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张和芸

副  主  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策略与趋势:卫星影像的战争新闻应用探析

作者:张 超 阎 安

摘 要: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对战争新闻传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分析当前卫星影像在战争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场景与策略,即统摄广域空间的宏观呈现、捕捉瞬息态势的战场取证、穿越时间周期的实证对比、透视战争迷雾的光谱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新闻实践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卫星影像;战争新闻;创新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面对军队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紧迫任务,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不断创新新闻产品形态,加强优质新闻产品供给。随着我国卫星对地遥感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特别是遥感卫星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可见光到高光谱,以及激光、雷达、热红外等多种传感器技术发展的跨越,卫星影像在新闻传播,特别是军事新闻领域的应用场景将得到极大丰富。本文分析当前卫星影像在战争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场景与策略,即统摄广域空间的宏观呈现、捕捉瞬息态势的战场取证、穿越时间周期的实证对比、透视战争迷雾的光谱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新闻实践创新提供参考。

一、卫星影像的发展与新闻生产创新

卫星影像发展与卫星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卫星新闻是卫星应用和传媒高度融合的一种尝试。

在传播领域有专家认为,卫星新闻属于传感器新闻的一种,主要是媒体借助卫星监测和大数据应用技术,在终端清晰完整地记录被监测对象的状态,从而完成可视化新闻作品输出。由于卫星图像获取和处理需要复杂的技术和高昂的成本,曾经主要被军事领域和情报机构所使用。直到最近几十年,随着商业卫星和开放源代码图像处理软件出现,情况才发生变化。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使用谷歌地球的前身EarthViewer卫星图作为战场演示素材进行报道,因其对三维地貌的全面呈现,迅速引发关注。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开源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使卫星图像解读门槛降低。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能够自动识别和解读图像,大大提高了图像分析效率和准确性。许多新闻机构和研究机构使用了如QGIS和GDAL,以及Google Earth Engine等,进行卫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例如,在军事新闻领域,通过将地形与Google地球图像进行匹配,可以对Facebook视频中导弹发射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或者通过分析Instagram图片来跟踪装甲车穿越崎岖地形时的情况。这些分析都可以成为支撑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的有效素材。

2010年,我国启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从此进入“高分时代”,陆续建成从光学成像卫星到空间立体测绘的观测系统。随后,新华社成立卫星新闻实验室,与航天科技企业和国内高校等合作,策划并推出了“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太空报道局”等融媒体品牌。卫星新闻,这种形式新颖又具有独特价值的品类开始在新闻报道中崭露头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分别利用高分一号、高景一号等卫星获取长安街实时影像,制作发布了《60万米高空瞰阅兵》,以“最高机位”第一时间展现阅兵盛况。同年推出《60万米高空看中国》产品,从太空逐次呈现各个省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极具视觉冲击力。卫星影像的发展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改写了新闻叙事方式,丰富了视觉呈现形式,进而推动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创新。2022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解码十年》系列报道,以“卫星视角+客观数据+新闻故事”的形式,解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获得积极的社会反响。

二、卫星影像的战争新闻应用场景与策略

战争新闻是军事新闻传播的特殊领域。其政治性、时效性、真实性要求更高,与此同时,由于战斗的突发性和战场危险程度高,战争新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特别是战争影像,饱含冲突叙事和视觉张力,在传播空间具有独特的流量优势。卫星图像技术因此拥有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借助卫星影像提供的长时间、广空间、多视域信息,受众对战争新闻的理解和感知度将得到有效提升。

一是统摄广域空间的宏观呈现。战场环境跨度大、内容多,传统新闻报道影像采集方式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手机、无人机等,很难获得环境全貌。卫星影像为报道战争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高分多模成像卫星最大可拍摄90平方公里照片,超高空的拍摄能力帮助新闻记者打开了“明亮眼睛”。2022年美国《军事时报》依据供应商Maxar Technologies提供的卫星图像,发布了“年度军事事件”。在关于“乌克兰危机”的新闻图像中,卫星视角下的俄军车队颇引人注目。在俄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几天后,Maxar Technologies拍摄了数十张卫星图像,这些图像环绕着跨越约40英里的军用车队,一直向基辅方向延伸。通常,卫星利用其移动特性,所拍摄的画面不限于一个地区,甚至可以延伸至全球范围。2021年8月,在美国一些政客肆意挥舞“溯源恐怖主义”大棒,对武汉病毒研究所造谣抹黑的背景下,新华社徐泽宇工作室同卫星新闻实验室联合发布了一条视频,从十万米以外的太空,“检阅”美国在全球范围25个国家所设立的200个生化实验室,随即引发海内外网友强烈关注,为我在国际舆论斗争中赢得了主动。

