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三度”: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传播质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加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舆论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实践提出,军事新闻传播要提升速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控力度,动态助推部队任务进展;彰显温度,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创新传播
良好的军队形象既有赖于“行动塑造”,也有赖于“传播塑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遂行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是军事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性强、时效性强,是舆论高度关注的热点。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包括军事威慑、国际维和、反恐怖活动、反走私、缉毒、抢险救灾等,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强有力支持、展示国家和军队形象的重要形式、遏制危机和慑止战争的强有力手段。做好全媒体时代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是提高军事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抓手。2023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任务部队官兵和民兵连续奋战抗震救灾一线。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以抗震救灾报道为契机,探索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在军内外引起积极反响。本文结合此次报道实践提出,军事新闻传播要提升速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控力度,动态助推部队任务进展;彰显温度,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一、 提升速度—增强时效、凸显权威、回应关切
在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中,军队主流媒体针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实时化和广域覆盖特点,提升反应速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一)增强时效性,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时效性是衡量新闻价值的决定性标尺。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战地记者队(以下简称“记者队”)第一时间向战区相关部门了解当地受灾情况和部队出动情况,与战区同步进入战备状态,15分钟内嵌入战区应急指挥组,与任务部队同步向震中机动,第一时间推出的《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出发,搭乘空军运-20赴震区一线》在中国军号新媒体平台刊发后,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新媒体账号转发,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传播学中存在一种首因效应,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实践表明,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要凸显首因效应,首先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强烈渴求;军队主流媒体要及时跟进,占领舆论高地,为新闻宣传定下舆论基调;军事记者要把“兵贵神速”理念贯穿在采访报道始终,随时做好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准备,练就快速反应之功,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二)凸显权威性,稳定社会情绪
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遇突发公共事件,受众更渴望可信的权威声音。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记者队随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同步到达受灾地区,中国军号、中国军网等网络媒体同步开设“坚决听从统帅号令·人民子弟兵全力抗震救灾”专题专栏,采用滚动报道模式,快速反映部队救灾动态。随后电视、报纸刊发综合消息,反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迅速展开救援的权威信息,有效疏导了公众尤其是受灾地区民众的不安情绪和恐慌心理,在舆论场上发挥“压舱石”作用。其实践表明,权威性是主流媒体特质和优势的重要体现。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要遵循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实现信息传播的多元化、载体的移动化、内容呈现的多样化;要直面舆论场众声喧哗、假新闻不时出现等新情况新问题,迅速、准确反映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动态,及时传播权威声音,满足受众知情权;要强化斗争精神,对影响社会稳定的谣言,主动亮剑,果断回击。
(三)回应社会关切,塑造正面形象
关注受众关切才能赢得受众关注是新闻传播领域的共识。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队紧紧围绕受众关切报道救灾进展:“信息保障分队打通部队抗震救灾指挥信息通道”“彩虹无人机直飞震中,6小时连续侦察”“气象水文小组逐小时研判受灾地区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为指挥所统筹救援力量提供信息支撑”等,全景呈现救援过程和部队的联合指挥能力、快速集结能力、远程机动能力、后勤运输保障能力、信息保障能力等。不少受众留言:“这就是中国军队的速度”“这样的部队能打仗,能打胜仗”……由此可见,非战争军事行动新闻宣传要紧跟救灾进程,关注民生,回应社会关切,提振军心士气;要及时捕捉救灾现场能体现我军核心军事能力的镜头,塑造我军反应迅速、训练有素、英勇善战的形象;要通过对救灾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呈现,展现党、国家和军队关爱人民、情系灾区,始终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初心和使命。
二、 把控力度—完善预案、整合力量、融合传播
力度指施加的力量或影响的程度。在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中,军队主流媒体精准把控力度,完善预案、整合力量、融合传播。
(一)完善预案,打有准备之仗
