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夏云龙


本刊顾问

丁 子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陈飞虎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亲历战场:用平实文字记录惊心动魄的历史——从刘白羽《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的白描手法谈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作者:唐晓诗

摘 要:白描是经典作品的常用手法,对军事新闻写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对刘白羽战地通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的赏析,从发掘差异、多重视角、活用反衬三个层面,探讨运用白描手法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刘白羽;《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白描;强军故事

如果把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比作一盘棋的话,奠定胜局的棋眼就是四平。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进行的四平解放战、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四平收复战4次作战,即闻名中外的“四战四平”。这场战役的胜利,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对辽沈战役乃至解放全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946年5月,在四平保卫战开战15天后,著名战地记者刘白羽深入前线,在炮火连天的四平战场以膝代案写下战地通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以下简称“该文”),文中运用大量的白描手法,以平实文字记录惊心动魄的历史,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场景和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其运用到写作上,是指用朴素简练的笔墨如实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等,是经典作品的常用手法。例如,我国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白描手法对军事新闻写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对该文的赏析,从发掘差异、多重视角、活用反衬三个层面,探讨运用白描手法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发掘差异,揭示凸显战争本质的事

战争本质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战争这一极端的社会现象。该文通过发掘差异,揭示了我军和平正义、保卫民生、人心所向的战争本质。

和平正义之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拒不承认我党在东北的合法地位,四处造谣东北没有共产党的部队。在此形势下,刘白羽按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进入东北采访,把东北人民的真实情况、东北人民的紧迫呼声传达给全世界,以正视听。深入四平保卫战一线的刘白羽,在该文开篇就通过一段战况描写澄清事实,“十五天以来,这一块土地,无时不在铁与血的爆炸之中,那些带着逼人的凶焰而来的美械装备之新一军,曾经以两小时三千五百发炮弹(每分钟二十五发)的火力猛攻,但他们被阻止住,光荣的四平街第一线顽强不屈,丝毫未动。”既说明我军保卫四平街是和平正义之举,又揭露国民党意欲挑起内战、破坏全国人民建立民主政权的险恶用心。这充分说明,政治与新闻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善于抓住反映故事本质的事物,引导受众不为舆论场上一时的假象所迷惑;要在政治、军事上具备国际视野,精判情势,确保报道客观真实准确;要敢于对“中国军事威胁论”等谬论给予有力驳斥和严正回击,抢占舆论斗争制高点。

保卫民生之战。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该文中,刘白羽用大量篇幅介绍战场后方的民生状况,与惨烈的前线形成强烈对比。“四平到今天为止:电灯、自来水,没有一刻钟的间断”“市政府在战争中成为人民的首脑和保姆。市民房屋炸毁者,政府立刻调剂公共房屋给他们,负伤者,政府送进医院……家庭生活困难者发高粱,给炮火轰死者,政府买棺木入殓……”直观朴素的语言凸显“战争为了人民,人民为了战争,血在一起搏动着”的战争本质,揭示群众的支持和爱戴是我党我军坚不可摧的根本原因。这启示我们,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捕捉人民军队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细节;要展示人民军队保卫人民的决心和意志,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角度立意,报道体现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新人新事,弘扬社会正能量。

人心所向之战。历史的演进雄辩地证明,战争的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交战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而是战争性质的正义与否以及与此密切关联的人心向背。该文中,刘白羽通过描写俘虏的言语、行为以及心理变化,既展示出英雄的军队、英雄的人民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戳穿了国民党“东北无共军、俘虏遭活埋”等谎言。例如,文中详细记录俘虏座谈会上,敌方营长郭朝升握拳高呼:“拥护解放东北有功的八路军!”;在四平街战场上,敌军的士兵开始把东北民主联军的传单秘密藏在贴身的口袋里;在金山堡,敌军把200多名伤兵丢在阵地上,东北民主联军的同志把他们用担架抬到铺满稻草的屋内,上药、喂饭;等等。这启示我们,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从大处着眼,充分体现人民军队的本质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要注重小处落笔,通过小细节小切口,凸显报道对象的“不一般”,增强感召力;要转换视角,既聚焦我军官兵,也关注敌人对手,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二、多重视角,聚焦凸显战斗精神的人

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核心是人。该文从“我”的视角、战士的视角、百姓的视角,聚焦凸显战斗精神的人,真实再现了东北军民保卫四平街视死如归的群体形象。

“我”的视角。眼力是记者的独特“武器”。该文中,刘白羽以“我”的视角观察战争,捕捉细节,通过一段拉家常式的对话,从看似平凡的张姓担架队员身上挖掘出不平凡的一面。“同志!国民党进不来了,开头说三天,不进来就不吃饭,可是后来又说一个星期,现在又听说大概一个月了。”“为什么?”“飞机大炮把四平炸平,人家不动,也没用呀!”在炮火轰鸣的四平,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牺牲的前线,队员的幽默、乐观、从容是何等震撼人心。刘白羽选取一个“小人物”来回答“英雄的来源在那里”的时代之问,不仅彰显出东北军民的强大力量,更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由此可见,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善于用记者的“第三只眼”发现记录官兵的喜怒哀乐,让受众看到最可爱的人可敬、可爱、高尚的一面;要带着时代眼光观察人物,写出典型人物身上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风貌;要注重细节刻画,抓取具有人物独特个性的语言、动作等,让人物鲜活起来。

