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主管单位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主办单位 解放军报社

编辑出版 《军事记者》编辑部


主  编 姜兴华

值班主编 张和芸

副主编 杨庆民

文字编辑兼责任校对 唐晓诗

美术编辑兼发行编辑 倪晓丽

美术编辑兼校对编辑 周敏君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陈昌凤   赵云泽 隋 岩    廖燕灵

丁玉宝   赵贵存    顾宝祚  邹维荣   

肖一沙   刘绍勇     濮端华  陈 飞


印  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发  行 全国各地邮局

出版日期 双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 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 34 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印装有误 负责调换)

创新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一次探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组织开展的“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们在战位报告”全媒体系列专题报道案例论析

作者:姜兴华

摘 要:全媒体时代倒逼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本文结合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组织的“联合作战”宣传案例,探讨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实施“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进而做到“顶天立地”、实现产品形态重塑、达到规模传播效应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为创新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战位报告;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传播

联合作战是指两个以上军兵种或者两支以上军队的作战力量,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共同实施的作战。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近年把联合作战相关理念运用于重大主题报道中,打了一场场漂亮仗。特别是2020年8月开始持续推出的“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们在战位报告”全媒体系列专题报道(以下简称“该系列报道”),融合采制宣推,实现了报、台、网、端、微、屏等平台的“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推出的50余组近400篇(个)深度报道,做到了“顶天立地”,实现了产品形态重塑,达到了规模传播效应,有效彰显了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及相关社会热点所进行的集中而且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是主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该系列报道作为重大主题报道现象级产品,获评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其探索实践对军队主流媒体创新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统一发力,展现人民军队敢打必胜的实力和风采

联合作战的精髓之一是统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组织该系列报道中,所属媒体平台聚焦战位,统一发力。战位是军人与众不同的特殊岗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数十次深入基层战位,提出殷切期望,擘画基层建设发展。聚焦战位,选取接受习主席检阅、接见的单位和个人,让该系列报道“顶天立地”,从中折射大主题、大格局、大变化,展现人民军队敢打必胜的实力和风采。

(一)记者带入,感悟战“味”

该系列报道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电视报道,或是新媒体报道等等,都通过记者亲历式采访,从“战位”这一小切口入手,通过一个哨所、一艘战舰、一架战机、一辆战车等一个个具体战位凸显报道主题,让受众在“被带入”中感悟战“味”。如《解放军报》刊发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英才方阵领军“打仗实验室”》一稿,记者带着读者走进习主席视察过的一线战位,着力点始终聚焦该部官兵自觉把习主席的关怀勉励转化为强军动力,全力完成从试验训练“双轮驱动”向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的战、试、训“三维一体”转型升级,成为空军战略转型“前哨站”和“试验田”的先进事迹,以此展现习主席领航强军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二)展现成果,凸显变化

凸显人民军队新变化,是该系列报道的一个鲜明特点。参加该系列报道的记者,透过哨所、班排、连队等,反映习主席视察过的基层单位在改革创新中实现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既有反映陆军从传统步兵向装甲精兵转型的报道,也有反映海军航空兵催化部队战斗力快速生成的报道,还有展现边海防建设成果的报道等等。如《解放军报》刊发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三角山边防连:祖国永远在心中》,再现了习主席视察该连时的情景,深情回顾习主席看望慰问连队官兵的感人细节和殷殷嘱托,通过对官兵个体成长进步的细致描写,立体呈现边防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成果成效:“过去巡逻靠火眼金睛、靠铁脚板,如今,科技手段提高了管控效率,‘足不出户、实时监控’的目标初步实现了。”

(三)英模亮相,回应关切

英模是人民军队英雄群体中的闪亮坐标。该系列报道遴选报道“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人民英雄”陈薇、“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英雄试飞员”李中华等英雄模范的英雄事迹,回应受众关切,回答胜战之问。如对“90后”排雷英雄杜富国英勇事迹的细节描写,“‘你退后,让我来!’生死瞬间,他用身体护住战友,倒在血泊中,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有网友留言:“这是人民军队敢打必胜、战无不胜的缩影,有这样的英雄守护国家,我们睡得安稳!”

联合作战的统一,除了用兵的统一,对重点目标的打击也必须是一致的,以便进行精确打击。具体运用到传播上,就是精准传播。该系列报道在“统一”之下扭住战位,聚焦主责主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效破解了重大主题报道容易出现的“悬空式”“解读式”“空泛式”“材料式”“学术式”等问题,确保了报道紧贴使命任务、时代特点、受众需求,传播质效自然提高。这值得其他军队主流媒体借鉴。

二、融合发力,凸显军事新闻传播的独特战斗力

联合作战的又一精髓是凝聚。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组织该系列报道中,注重凝聚各媒体平台和记者共识,“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融合发力,凸显军事新闻传播的独特战斗力。

(一)联合行动,合作共赢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组织该系列报道时,通盘考虑文字、摄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全媒体要素,由中心领导和各业务部门领导带队,先后抽调精锐报道力量350余人次,派出24支融媒体采访分队,上高山、下海岛、走边防、进哨所,赴全军60余个点位集中采访报道40余个部队单位、10余位军队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该系列报道时间跨度长,每一支采访分队在联合采访、联合拍摄中,相互启发思路、学习借鉴、取长补短。队员普遍反映,联合行动不仅加强了军队媒体间的交流合作,更是践行“四力”的好平台。

