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三个统一: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探析

作者:吕德胜

摘 要:讲好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当前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重要性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时效性与敏感性、真实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关键词:军队主流媒体;维和故事;媒介形象;传播质效

“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赋予主流媒体的重要职责。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多年来,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参加25项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形象。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当前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重要性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时效性与敏感性、真实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一、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的重要意义和面临挑战

中国自1990年开始参加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赢得了世界广大民众的认同,给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创造了良好氛围,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的意义

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对于展现大国担当、提振部队士气、服务官兵成长有着积极意义。

展现大国担当。长期以来,西方政客和媒体热衷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对中国军队的偏见根深蒂固,对中国军队所谓“不透明”指责更是甚嚣尘上。近年来,中国军队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勇敢逆行,为任务区民众带去和平与发展的希望。讲好中国官兵的维和故事是展现中国形象、描述中国崭新角色,向世界表明中国诉求和机遇的有机载体,对于破解外界对我们的无理歪曲指责具有积极意义。

提振军心士气。维和任务区通常自然条件恶劣,战乱频发。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军心士气是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让维和官兵的艰辛付出、骄人成绩“被看见”,对于军心士气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内容角度讲,这也是军队主流媒体讲好强军故事、传播强军声音、展现强军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

服务官兵成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正在打开封闭的营门,无论是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还是军营开放日,官兵越来越多地置身聚光灯下,展示听党指挥的忠诚之师形象、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形象、服务人民的文明之师形象、维护正义的和平之师形象和自信透明的开放之师形象,这也对官兵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参加维和行动的官兵大多经过层层严格考核,不仅军政素质过硬,而且具备较强的媒介素养、协调能力。讲好他们的故事,对官兵成长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既迎来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西方媒体的他塑和偏见。海外维和任务区通常驻有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联合国维和特派团成员组成更是复杂,有着“小联合国”之称,政治和舆论环境异常复杂。一些西方媒体故意编造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等论调,对中国军队进行肆意抹黑。比如,有媒体污蔑我派出维和部队是在“拓展势力范围”、指责我同冲突双方保持良好关系是“抛弃原则搞平衡”、抹黑我维和官兵对当地民众的义诊捐赠等行为是“不务正业”“拿联合国物资作交易”。对于这些不实言论,必须进行坚决批驳以正视听。

任务区受众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巨大差异,会影响到个人的价值观、信仰、观念、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在国际场合,不分情况的女士优先会被指责成“性别歧视”,对于稳定的支持会被解读为“压制民主”,中式的谦逊有时会被误解成能力不足,对于手势的理解也会因为文化差异引发误解,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要在主题设定、素材选择、语言表达等方面关注文化差异的影响,努力形成最大程度的积极性共情,传递我军良好形象。

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不足。从媒体力量对比看,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同“中国体量”相比,现在的“中国音量”还不相称。特别是,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落差”并未得到根本扭转。无论是部队自身还是军队主流媒体,在讲述中国维和官兵故事时,仍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不够、开放不够、技巧不够等问题。在传播上,也存在重内宣轻外宣、重工作报道轻细节呈现等问题,制约着国际传播效果的提升。

二、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需要把握的原则和要求

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和平的力量,更需要和平力量的声音。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需要坚持原则,放大声量。

(一)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的统一

政治性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根本属性,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加维和行动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担当,也是中国携手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因此,讲好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既要展现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应该有从政治上思考问题的自觉,切实把握好政治性与新闻性的统一。比如,相关稿件要尽量避免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照片或者视频画面中对于地图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把关,以免被解读成对某冲突方的支持,或者造成兵力部署、行动计划等方面的失泄密。