战士的视角。战士是战争的亲历者、见证者。刘白羽以战士的视角描绘了真实的战场画卷和我军将士的钢铁意志。“炮声,从三十里外就听到了……十连的连长、政治指导员和一排排长向大家宣誓:‘我誓死坚守,死了也要把尸身挡着敌人’”“在一次激战当中,有一个班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班长范金合和战士王景春,他俩下了最大决心,班长说:‘咱们俩在,就不能叫阵地丢了,手榴弹准备好,上来就打他!’”硝烟弥漫的战场,朴实无华的誓言,视死如归的气概,在刘白羽的笔下,战士们浴血沙场、英勇善战的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围绕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展示官兵的血性胆气,把战斗精神告诉受众;要走进官兵的精神高地,展现其“根”与“魂”;要体现人性本色,用事实细节丰盈官兵的血肉和情感厚度,拨动受众的情感心弦。

百姓的视角。在战地报道中,受众除关注前线的战况外,还高度关注民众的安危。刘白羽以百姓的视角记录下前线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和他们眼中共产党军队官兵的样子。“火光闪烁,一阵炮火排山倒海响来……眼看着两个通信员往前跑,跑不过去,伏倒地下了。半小时后,一个电话从第一线打来,连长的口音:‘阵地很好,只伤一人,人在堡在,请首长放心!’这时,老百姓笑得咧开了嘴。现在他们每天听到炮声,很高兴,他们对部队同志说:‘我们听着高兴,你们打得好。’”老百姓本来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理应害怕,但该文用战争的可怕与老百姓的“不怕”形成鲜明对比,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是我们的战士用鲜血守护着那些无辜的生命,才让老百姓有了“不怕”的底气。这充分说明,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善于利用事实反差制造思维上的“碰撞”,借此丰满人物形象;要运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凸显主要人物的个性、思想和行为动机;要学会在习以为常中找不同,在正反比较中发现不同,增强人物的吸引力。

三、活用反衬,呈现凸显战场个性的景

反衬是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的修辞手法。换句话说,它是通过对某种事物的现象或本质进行恰恰相反的描写来强调和突出主题。该文运用反衬增强表达效果,呈现凸显战场个性的景。

以静衬动。写景状物时,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衬动,以动衬静,往往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场景。该文中,刘白羽以四平地理环境的“静”反衬敌军猛烈轰炸的“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四平街在两条铁路交叉的一个十字口上,是一个有十几万人口的城,公允的说,这里不是什么稀奇、险要的地方。附近只有一二处20米高的高地,没有树林,面前有一条小小的河流。”从作战角度看,这样的战场环境并不符合易守难攻的条件,也不利于官兵作战能力的发挥,但即便如此,“反动派的军队从南面、西南,同时也从西北面的一部分向这个城攻击”,这一举动足见战斗的猛烈以及四平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启示我们,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善于抓取典型环境,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起到渲染氛围、展现时代背景、深化主题等作用;要借助特定环境空间为人物出场做铺垫,展现官兵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时代风采;要巧用对比、反衬等手法,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提高受众的代入感。

以哀衬乐。“以哀衬乐”是一种反衬手法,即以凄凉景物烘托愉悦心情。该文中,刘白羽用这种手法描写了战士对地堡的特殊感情。“战士们佝偻在他们低矮的地堡里头,震聋耳朵,执行任务”“战士们白天从地堡里射击,夜晚偶一间断的时候,就修筑起地堡来。有一处防线上,有一个地堡是一个班的重机枪阵地,在工事里面的右壁上写着‘射手正确瞄准’,左壁上写着‘不怕牺牲流血’,里面是编有号码铺设草袋的弹药手和射手的位置。”从“低矮”“佝偻”等词汇可见,地堡的环境相当恶劣,并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但是战士们却把地堡当成“家”来爱护,更视其为精神高地。这段“以哀衬乐”的描写,不仅生动展现了我军过硬的战斗力,更体现了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刘白羽的成功实践证明,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军事记者不仅要身入一线,更要心入一线,了解战士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笔端才能充满兵味、战味、硝烟味;要写“景”表“意”,通过特定景物的描写来反映特殊环境中人的精神境界;要把反差融入人物的环境,用自然界的贫乏反衬精神生活的高尚,让受众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悟启人心扉、动人情怀、催人奋进的力量。

以虚衬实。我国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该文结尾,刘白羽以虚衬实、借景抒情,精准预判整个战局走向。“当我从车厢上望着两边无际的东北富饶的原野的时候,我深深相信:四平街在为整个东北的和平民主而用胸膛抵住火炮与毒箭,四平街不是孤单的,全东北人民会把手伸向你,眼睛望着你,也会把力量集中向你。四平街不止为了东北,也为了中国,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光明的前途,在这重要的时间内向前发展着。”历史证明,我军以无可争辩的实力赢得了“四战四平”的胜利。由此可见,创新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要以战略眼光审视局势,给受众提供前瞻性的信息;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为部队提高打赢能力提供思路和参考;要着眼未来,传递时代强音,营造奋斗强军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