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贴近再贴近:把历史瞬间化作永恒 ——李峰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李泽莹

摘 要:战地记者李峰的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补给线》,被认为是反映全民抗战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在围绕对该作品的赏析以及探究李峰的战地摄影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离战火更近,才能捕捉经典瞬间;离生活更近,才能传递真实声音;离兵心更近,才能唱响时代强音。

关键词:李峰;战地摄影;《切断敌人的补给线》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珍藏着这样一幅照片,它真实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一心切断敌军铁路供应线的历史瞬间,被认为是反映全民抗战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名为《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发表于1946年7月《晋察冀画报》丛刊《人民战争》,曾以《破路》《铁路大翻身》《人民的力量》等多种题目被转载于各大报刊,并收入各种展览、画册。摄影家称其是“文献性”作品,军事学者将其看作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实践的“活化石”。

这幅照片的拍摄者李峰是我国最早的战地记者之一。他出生于1925年12月11日,河北藁城人,1942年在冀中军区摄影训练队学习,从此走上新闻摄影之路。1950年他转业至新华社工作,曾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半月谈》杂志总编辑。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深入一线拍摄了许多珍贵的战地摄影作品,让历史瞬间化作永恒。探究李峰的战地摄影实践以及赏析其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对新时代军事记者仍然有现实借鉴意义。

一、离战火更近,才能捕捉经典瞬间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李峰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正是这句名言的最佳注脚:因为离战火足够近,才能捕捉到经典瞬间。

《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拍摄于1945年6月,李峰作为敌后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的新闻工作者,跟随一个团的部队向敌占区山西省忻州南边的铁路沿线进发。这次军事行动的任务是配合支前民兵破坏铁路交通,切断敌军供给线,扩大解放区。据李峰回忆,我军要破坏的铁路沿线布满了敌人的碉堡,铁道置于两个碉堡之间,完全在敌人视线和炮火射程范围之内,警戒十分森严。为了保证民兵的安全,部队要先把碉堡围住,再由民兵用两把土造的大铁钳子拧开铁轨上的道钉。在掀翻铁轨的最后时刻,李峰迅速打开相机快门,点燃闪光灯上的镁光粉。借着这一束白光,敌人铁路大翻身的经典瞬间就此定格。画面中,漆黑的夜幕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一个个民兵用尽全力手抬肩扛,将长长的铁路铁轨翻离路基,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人民战争中的伟大力量。

越是接近新闻现场,就越接近事实和真相。正因为李峰无惧生死,深入敌后,才能亲历、见证、记录下这段惊心动魄的全民抗战壮举。李峰曾说,那时的他只是个毛头小伙子,心里没有一点拍摄“名作”的念头,《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是在前线“碰”上的镜头。那一瞬间,他被军民一心抗战的场面所震撼,任何的危险都已抛之脑后。当时,我军民刚撤离现场,敌人的炮弹就朝着闪光的地方打了过来。

李峰的战地摄影实践启示我们,但凡新闻名篇,都是记者在一线写出来的、拍出来的,战斗一线永远是军事记者的主阵地和第一战位。军事记者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记者。要深入一线,抵达前线,走进战火硝烟中,始终把手中的笔和相机当作武器,服务备战打仗,鼓舞军心士气;要聚焦一线,饱含深情讴歌广大官兵的时代精神,采写拍摄出接地气、有生气、冒热气的好新闻好照片,激励官兵的血性胆魄,助力部队提升战斗力;要不断提升全媒体采编能力,多练一手,甚至几手,做到“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二、离生活更近,才能传递真实声音

《切断敌人的补给线》真实记录的敌人铁路大翻身场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决抗击外敌入侵的一个缩影。面对惨无人性、肆意践踏我们国土的敌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起抵抗,家家上阵,人人扛枪,战斗成了民众不可分割的生活。在李峰的镜头里,往往人物形象朴实无华,而蕴于其中的硝烟和艰险却呼之欲出。其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不朽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正是因为他离生活足够近。

李峰的摄影作品几乎都是亲身体验融入被拍摄者,以纪实的方式完成的,通过平等的视角、平和的态度、尽可能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比如,《战壕里也得洗把脸》《宁愿少睡一会觉,不能不写门板报》《指战员用树枝弹棉花自缝棉衣》《擂谷脱糠取米》《炊事员请司务长代笔写稿》等作品,他只是单纯地用镜头去记录,而不去干涉打扰被拍摄者,这很大程度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这些作品切口虽小,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一张张展现抗日军民生活的照片,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耐人回味。

著名记者穆青曾说,深入群众,深入调研,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我们搞好宣传报道,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李峰正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官兵,用心去观察、体验、感悟,才挖掘出官兵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当下,有的军事记者常感慨缺乏灵感、发现不了好新闻。有的新闻作品也存在内容、角度的雷同现象,难见新意。归根究底,还是离生活不够近。尤其在新闻摄影中,很多题材并非突发性事件,却同样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这就需要记者立足平时,注重积累,发现“活鱼”。

李峰的战地新闻实践启示我们,军事记者要练就“铁脚板”,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脚板底下出新闻是永远不变的定律。脚力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军事记者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姿态;要怀有满腔热情,把广大官兵作为重要报道对象,真实反映他们投身强国强军的生动实践;要善于抓细节,深入练兵场、巡逻路、边海防等,把普通一兵的与众不同展现出来,令人看后眼前一亮、心头一热。

三、离兵心更近,才能唱响时代强音

从1942年至1948年,在斗争残酷、环境艰险、资源匮乏的敌后根据地,以李峰为代表的一群热血青年以摄影为武器,站在了抗日救亡的最前沿。他们不但把八路军与边区群众团结抗战的影像传遍世界,也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视觉档案。这些摄影作品之所以具备历史厚重感,让人过目不忘,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性、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更在于其承载着时代意义,唱响了时代最强音。

1943年9月,战地摄影记者流萤发表于《晋察冀画报》的摄影作品《伏击敌人车子队》,记录下反“扫荡”对敌斗争中,冀中6分区武工队在河北定县伏击敌伪自行车队的场面;1944年8月,战地摄影记者袁克忠发表于《晋察冀画报》的摄影作品《林堡伏击战》,反映的是冀中八路军在林堡伏击战中,十分钟结束战斗,全部歼敌,我无一人伤亡的壮举;1948年4月,战地摄影记者蔡尚雄发表于《晋察冀画刊》的摄影作品《军民鱼水情》,捕捉到察南战役进军途中,人民群众设立慰劳站为八路军提供补给的瞬间。上述作品,既有“军”味,又有“民”情;既点燃了民众的报国热情,又坚定了军民的抗战信心;既见证了爱国将士在一线战场的浴血奋战,又反映了支援抗战的人民伟力,是伟大抗日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对于今天的军事记者而言,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离民心兵心更近的要求始终没有变。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战地记者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铆在基层,倾听官兵心声和呼声,唯有心里动了深情,镜头才有真情;要用心挖掘,深入体会,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官兵融为一体,反映他们忠于职守、牺牲奉献的精神,展示他们不畏艰辛、不懈奋斗的面貌;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真实记录强国强军征程上的一道道航迹,书写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代华章。

(作者单位:武警江西总队)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