(二)坚持时效性与敏感性的统一

时效性决定新闻价值。维和行动受众关注度高,任务一线是新闻富矿,特别是面对突发情况时,及时快速的报道能够吸引大量受众。与此同时,执行维和任务地区往往形势复杂多变,突发事件的定性、细节等短时间内很难核实清楚,在报道时必须坚持时效性与敏感性的统一。如2016年5月,联合国马里特派团营区遭遇恐怖袭击,我维和工兵分队战士申亮亮壮烈牺牲。《解放军报》在第一时间刊发遇袭伤亡官兵信息和中国军队工作组行动消息,回应受众关切的同时,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还原事件过程,记录维和官兵事迹,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坚持真实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读性影响传播效果。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要在保持新闻严肃性、真实性的基础上,在题材上尽量贴近官兵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在语言上尽量采用兵语兵言,运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让人物故事平实生动、贴近生活。如《解放军报》刊发的《总司令的告别式》一文,明线上写的是时任联苏团部队总司令里德尔中将离任前专程与中国维和部队告别的场景,行文中则穿插了大量他与中国蓝盔勇士的互动内容,凸显了其对中国维和军人的高度认可。结尾处那句“我会记住你们—联苏团最优秀的维和官兵,希望你们也能记住我这个特别的朋友”,更以平实的口吻,将其与中国维和官兵的深厚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值得其他军队媒体借鉴。

三、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的现实举措

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必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现状,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用力,在增强议题设置能力的同时,加强全媒传播、做好分众传播,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一)强化议题设置

有研究表明,议题设置的意义与功能远远突破了单纯的新闻业务范畴,远远突破了舆论场的边际效应,远远突破了媒体角逐的力量体系,成为引领国际传播话语权主导权的关键手段。军队主流媒体讲述中国维和官兵故事,要有把握议程设置、引导舆论主动权的政治自觉,精心研究策划针对性强、观点鲜明、易于传播的议题。

比如,中国维和官兵海外过春节本是常规的报道,如果不进行精心设计,稿件很容易因为缺少特色而被埋没。《解放军报》“中国维和部队风采”专栏在组织春节期间的报道时,提前了解不同维和分队的安排,指导其结合各自实际进行聚焦式报道。《“营长,我们一起过春节”》《“中国半岛”劲吹奥运风》《新春,维和的脚步不停歇》等稿件,各具特色,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上述案例启示我们,讲好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一方面,可以从“他者”的视角,借助联合国官员的称赞、维和友军的敬佩、当地民众的感谢,展现中国维和官兵良好的作风、过硬的本领、顽强的意志以及为当地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要有文化自信,在承认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同时追求共通性,勇于宣扬国家民族的主流价值和军队的优秀精神文化,避免走入军队形象国际传播中的“窄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倡议,已经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双多边外交文件。军队主流媒体要大力呈现中国维和官兵讲述和合思想与和平发展理念等既有“中国味”又有“国际范”的话语,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提升亲和力,有力驳斥西方炮制的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和“国强必霸”等荒谬的逻辑论调。

(二)注重全媒传播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军队主流媒体讲好中国维和官兵故事,一方面要在传播方式、内容资源、体制结构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深入融合,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依据不同平台不同用户的特点,将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微动漫、海报、H5、Vlog、MV等多个形态进行呈现,分层分众传播,形成矩阵效应,实现覆盖面更广、渗透率更高的传播;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境外社交媒体的账号布局,或者与相关大V建立互动机制,主动对国际受众讲好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还要更加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军事信息推荐,让受众 了解更多中国维和官兵的动人故事,进一步提升我军良好形象。

(三)做好分众传播

全媒体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个体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在对信息的选择过程中,个人的动机、需要、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群体化、同质化传播,差异化、分众化传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军队主流媒体要想实现持久传播,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强化用户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增强用户黏性。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公众号、抖音号等,及时讲述我维和官兵的贡献以及受到的赞扬,生成热点话题;针对那些新潮一些的军迷,可以借鉴“人民海军”新媒体创办“海叔带你涨舰识”“海叔Vlog”等栏目,推出海苔哥、海苔妹两个形象与粉丝分享海军故事的做法,适时推出相关的卡通形象或“代言人”,通过他们的口吻来讲述中国维和官兵的故事。此外,可以结合春节、国际维和人员日等特定的时间节点,邀请中国维和官兵出镜讲述自己的故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网友进行深度的互动……通过变“我讲你听”的信息“冷”输出为情感化信息“热”交流,讲活中国维和官兵故事,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