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文字编辑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本期值班 张和芸

本期技术编辑 张毓津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迎接新挑战 拥抱新技术

作者:本刊编辑部

“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围绕新质战斗力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作出了战略部署。

服务备战打仗是军事新闻传播的根本职能,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首要的是提高对新质战斗力贡献率。这就要求军队媒体要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高新质传播力。新质传播力是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传播能力,它集合了综合认知、实时传播、精准传播、全维舆论引导、攻防和反馈等要素,是全媒体时代传播力的新型传播形态,是提高新质战斗力的必然选择。

“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作出的这一重要论述,给军队媒体迎接新技术挑战,提高新质传播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紧密跟随者,以解放军报社为代表的军队新闻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成立以来,连续5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全息军报”、打造超写实虚拟数字军人“穆兰”、上线“中国军号”、推进“军媒智云”建设等,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证明,军队媒体只有努力迎接新挑战拥抱技术变革,提高新质传播力,才能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实现“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

依托技术创新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当前,媒体的演变趋势日益呈现出从融媒体走向智媒体的鲜明特征。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提高新质传播力,技术创新是主要驱动力。要从军队新闻单位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出发,把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与使命任务相适应的全媒体传播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战时平时兼容、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新格局。要主动吸收利用最新技术成果,以智能化为重点提高军队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依托新技术加速多元渠道、多元空间、多元场景全媒体传播体系融合,更加系统解读、全面记录、生动呈现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战略决策、布局举措和建设成就,广泛凝聚奋力强军实践的思想共识。

善用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与传播。对新闻媒体来说,优质内容始终是传播的“硬通货”、受众的“刚需”。军队媒体要紧跟时代发展进程,善于把技术应用回归于内容价值,提高全媒体传播的内容质量。要善用新技术,优化内容筛选手段,发掘更多与时代合拍、凸显军队鲜明特色、与广大受众特别是广大官兵价值取向一致的优质内容,让产品更有时代内涵。要综合运用新技术,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将介质、手段、渠道优势转化为内容优势,持续打造军事新闻传播新品牌。要利用新技术优化布局,既打破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深度融合传播,又能充分发挥各自所长,让更多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优质内容喷薄而出,形成整体合力。

活用技术成果实现有效传播。随着万物皆媒时代加速到来,媒体需要的是更多的专业生产力。要着眼发挥军事新闻传播特殊功能,大胆吸收利用最新技术成果,以智能化为重点,探索AI语音、虚拟主播、元宇宙等应用,增强军队媒体的体验感、互动性、吸引力。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对新质战斗力贡献率。要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革命性成果,改进创新涉军网络治理方式,切实提升网络治理效能。要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加强网上涉军舆情信息的识别、采集、分析,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提升涉军网络安全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