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副  主  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全媒体时代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路径探析

作者:王奕皓 张宸子

摘 要:军事电视纪录片长期受到观众特别是广大官兵的欢迎,是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央视国防军事频道的宣传实践,从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契合观众审美心理三个方面,探讨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路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提高军事电视纪录片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军事电视纪录片;观众审美;生产路径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军事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以其权威性、神秘性和趣味性等带有“军”味的鲜明特色,长期受到观众特别是广大官兵的欢迎,是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的重要载体。全媒体时代,观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如何“留”住观众成为军事电视传播的一道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央视国防军事频道的宣传实践,从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契合观众审美心理三个方面,探讨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路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提高军事电视纪录片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

一、运用沉浸式体验拍摄,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全媒体时代,随着观众审美情趣的改变,现实题材的军事电视纪录片备受关注。此类纪录片通常采用蹲守式的跟拍、捕捉突发事件的精彩画面,并配以同期声,增强观众的代入感。

对于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团队而言,沉浸式体验拍摄是指在采访时要与被拍摄对象面对面“记录”。比如,2015年央视播出的军事电视纪录片《中国仪仗兵》,一改传统用解说词贯穿全片的叙事模式,仅用摄像机在一旁静静地跟踪记录,真实再现了一批新入伍的仪仗兵通过刻苦训练,经历APEC会议、“9·3”胜利日大阅兵等重大任务的考验,最终成为合格仪仗兵的成长蜕变。沉浸式体验拍摄,让观众看到了仪仗兵不为人知的一面:湿透一身训练服需要5斤汗水,两年内流的汗水近1吨重;平均每年踢坏7双皮鞋;一年的训练行程超过8000公里,所踢出的正步距离总和相当于两万五千里长征。该片播出后,被国内多家媒体、社交平台转载,观众称赞道:“原来是日复一日在训练场的挥汗如雨,才练就了仪仗兵‘百米不差分毫,百步不差分秒’的常规操作。他们视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由此可见,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团队只有“贴”近主人公,真正融入被拍摄对象的生活,深入了解被拍摄对象的情感,才能生产出既真实又感人的作品,引导观众走进故事。这是沉浸式采访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团队深入基层拍摄过程中,常常要面对高原、荒漠、雪山等复杂地理环境,如果没有真正经历过这些环境的“洗礼”,是难以准确捕捉到官兵真实的战备训练和生活细节的,进而影响到整部作品的真实性。此外,采访者的突然到访,会使官兵面对镜头时产生紧张等情绪,原本健谈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而沉浸式体验拍摄可以消除被拍摄对象心理屏障,通过长时间的相处使其逐渐放下“戒备”,真正投入到“被记录”中。

二、呈现丰富视听效果,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军事电视纪录片由于真实性、客观性和非虚构性的特点,在长时间观看过程中,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这就要求军事电视纪录片要呈现丰富视听效果,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历史资料的艺术再重现。2020年10月25日至27日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播出的3集军事电视纪录片《英雄不朽》,旨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该片以铿锵有力的解说词和真人采访贯穿始终,讲述了曹玉海、杨根思、杨连弟、吴奇等志愿军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弘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以该片第一集讲述的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为例,拍摄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再现手法,还原了战场的真实场景。画面中,为了不暴露目标,战士们在零下30摄氏度的冰雪中一动不动,直到牺牲仍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令观众看后潸然泪下。战争年代,军事题材的影像记录往往是战地记者在前线以生命为代价所获得的,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而震撼的战争景象。无论是作战细节、战场环境,还是战地日常,都是对历史的珍贵见证。《英雄不朽》的宣传实践证明,全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迅速发展,4K彩色修复、特效、漫画等新技术的出现,让许多跨世纪的历史影像重回观众视野,满足了当下观众对历史的好奇心。这启示我们,通过影像修复、情景再现、特效技术等手段对历史进行深度挖掘,将真实影像复原后重新呈现在受众面前,可以拉近当下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深入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铭记历史。

基于真实的艺术再加工。提及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观众的脑海往往浮现出飞驰的战车、此起彼伏的枪声、滚滚的硝烟等画面,这种直观的感受多数来源于影视作品所营造的真实战场环境。军事电视纪录片要呈现一个饱满而真实的世界,增强原生态的视听体验、观赏效果以及艺术价值,就要把传统的真实记录方式与现代艺术化的叙事技巧相结合,通过影像、声效、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使观众与叙述内容建立深度的情感和认知连接。比如,口述历史类题材军事电视纪录片,可采用旁白、历史资料、特效再现等手段,为观众还原真实全面的历史画面;以真人为主角的现实题材军事电视纪录片,可采用同期跟拍、真实对话、内心独白等表现手法,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由此可见,深度运用视听艺术手法,军事电视纪录片不仅能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客观的世界,更能为观众提供一种深刻独特的文化和情感体验。

三、聚焦特色人物故事,契合观众审美心理

军事电视纪录片说到底是讲故事,聚焦特色人物故事,契合观众审美心理,成为讲好故事的必然选择。

聚焦战位。深入基层、扎根一线,才能挖掘出好的人物故事。2021年3月,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纪实”栏目播出的《风雪砺精兵》节目中,战士们雪地赤身格斗训练的片段火爆全网,主人公的硬汉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片中,虽然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这场格斗训练却火药味十足。因为主人公在之前的训练中败给了其他组的战友,所以他这次提出要“一挑二”,一雪前耻。格斗开始前,主人公犀利的眼神和给自己打气时发出的阵阵怒吼,瞬间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在评论区,观众纷纷留言:“这才是血气方刚的战士”“这犀利的眼神看得我都想去当兵了”“为中国军人点赞”。该视频片段发布一周即收获近200万的点赞。由此可见,军事电视纪录片只有站在战位上讲故事才能讲出“战味”,营造出兵味和浓郁的一线氛围。对于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团队而言,不但要在形式上引人入胜,更要在故事内容上多下功夫;要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强军故事,发扬传承革命精神和强军文化,满足观众精神文化需求。

贴近时代。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每个时代都需要与时代相适应的典型人物来弘扬时代精神。新时代强军故事实际上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中国军人的故事组成的,“00后”战士身上就具备强烈的时代特点。比如,曾火爆全网的新闻报道《这个“00后”,是怎么成长为“女枪王”的?》《连救4人!00后战士荣立一等功》《连做2111个俯卧撑!这位00后战士臂力惊人》等,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刻画了“00后”战士群体忠诚、英勇、拼搏、励志的形象,迅速形成舆论热点并被国内外网络媒体广泛传播,有网友评论:“靠拼搏谱写的青春之歌,更加嘹亮,更有韵味!”也有网友说:“这才是青年官兵该有的样子,奋斗的青春最精彩。”这启示我们,具有时代品质特性的人物故事,更容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和情感共鸣。军事电视纪录片生产团队要增强新闻敏感,善于挖掘时代需要的典型人物;要着力提升拍摄技巧,把典型人物拍活拍传神;要多种手段并用,将真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传播质效。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