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美西方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思考
摘 要:我与美西方国家反华势力的涉军舆论斗争是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博弈。要深刻认识美西方炮制“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伎俩和危害,把握好舆论斗争的基本原则,主动亮剑,善于发声,打好人民战争,抢占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舆论斗争;“中国军事威胁论”;方法策略
2023年10月17日,美国国防部在其新闻发布会上声称,中国军机2021年以来在东海、南海空域针对美及美盟的“胁迫、冒险行动”急剧增加。这是近年来美西方国家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又一个翻版。总的来说,我与美西方国家反华势力的涉军舆论斗争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要深刻认识美西方炮制“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伎俩和危害,把握好舆论斗争的基本原则,主动亮剑,善于发声,打好人民战争,抢占国际话语权。
一、深刻认识美西方炮制“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伎俩和危害
美西方反华势力不断翻新“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陈词滥调,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
逢中必炒,刻意制造热点。美西方国家在涉中议题上惯用官方、媒体、智库“三板斧”:高官下场定调,将我视为“地区稳定的潜在威胁”;所谓“智库”炮制虚假数据伪造共识绑架民意,为中国贴上“危险”“侵略性强”等标签;媒体煽风点火,塑造中国的“好斗”形象与“国强必霸”的刻板印象。妄图利用话语霸权,把“中国军事威胁论”炒作成全球舆论焦点,把中国置于“被告”地位,利用国际舆论压力对我实施“软性管控”,迎合美军工复合体利益,不断增加国防开支。如前所述的其称我军所谓“胁迫、冒险行动”急剧增加就是典型例证。
惯用双标,凸显霸主地位。美西方国家在对中国的涉军炒作上惯用双重标准,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国防部每年炮制的所谓《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如2023年该报告罔顾事实,对中国的军事发展状况妄加揣测,大肆渲染炒作并不存在的“中国军事威胁”。事实上,美国的国防预算在2024年将高达8860亿美元,比其他国家的国防预算总和还要高。此类“美式双标”说白了是为其自身持续扩充军备找借口,真实目的是为了煽动国际社会阵营对抗,破坏地区安全稳定,维持其霸主地位。
无中生有,渲染紧张氛围。美方长期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将我正当合法维权执法行动“非法化”、防御性部署“威胁化”、正常的商业行为“政治化”,渲染恐怖氛围,妄图搅乱局势,拉拢地区盟友及伙伴加入遏华“小圈子”。2005年至今,美国持续别有用心地炒作中国所谓的“珍珠链”战略,造谣中国通过资助等方式取得军舰海外停泊基地。2023年10月,美国国务院声称中国海警和“海上民兵”采取危险、非法行动,无端攻击中方在南沙群岛的正当合法维权执法行动。这些论调从根本上否定了我防御性国防政策,意在引起周边国家的恐慌,为美国实现自身地缘政治私利寻找借口,其背后是遏制中国、削弱中国,乃至扳倒中国的险恶用心。
二、与美西方炮制“中国军事威胁论”开展舆论斗争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面对“中国军事威胁论”等论调,必须积极斗争,抢占舆论制高点。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审视美国主导的海湾、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四场战争,分析全球多地“颜色革命”不难发现,意识形态渗透、破坏、颠覆已打破平战界限,爆发出不亚于军事战场的毁伤力。我与美西方国家反华势力进行舆论斗争,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抢占舆论制高点,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坚持对美方炒作“中国军事威胁”所作回应,即是这一原则的立场体现。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揭批美方反复炒作相关论调的双重标准与险恶用心,另一方面用事实说话,阐释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理念与行动,有理有据地驳斥了美方无端指责,很有借鉴意义。
坚持抢占道义制高点。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与美西方展开舆论斗争,要从三方面着力抢占道义制高点。一是要主动进攻,设置正面议题、利己话题,该说的说到位,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抢先引导舆论风向;二是要理性表达,面对被扭曲的观念、被遮蔽的真相、被颠倒的事实,不仅要否定错误观点,更要拿出事实依据,揭穿美国挑动集团对抗、新冷战、逆全球化的霸权行径,争取道义共情;三是要表达道义主张,通过官方、民间等多种渠道,在国际国内舆论场主动阐释我国的政策立场、观点主张,积极传播我在人类共同面临的粮食、能源、气候等全球性问题上作出的贡献,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坚持长期斗争。随着我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应认识到,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过时理念主导下,美西方国家对我负面炒作、舆论围剿、全面打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要做好长期斗争、长期建设、重点打击、重点突破的舆论斗争准备,通过主动持续的阐释、言行一致的印证,让国际社会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国防建设,信任和理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发布的国防白皮书就是以我为主、解疑释惑的斗争典范,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防的理解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与美西方“中国军事威胁论”展开舆论斗争的方法策略
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应旗帜鲜明地亮剑,有勇有谋地发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力求“一剑封喉”,提高国际传播效能。
主动发声,敢于斗争。2022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连少年儿童都保护不了,美国政客有何资格谈“民主”“人权”?》等多篇报道,持续揭批美国虚伪面目,反制其恶意诋毁。这是近年来我主流媒体与美西方国家舆论斗争的一个缩影,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警示我们,美西方国家为了扳倒中国,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并把涉军炒作作为重要切入点。面对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等论调,军队主流媒体要不断强化危机意识,主动亮剑,积极塑势,精准反制。一方面,要找准对方要害软肋、逻辑漏洞、污点劣迹精准打击,通过一目了然的对比、持续有力的驳斥,揭露其涉军炒作的双重标准、险恶用心。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中国军队在海外维和、远海护航、反恐合作等国际事务中的感人故事、动人瞬间,充分展示我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决心与成果。
创新手段,善于斗争。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军网等权威媒体都针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国防费投入的问题,通过国防费列支对比等,阐释我国防费合理适度增长的必要性,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理解。实践证明,针对美西方国家的涉军炒作,军队主流媒体要预置舆论产品,有的放矢,有效发声;要转变话语体系,力争把道理说到海外受众的心里;要坚持差异传播,尽量做到一国一策、一地一策,对目标群体的民族精神、文化特质、价值取向、历史信仰、信息获取习惯等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实施点对点传播;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拓展内容呈现形式,扩大影响范围。
整合力量,壮大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已经吸引了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启示我们,应对美西方国家的涉军炒作,要结合国家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统筹国际国内舆论场,整合力量,壮大成果。要抓住“一带一路”契机,把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结合起来。要通过搭建平台、开展活动等方式,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播好中国军队声音,阐明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新闻合作,团结吸引更多友好、中间力量,为我发声;要巧借外媒,引导国际民众辨别真伪、消除偏见,在国际舆论场营造良好涉军舆论生态。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