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队主流媒体重大涉军舆情应对质效探析
摘 要: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重大涉军舆情突发多发频发。本文分析了应对重大涉军舆情面临的新挑战、要把握的原则,并结合军队主流媒体的探索实践,从全面澄清事实真相、灵活高效引导舆论走向、全程跟踪处置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涉军舆论空间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重大涉军舆情;应对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全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重大涉军舆情突发多发频发,给营造风清气正的涉军舆论环境带来严峻挑战。如2021年11月,网传退伍老兵收到“召回应战”短信,引起不明真相的网友“围观”,军队主流媒体及时澄清事实,才最终化解舆情。提高重大涉军舆情应对质效,军队主流媒体要直面新情况新问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握好重大涉军舆情应对的原则,全面澄清事实真相、灵活高效引导舆论走向、全程跟踪处置。
一、军队主流媒体重大涉军舆情应对面临的新挑战
全媒体时代,应对重大涉军舆情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扩散传播快,有效引导难。“真相还在穿鞋子的时候,谣言已经满世界跑”。全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即时传播和实时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新特征,当涉军舆情产生后,舆情就会如同滚雪球般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速度、涉及广度及影响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极易演变成全局性问题。比如,2021年初,微博博主“辣笔小球”仇某明在微博上贬低嘲讽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相关话题短短几天就冲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居高不下,对烈士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二是负面舆情多,有效处置难。军事内容因其敏感性强、受关注度高等特点,往往能吸引大量受众。某些媒体为“博眼球”“蹭热度”“赚流量”,故意将一些事件贴上“军”字标签,或无中生有、胡乱杜撰,或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多次引发重大负面涉军舆情。再加上敌对势力别有用心,经常借热点新闻或突发事件等话题,在舆论场进行恶意炒作,故意抹黑人民军队,制造负面舆情,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将浅表问题政治化。如某西方媒体曾推出一组名为《帝国的黎明》的图片,采用暗黑滤镜、仰视角度“丑化”“黑化”中国军队,给西方敌对势力一直鼓噪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呐喊助威。通过对比新华社发布的原图,可见敌对势力“黑化”手法低劣,无所不用其极。
三是影响范围广,有效监管难。重大涉军舆情在全媒体时代呈突发多发频发的新特征,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监管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在全员媒体、全程媒体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是参与传播的主体,传播源头高度分散,一旦涉军舆情形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使得扩散范围不断蔓延,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另一方面,重大涉军舆情往往关乎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军队形象和军人利益,影响面广,处理起来耗时费力,甚至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如近年对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的攻击抹黑等类似舆情,就是典型例证。
二、军队主流媒体重大涉军舆情应对要把握的原则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要着眼舆论环境深刻嬗变的复杂背景,把握好应对的相关原则。
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相统一。军队媒体作为党在军队的喉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始终姓党为党的政治属性。应对重大涉军舆情的政治性,最重要的是要旗帜鲜明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传递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声音;新闻性主要强调的是如何将党的意志和主张,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传播开来,最终被大众所接受。坚持政治性与新闻性相统一,有利于军队主流媒体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增强报道的影响力,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使人民和党心连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涉军舆论环境。
坚持及时性与主动性相统一。舆情扩散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军队主流媒体要时刻关注涉军舆情动态,及时发声,积极引导涉军舆情走向,最大限度降低负面涉军舆情的影响。特别是面对敌对势力对我军的抹黑和打压,要始终保持斗争精神、勇于善于斗争。2023年10月21日,就美国国防部炒作抹黑中国战机“危险拦截”,《解放军报》刊发《美方才是真正的挑衅者、冒险者、搅局者》,凸显我方立场,以事实驳斥虚假、以主动斗争塑造于我有利态势,增强了军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坚持生动性与严肃性相统一。近年来,军队主流媒体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跨区演习等报道中,除及时发布信息外,还通过正面引导、专家解读等,有效削弱了“阅兵是‘劳民伤财’”“军演是‘秀肌肉’”等杂音。实践证明,舆情应对既需要斗争勇气,还需要斗争艺术。军队主流媒体既要学会以“朋友身份”走近受众,不断创新舆情引导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报道的生动性;还要坚持媒体的严肃性,传递健康、积极的思想,凸显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三、军队主流媒体重大涉军舆情应对的着力点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应对重大涉军舆情,应综合施策,找准着力点。
主动出击,全面澄清事实真相。2020年初,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刊发一篇题为《中国军队无法兑现人道主义承诺》的文章,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疫情中“明显缺席”。《解放军报》随即发表了揭批借新冠肺炎疫情抹黑攻击中国军队的系列评论文章,有理有据、言辞犀利地回击了美国的恶意抹黑,维护了中国军队形象。实践证明,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军队主流媒体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第一时间回应关切,澄清事实真相、进行权威解读,消除疑虑、消减杂音,为纷繁复杂的舆论场注入强大的正能量和强心剂。同时,要勇于第一时间亮剑,同别有用心、恶意引导舆论、裹挟舆情的媒体和敌对势力作斗争,对涉及军队的谣言或负面舆论,要做到露头就打、及时斩断“病毒”传播链。
应用多种媒体手段,灵活高效引导舆论走向。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军队主流媒体要综合运用全媒体资源、手段、形式等,最大限度地将报道触角伸向受众,最大可能地引导舆论走向。一是利用新媒体。加大对新媒体运用,加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畅通拓宽传播渠道,加快信息矩阵聚合和分发能力。比如解放军报微博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更新和推送涉军权威信息,能够在舆论斗争中形成先发优势,避免因时间差而产生舆情。二是利用新技术。探索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舆论监控和引导等方面的优势,灵活运用AR/VR、裸眼3D,为舆论引导注入新活力。三是利用新手段。丰富和创新表现形式,对报道内容进行立体包装,加大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内容报道,强化报道效果。比如,针对赖清德“过境”窜美,2023年8月20日《解放军报》在一版刊发了《东部战区组织海空联合战备警巡和联合演训》,图、文、视频相结合的融合报道,立场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决心,有效引导了舆论走向。
针对全媒体特点,全程跟踪管控。一是严把信息发布关口,当好“把关人”。军队主流媒体要严格内容审核、严防差错,避免因自身原因,造成涉密内容外泄、报道内容失实、热点内容被关联。二是建强舆情引导平台,加强舆情舆论监督。舆情在发酵前的影响是最小的,要加强涉军舆情的跟踪研判,尽可能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避免小问题发展成为大舆情。如发现涉军违法行为时,可以在中国军网“网络涉军举报和辟谣平台”进行反馈,及时解决相关涉军问题,避免涉军舆情发生发酵。 三是主动设置议题,降低舆情影响。遵循舆论传播规律,在不同媒体平台,通过设置不同话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大众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进行参与讨论,把握舆论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