(二)矩阵发布,融合传播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统筹《解放军报》、央视“军事报道”、央广“国防时空”、中国军网、国防部网、中国军视网、解放军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学习军团等平台,统一开设专题专栏,集中把握发稿节奏,联动40余家中央主流媒体和地方商业媒体平台,对该系列报道实施矩阵发布,实现了融合传播,累计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新媒体等各类型原创产品近400篇(个),带动强军话题20多个,总传播量超10亿次,真正做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高频次、跨平台、多角度发出中国军队声音,形成精品内容集群,实现了重大主题报道从“我是我,你是你”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进而形成“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新格局。

(三)突出重点,优势互补

同一重大主题报道最忌雷同。这次“联合作战”,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注重统筹好各个阶段和各个选题报道,既确保在“联”中突出重点,又做到各个媒体平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如围绕潜艇部队的报道,《解放军报》突出各个战位在转型中重塑“能力坐标系”,央视“军事报道”重点关注士官群体。同时,即便同一个媒体,对每个单位的报道手法也有所不同。以《解放军报》为例,有的横向联合,有的纵向延伸,从多元视角讲故事,带给受众“不一样”的印象。如《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师:年轻“鹰阵”狩猎海天》一稿,报道该师作为一支新组建的新型作战力量,创新“以战载训、拿敌练兵”战法训法,催化部队战斗力快速生成,组建不到1个月便走上“战场”与对手展开真刀真枪较量的经验,让读者领略到人民军队的崭新精神风貌。

重大主题报道既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媒体融合的重要战场。该系列报道的实践说明,重大主题报道能否深入人心,事关媒体融合建设的效果;媒体融合环境也为重大主题报道赋予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把联合作战精髓之一的“凝聚”用到重大主题报道中,能让受众各取所需:报纸和其他传统出版物能突出“全”,聚焦“深”,满足受众把“为什么”“将会怎样”等问题搞清的需求;新媒体通过“快节奏”“视觉化”传播,降低阅读门槛,增加趣味性,满足受众获取信息时的求新、求奇、求真、求美心理。这既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

三、重器发力,发挥军事新闻评论“定盘星”的独特作用

联合作战的“联合”,因其军兵种或作战力量之间的“联合”,其武器的使用也具有多样性。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组织该系列报道中,除通盘考虑各媒体平台的亲历式报道外,还注重用好新闻评论这一主流媒体的重器,在每篇亲历式报道后配发短评,立起价值导向、思想导向、工作导向、舆论导向,发挥军事新闻评论“定盘星”的独特作用。

(一)思想引领,放眼未来

军事新闻评论的思想性是重中之重。该系列报道涉及的都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选题,为所配发的短评提供了广泛的话题,不仅涉及国内的,还涉及国际的;不仅涉及战争行动,还涉及非战争行动;不仅涉及传统安全领域,还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 ;等等。通过揭示规律,给人以思考和启发,关注部队长远发展,是该系列报道短评的一个鲜明特点。如《解放军报》刊发的《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师:年轻“鹰阵”狩猎海天》的短评《雏鹰当有凌云志》,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着力构建现代海上作战体系的极端重要性,结尾“按照习主席擘画的强军路线图,这支年轻部队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让受众透过新闻,感悟到短评的价值导向、思想导向。

(二)高屋建瓴,以事明理

“文者,贯道之器也。”该系列报道始终紧贴部队练兵备战,突出实战训练、突出强军“打赢”,生动展现新时代官兵牢记职责使命、锻造过硬本领的新风新貌。与之配发的短评,注重政治性、思想性、说理性的有机结合,高屋建瓴地运用辩证思维,客观回应面对尖锐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时代话题。如前所述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三角山边防连:祖国永远在心中》的短评《为祖国人民站好岗》,紧紧围绕习主席“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这句牵挂边防、关爱边防战士的温暖话语破题,分析论证边防建设的重要性,讴歌边防军人牺牲奉献的光荣,其结尾“他们坚守的不仅是边关,更有边防军人的博大情怀和精神高地”的点评,令人振奋。该系列报道类似的短评,聚焦主题,事理结合,既是对亲历式报道直观形象、生动鲜活的突出优势的延伸,更进一步增强了军事新闻的思想性、理论性,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三)直面问题,指导工作

一定意义上讲,军事新闻评论就是政论,必须从政治角度思考、从大局角度发声。正是基于此,该系列报道的短评直指部队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深入剖析,归纳报道对象破解难题的经验,促进问题解决。如央视“军事报道”配发《“大功三连”建功新时代》的短评《真学真管用 常学常受益》,提炼“大功三连”接地气、走兵心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法路子,回答了“理论教育如何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问题,对部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具有现实指导作用。又如《解放军报》刊发《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英才方阵领军“打仗实验室”》的短评《聚创新英才而用之》,提出“将人才培养的链条接续起来,把思打仗谋打赢的人才起用起来”,呼吁“发挥人才蕴藏的巨大创新活力,才能为强军伟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强化了工作指导性。

重大主题报道常用体裁是通讯,该系列报道在每篇亲历式报道后配发新闻评论,既是传播路径的延伸,更是报道体裁的“联合作战”,实现了1+1﹥2的效应。实践证明,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要站在“联合作战”的高度,多手段并用,多元化传播;要活用图表、分类、概括、标注、提示等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使强国强军等重要话题变得生动起来;要融合文字、动画、音效、AI交互等技术形态,丰富报道形式,增强受众感官体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连续4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全息军报”,形成多模态融合展示平台,可读、可听、可互动、可分享,对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有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解放军报社)

责任编辑:张和芸