二是捕捉瞬息态势的战场取证。近些年,卫星数据传输速度大幅度提升,这种优势使其能在捕捉战场态势变化后及时传回。目前,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已实现双通道1.2 Gbit/s对地传输能力,可满足高清相机成像传输需求。2022年10月8日《环球时报》发布新闻《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现场卫星图曝光:桥面受损明显 火焰升腾黑烟滚滚》,第一时间利用遥感卫星捕捉到了爆炸发生后的现场影像,展示了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的情况。卫星的瞬间记录能力在确保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强烈的真实性。战时条件下,进入战场环境进行拍摄常常受到限制。在201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报道中,卫星图像起到了关键作用。印度声称在巴基斯坦领土进行了一次“预防性空袭”,摧毁了一个恐怖组织营地,但巴基斯坦否认了这一说法。这时,卫星图像作为一个重要证据被用来核实真相。一些第三方的卫星图像分析机构和新闻媒体公开了相关卫星图像,使得公众可以从一个更客观的视角看待冲突的最新变化。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卫星能够精准实时观察战场环境,已成为战场影像取证的重要手段。当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卫星影像在舆论法理斗争中的证据价值,为此我应加强此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开发。

三是穿越时间周期的实证对比。卫星的运转具有稳定性和周期性,可以规律地持续拍摄,新闻工作者通过分析画面的前后变化,往往能发现战场的蛛丝马迹。在以时间跨度作对比的新闻内容中,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时序影像提取具有重要意义。卫星观测平台按照一定周期,以相近的观测条件和成像角度对地表进行观测,获取“全程”的时间序列影像,可以完整记录目标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2023年新华社播发了系列重磅视频《卫星调查:曝光俄乌冲突背后的黑手》:镜头从乌克兰上空俯瞰,地面的亮光在一年间逐渐黯淡,战争的残酷显露无遗。在暗光条件下,卫星利用夜光遥感技术所获得的画面往往能带来更丰富的人类活动信息。《纽约时报》在题为《从任何角度看,叙利亚都更加黑暗》的报道中写道:“在中国武汉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科利奇帕克分校开展研究的李熙博士通过卫星影像的研究发现,4年的叙利亚内战大规模毁灭和人口迁移导致了该国80%的灯光熄灭,这是一个相当残酷的预示。”此外,通信卫星可以获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发送的船舶位置、速度等信息,利用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分析目标的时空演变规律,还可以合成航空飞行器或海上船舶的航迹,这种实证画面揭示了特定对象一段时间内在地表的活动轨迹,如军事新闻中常见的关于舰机部署和演训行动的卫星轨迹画面。

四是透视战争迷雾的光谱分析。在战场环境下,导弹发射、炮弹爆炸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记者在缺乏第一时间捕捉的画面时,可以通过卫星影像还原真相。卫星可捕捉的光谱范围为400nm-2500nm,远超人眼所能观察400nm-800nm。例如,基于高分五号02星AHSI可见光波段数据,可以监测到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南侧北溪-2号管线上有1处明显泄漏。在新华社制作的《卫星调查:曝光俄乌冲突背后的黑手》中,就使用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的光谱影像,展现了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已在全球范围显现。普通光学卫星只能看到物体的形状、大小,很难分辨物质的种类或成分,而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则可以通过光谱成像探测出物质的具体成分,通过红外相机来探测温度,感知“热”的世界。2022年9月14日,央视《共同关注》播出了《卫星图像还原:欧洲求气之路有多难》。新闻中通过液化天然气船舶航运热力图显示,2022年8月相比2021年3月的美欧天然气贸易往来显著增加,美国对欧洲天然气出口量快速上升,反映了“乌克兰危机”爆发对欧洲能源市场的影响。

三、卫星影像的战争新闻应用趋势

卫星影像补充完善视觉叙事核心的独特功能,使其成为支撑多媒体报道的重要元素。在未来,随着全媒体和卫星遥感技术进一步发展,卫星影像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战争新闻报道中。

一是把握受众特点,提供更易理解的新闻信息。卫星通过传感器获得数据后,通过三种成像系统,即摄影成像系统、扫描成像系统和微波成像系统,形成了人眼可以识别的卫星图像。但专业的卫星图像识别难度大,需要具备一定识图判图技巧。记者运用卫星影像报道战争时通常需要将内容简化,提供必要的说明,使其更易理解。未来,记者还可使用更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如利用人工智能来自动识别和解析图像中的关键信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是升级内容体验,创建更可交互的新闻叙事。卫星影像具有长时间跨度的广域视角,可以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互叙事。例如,借助多媒体交互技术,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战争,可用以时间线为主,空间为辅的交互叙事逻辑,记录各个时期的影像画面,用户拖动时间线便可浏览战争进程。对于战争决定性瞬间的呈现,则可以空间线为主,时间为辅的交互叙事逻辑,形成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整合的、无缝的新闻长镜头,用户可对比决定性瞬间下战争各方的情况。如此,可使单调的遥感图像更具体验感。

三是加深媒体融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新闻产品。卫星影像与不同景别的传统影像加以融合,将使军事新闻作品更具冲击力。以往大多数新闻画面来自摄像机、照相机等,视角上与人眼大致相同。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普及,高空拍摄内容开始被广泛使用,航拍素材能展现街景、高楼、山川等更大的物体。卫星影像则以绝对的高度视角,能俯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全球,但缺点是细节呈现不足。在新闻产品设计时,应注重卫星图像与传统图文的结合,甚至融合AR/VR、三维动画、数据产品等,实现传播综合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