凡事预则立。科学的预案不仅可减少慌乱,更能为处置和完成任务提速增效。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记者队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该预案历经多轮修改,参照国家地震灾害事件分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对各种情况下记者队响应级别、出动人员、各时间节点发布信息情况作出详尽规定。依据预案,整个行动紧张有序,虽然地震发生在子夜23时59分,但记者队15分钟即嵌入战区应急指挥组,随空军运-20直抵震中。看到他们的身影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任务官兵由衷感叹:你们的速度真快!由此可见,军队是要打仗的,战地记者是要战斗的,必须要有战的速度。速度来源于科学的预案和日常扎实的训练。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传播质效,要将新闻传播预案纳入战备预案体系,明确各方职责;要将新闻报道作为政治工作要素嵌入指挥链,确保与任务部队整体工作相配合;要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和完善预案,提高实战能力。
(二)整合力量,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转换速度快、参与部队多且分散,整合宣传报道力量是提高传播质效的必然选择。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记者队与战区政治工作部门联合开设新闻中心统合前方报道力量,适时组织近30家任务部队的新闻骨干参加新闻报道协调通气会,助推任务部队新闻报道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刊发的稿件三分之二由记者与基层报道骨干合作完成,《“帐篷诊所”里的温暖》等一批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被广泛转载转发。这启示我们,人民军队有着“全军办报”“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抗战时期,仅陕甘宁边区部队的通讯员就达1914人,通讯员来稿极大丰富了稿源并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全媒体时代,技术的发展让“开门办报”更为便捷。军队主流媒体要建立健全通联网络,除了发挥记者的主力军作用外,注重依托特约记者、通讯员等,及时获取新闻线索和素材;要加强平台建设,打造新闻中心—战地记者—部队新闻骨干三级联动机制,汇聚官兵的智慧力量,提高新闻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要突出技术赋能,进一步健全完善投稿程序,提高采编效率,提升新闻传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传播能力。
(三)融合传播,放大军队好声音
无融合不传播,要传播必融合。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实践中,军队主流媒体根据灾情和部队行动进展,科学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军队媒体和地方媒体,起到良好传播效果。任务前期,他们将报道重点阵地放在网络媒体上,用最快速度将动态新闻事实呈现给公众;随着任务进展,及时转换重心,加大深度报道占比,在《解放军报》刊发长篇通讯组稿《积石山速度》《积石山力度》《积石山温度》,在央视“军事纪实”推出《地震发生后的暖心瞬间》《探访震后安置一线》等报道;在“央广军事”抖音号等新媒体推送精心制作的视频产品,平均点赞量破万。由此可见,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传播质效要围绕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足文章,在采写发布报道时,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既化零为整,又化整为零;要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多文本、立体式覆盖所有渠道和平台,增强传播效果;要努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线上与线下、军队与地方、内容与技术等传播元素的深度融合和创新互动,放大军队好声音。
三、 彰显温度—突出亲历、拓展视角、创新表达
打造有温度的新闻,是媒体提升传播力的有效路径。《解放军报》等军队主流媒体在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中,彰显温度,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一)突出亲历,沉浸式报道传递温度
最动人的话是真话,最有意义的稿件是融入真情的作品,有温度的新闻大多融入了真情,而真情来自亲历。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记者住板房、钻睡袋,就近部署在震中一线,不仅确保了可实时了解救灾动态,让报道与救灾任务步调一致,而且通过深度嵌入部队,与官兵战斗在一起、与受灾群众吃住在一起,让新闻更具真实性、时效性和现场感。救灾缺人手,记者加入帮厨队伍,一边拿剪刀剪宽粉,一边和战士聊天,于是有了真挚感人的《一名炊事兵的震中二十四小时》;记者和官兵共同帮助安置点搭建帐篷、发放物资,贴近观察中记录下《相册里的感人瞬间》……实践表明,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中,新闻有了温度,就有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军民一家亲”的生动阐释。这就要求军事记者把记者的触角和官兵、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紧密相连,与时代同频共振。要增强脚力真调查,跑出接地气、暖心气、激士气的线索;要增强眼力真观察,看到真实性、全局性、思想性的问题;要增强脑力真研究,想透关注点、共鸣点、兴奋点的主题;要增强笔力真出彩,写出口语化、诗意化、图景化的作品。
(二)拓展视角,人文关怀体现温度
报道视角决定新闻切入点,影响新闻的高度,也影响新闻的温度。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中,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所属平台注重多视角呈现救灾动态,既聚焦受众关注,推出《医疗服务暖心贴心》等稿件,实时呈现受灾群众医、住、食等现状,又回应受灾地区群众关切,及时传达军地灾后重建政策信息;既展现受灾地区群众自强不息自救互助面貌,又反映救灾官兵勇往直前的事迹。如短视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一名武警战士自述的方式,讲述他儿时在汶川地震中获救经历和他参加此次救灾的感悟,在“央广军事”抖音号推出后,获27.9万点赞,网友纷纷留言:“爱国的种子发芽了”“遇见光,追寻光,成为光”。这启示我们,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传播质效,军事新闻传播既要关注救灾现场,也要关注次生灾害减少;既要关注受灾群众,也要关注救灾官兵;既要关注受灾地区现状,也要关注其未来。
(三)创新表达,暖言暖镜体现温度
新闻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注重用流露真情的文字和镜头体现新闻的温度。例如,稿件《一名炊事兵的震中二十四小时》中借炊事兵的口说出“一顿饭,总得有点绿色点缀,有了绿色,就有了生命力,能让人感到希望”。又如,在呈现震后第一夜受灾地区群众情况时,记者选择“老爷爷手举电筒为扎帐篷的小战士照明”镜头,视频产品推出后阅读量突破1200万,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而在军民同吃冬至饺子视频中,一位老奶奶哽咽着表达对子弟兵的谢意,画外音传来战士“饺子不够的来打面嘞”的吆喝声,感动万千网友,短视频收获83万点赞。由此可见,新闻报道语言是新闻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它的特点是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让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更有温度,军事新闻传播要强化工匠精神,既关注“大”,也着眼“小”,如在遣词造句中做到用词恰当,使用具有情感的语言;取镜恰当,选择有阳光的镜头;配乐恰当,适配充满希望的背景和音乐,激发官兵持续旺盛的救灾热情,坚定灾区群众战胜灾害的信心,勾画出人民群众支持人民军队打胜仗的和谐社会图景。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