为了直接到前线杀敌,“送饭”也是为了保障打赢,人民群众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人民子弟兵为了胜利勇往直前的可爱形象呼之欲出。

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曾说“Less is more”,即“少即是多”。这成为很多摄影师的影像追求。邹健东的摄影思想则比西方表意更进了一步,他的照片不是构图有大量留白的意境化表达,而是通过简单的画面内容、微小的生活细节来凸显深刻的意义和深邃的情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949年4月,邹健东赴20军报道渡江战役,拍下了《解放军宿营喂马》。初看照片,内容极为普通,远景是一排稀疏的小树,中景有三棵大树和一群正在进食的军马,前景是一名正在喂马的部队饲养员,还有两棵裹上了军毯的树和一桶喂马的水。照片视角平实,没有用大光圈等技巧进行特别的虚化处理以突出某一特定对象,饲养员、军马、树木均可作为视觉主体,似乎并没有明确主题,但平凡的画面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马料已放入布袋,但饲养员依然站着,观者能够感受到他对军马深厚的“战友情”;树干上的军毯,不仅呈现了饲养员在喂马时不忘保护群众树木的事实,更反映了我军战士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时刻为百姓着想、维护人民利益的朴素情感,“人民子弟兵”的可爱可敬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邹健东曾回忆拍摄情景:“我看到一位饲养员为了保护树木不被战马啃伤,小心地在树干上包上军毯……我隔着水渠选了一个角度,拍下照片后跑步赶上部队。”

被誉为“一代宗匠”的绘画大家齐白石尤以画虾闻名世人。

为了画好虾,齐白石画桌上的笔洗盆里常年养着几只溪虾,一有空,他就细心观察虾在游动时的进退急缓,打架、跳跃时的形态,甚至触角随水波摆动的幅度变化,他笔下的虾可谓妙趣横生、活灵活现。这正是细节的力量。对于摄影而言,成功的照片所呈现的可观、可感、可读之处,也正是那些最真实鲜活、能引发人联想、平凡但隽永的细节。而关于如何捕捉细节,邹健东说:“只有用你的全身心的投入,用整个生命去感受生活,潜心创作,去歌颂真、善、美,那么,你的作品才会出神入化产生永恒的魅力。”

这启示我们,随着时代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发紧密,细节越微小往往越能反映时代大势,军事记者要善于透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从“寻常事”中发现不寻常,带给受众“不一样”的感受;要前瞻未来,紧贴强国强军伟大实践,善于在变化之中抓住最能反映“变”的瞬间,让作品更具生命力;要学会用“第三只眼”观察,善于在恢宏场景中捕捉反映事物本质的传神细节,使作品鲜活生动、有感染力。

二、紧贴战场,聚焦“小人物”彰显家国情怀

渡江战役中,邹健东随部队采访,在等待过江时,他注意到送解放军过江的船上有一个小姑娘在使劲摇着橹,其背影充满了力度和美感,于是就定格下了著名的《我送亲人过大江》。画面中,为送解放军渡江,一个穿着补丁上衣、绑着一条又粗又长的麻花辫、背影略显清瘦的小姑娘正奋力摇橹。她上身略微前倾,动作娴熟,并对周边环境保持着警觉,虽然不能看到她的面容,但从她摇橹的力度和密切注视对岸的姿态中,能强烈感受到她对解放军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以及对和平的期盼。

时过多年,这位送解放军渡江的小姑娘找到了,名叫颜红英,当年仅19岁,其一家人都是支前积极分子。就在渡江作战4天前,她在和解放军进行水上训练时,遭到国民党军空袭,脸被弹片划伤,听力也严重受损,但她没有任何畏惧,拼尽全力护送亲人解放军渡江杀敌。

邹健东能拍出这样的照片绝非偶然,背后是他无数次的练习和思考。无论手中有没有相机,他都时常做着拍摄练习,他曾说:“我经常在头脑中按快门拍照,看到好的场景,感人的场面和人物,我的脑子就是一部常备不懈的照相机,一切都印在了脑海里。”他的视觉叙事框架早已内化在了摄影思维中。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就是邹健东视觉叙事框架的具体体现。这张照片拍摄于淮海战役后的1949年冬,呈现了一直流离失所、逃亡在外的人民群众乘火车回乡的情景。画面中,一名青年用右手和右脚撑住火车边缘、左脚则踩在另一名青年的手上,用左手将一个孩子托送给火车顶上的人,火车下面还站着两个正准备“上车”的孩子。尽管路途极其艰难,但个个神情轻松、精神焕发,一种迫切回乡之情油然而生。这张照片不仅真实记录了当时人民群众爬火车急切回乡的场景,更从侧面真实反映了结束几千年封建统治正处于变革时期的人民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的社会现状。

