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新时代能打胜仗的军事媒体人
“我要去更远的大洋、逐更高的浪,用身体感受冲锋者澎湃的激情!” 这是第三十二、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和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一名获奖军事记者的感言。肩负军人责任、心怀强军梦想,新时代军事记者不仅要做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更要当好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声音的传播者、军队建设发展改革的促进者、广大官兵成长进步道路上的好朋友。
翻开中国新闻事业史卷册,记者的身影常常与军人足迹重合。从86年前在淞沪会战的烽火硝烟中宣誓“充分配合抗战的发展,圆满地发挥新闻的力量”的新闻先驱范长江、夏衍、恽逸群等,到反映百团大战等战斗场景的摄影记者徐肖冰,到采写记录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随军记者阎吾,再到三次入朝书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钢少气多”雄壮史诗的战地记者李庄……他们牢记初心、践行初心,纸笔当歌,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为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战争记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激励着军事记者努力成为新时代能打胜仗的军事媒体人。
锤炼政治品格,做政治坚定的军事媒体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从来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军事记者要“底色”正、“成色”好。要不断强化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把坚守党的舆论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光荣使命放在首位,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在事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果断亮剑。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敢于担当,切实肩负起维护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权安全的政治责任。要强化战场意识,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提高不断破解难题的能力,在聚焦备战打仗重要问题、紧跟形势任务同频共振上下功夫,提高军事新闻传播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锤炼战斗作风,做能冲锋陷阵的军事媒体人。军队存在为打仗,军人生来为战胜。对军事记者来说,除了要不断改作风、转文风、严于律己、勤于修身外,还要把采编岗位当战位,绷紧打仗弦,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面对使命任务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危机考验敢于挺身而出、面对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要针对未来战争节奏更快速、搏杀更残酷、战场更复杂等特点,主动融入实战化训练,把磨炼意志、强化体能和耐力训练,特别是把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实施满负荷采编的能力、连续作战的能力贯穿始终。要强化恶劣条件、复杂环境、高难课目训练,如通过模拟战争场面、声音等要素的持久、强烈的刺激训练等,培养顽强的战斗意志。要训练在艰苦危险的条件下沉着应战、果断决策,勇敢、顽强地坚持采编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毅力。要训练面对危险不畏缩,始终保持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胆识,增强极端环境下的野战生存能力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能力。
锤炼过硬本领,做业务精湛的军事媒体人。军事新闻传播平时承担着教育引导部队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的重要任务,战时肩负着对内凝魂聚气、对敌攻心夺志、对外争取舆论主动的光荣使命,是战斗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军事记者一方面要不断增强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脚力;洞察真相、明辨是非的眼力;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脑力;生产符合时代要求、特别是广大官兵喜闻乐见作品的笔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全媒体时代战时采编能力。要掌握野战采编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等,学会战时采访、编辑、播音、传输等常用设备的使用与操作,掌握野战卫星新闻转播车、野战办报方舱等重要装备操作使用和管理技能,确保战时采编工作顺利进行;要做足全媒体传播文章:文字记者能第一时间将要讯发新媒体平台,并注重用网络语言揭示“为什么、怎么办”,把“深”的文章做活;摄影、广播、电视记者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功能,让全媒体特色更加凸显;要主动设置议题,将采集的素材进行多次加工、多平台呈现,实现纸媒和大小屏联动,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空间形成影响力,营造有利的战场舆论环境,抢占舆论战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