纵观邹健东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构图似乎并不讲究,内容也不华丽,但这恰恰是他在现场记录的最朴素、最简单的真情,为照片赋予了无尽的生命力,用新闻专业术语说,就是记者的“在场性”。

邹健东认为:“要无条件地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沸腾的生活中去,要追逐时代,追逐时代的热点,人民,永远是我们摄影的主体。”在这段描述中,他认为斗争是“火热”的,生活是“沸腾”的,证明当他在拍摄时,是与战士们生死与共、与老百姓情感交融的,所以人民才会“永远”是摄影的主体,这也是为什么在邹健东的作品中,“小人物”能够彰显家国情怀的重要原因。

这启示我们,全媒体时代,尽管AI赋能的摄影技术迅速勃兴,但AI并不能完全代替摄影记者的“在场”,亲历现场、紧贴战场、聚焦官兵永远是军事记者永恒不变的基本准则。要紧贴部队实际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作品既要讲好适应新军事革命中发生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故事,更要讲好发生在基层官兵身边一个个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的现实故事;要善于把讲故事与说道理融入作品中,既要突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要凸显作品的思想深度,增强作品的生命力;等等。

三、寓意于景,善借“象征性”记录历史瞬间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记录瞬间的永恒是军事记者的不懈追求。渡江战役时,邹健东在先锋连看到战士们矫健的身影如猛虎下山,从木船跃到岸边,他迅速拿起相机定格下了极富动感的经典瞬间《百万雄师过大江》。

画面中,第一个战士提枪面向前方,右脚踩地,提起的左脚悬于半空,弯腰弓背呈屈身跃进姿态,像一支即将离弦的箭,而斜落的船帆恰好充当了他冲锋的背景;他身后的战士手持钢枪、身体前倾,举起的手臂体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而撑船的竹竿向前倾斜,又巧妙地强化了势不可当的战斗氛围。虽然照片的主体仅有几名战士,但却传达出“百万雄师”的壮美意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从未想到解放军能以木船突破其以长江天堑建立的“立体防线”,但正是解放军生死无畏的战斗精神创造了中外军史上的奇迹。这张极具象征意味的战斗剪影也成了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永恒,鼓舞着人民军队继续向前。

无独有偶。1949年4月23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踞达22年之久的南京终于回到人民手中,解放军进城时,处处洋溢着“翻身做主人”的喜庆气氛。受此感染,邹健东决定用一张以解放军占领“总统府”为主题的照片来表现“改天换地”,但此时已到了5月初,于是就有了请战士们登上“总统府”欢呼胜利表现时代变迁的想法。他找到驻扎在“总统府”的连队指导员,同时将想法请示上级,几天后得到允许拍摄的答复。他请战士们登上楼顶站成一排,在高亢的歌声中拍下了著名的《占领南京总统府》。

邹健东回忆,他在拍摄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取景构图时,他保留了“总统府”门前的电线,既填补了照片空白,又平衡了画面。同时,他有意让站在稍高处的几名战士坐下,利用阳光照射产生的阴影使画面富于变化,进一步丰富层次、引发联想—子弟兵的身影仿佛一把把尖刀插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头顶。尽管后来,有人质疑照片属于事后补拍有违真实性,但这张照片呈现的“瞬间”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极具政治性、象征性的事实,解放军战士在总统府上“合影”的举动也向全世界证明了国民党反动派被推翻了、人民解放军胜利了、中国人民胜利了。

从这一角度讲,《占领南京总统府》既是邹健东睿智且富有创造性的选择,也是象征“天翻地覆慨而慷”巨大历史转折的佳作。

邹健东的作品,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总有其特定指向和深刻含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画面内容具备寓意于景的强烈“象征性”。这样的象征性不是来自声势浩大的宏大场面或气势磅礴的视觉冲击,而是来源于中国人民特有的内在精神品质所引发的共鸣和联想。邹健东认为:“摄影记者如果没有留下这一瞬间,就对不起指战员、对不起历史,心里会留下永远的遗憾。”

邹健东的战地摄影实践证明,军事新闻摄影要在事物运动的瞬间,抓住被摄对象最本质的一面,以突出主体形象、表达新闻事件的现场氛围和主题思想绝非易事,除了军事记者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扎实的操作技术、娴熟的拍摄技巧外,更需要有对时代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文字还是摄影报道,只有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寓情于景、寓意于景,才能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抓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定格最触动人心的精彩瞬间;不仅要顺应时代,更要反映时代、展现时代最强音,既要有改革的勇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做强军兴军征程的忠诚记录者,又要有创新的魄力,有能力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成为强军兴军风貌的有力传播者。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